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2025 (3)
漢字“蠻”有褒義和貶義。本來蠻主指粗野,沒開化 (fierce;reckless;rough)。如:蠻法(不講理的樣子);蠻話(橫蠻的話);蠻氣(粗獷悍勇的風氣);蠻性子(脾氣粗暴);蠻不講理(橫蠻不講道理),但在方言裏又和“好”結合在一起成為有褒義之詞了。主要原因大概因為“蠻”和“滿”通音,由“滿”轉訛而成了“蠻”吧。但多數場合還是本意:蠻纏、蠻邸、蠻幹、蠻悍、蠻橫、蠻荒、蠻夷、蠻子……中國的“南蠻”VS日本的“南蠻”。中國的南蠻:野蠻人。日本的南蠻:“蠻”好的料理。
1.古稱南方的民族及其居住的地方。中國古代對南方部族的稱呼。
2.北方金人鄙視南方宋人的稱呼。舊時小說中遼、金人對宋及宋人的稱呼。 古代以中原(即黃河中下遊一帶)為天下中心,稱周邊四方為“夷(東)、蠻(南)、戎(西)、狄(北)”。“南蠻”的稱謂最早文字記載來自於周代的《禮記·王製》:“中國(居天下之中)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北方金人鄙視南方宋人的稱呼。《精忠嶽傳·第一五回》:“哈迷蚩奏道:‘臣到中原探聽消息,老南蠻皇帝,讓位與小皇欽宗。’”
日本的“南蠻”
日人稱早期到日本的荷蘭人。曾經準噶爾人也如此稱呼滿族人。
室町時代到江戸時代的日本稱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南洋群島(一般指馬來群島)。
日本人對外從室町時代到江戶時代的“南蠻”。16世紀後半葉從“南蠻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傳入日本的料理稱為“南蠻料理”。此前的日本沒有固定的料理法。用蔥和辣椒的香味,用油炸等料理方法算是稀奇古怪了。唐辛子(辣椒)被稱為“南蠻胡椒”,將玉蜀黍(玉米)和南瓜也稱為“南蠻”。
雞南蠻,咖喱南蠻,鴨南蠻,南蠻漬,南蠻酢,南蠻喬麥,鳥南蠻,肉南蠻,南蠻菓子,南蠻味噌……
南蠻雞塊、南蠻鴨、南蠻漬在日料中也算很有名了。16-17世紀(1543年始),日本開始開展與西班牙以及葡萄牙的“南蠻貿易”,從這些國家傳到日本的新的料理方法就被命名為“南蠻漬”了。
南蠻漬是指泡在南蠻醋裏或澆上南蠻醋的炸魚塊、炸肉等,這裏的南蠻醋是放入蔥、洋蔥、辣椒等的甜醋。加了南蠻漬的魚肉或蔬菜味道很是爽口。
南蠻雞塊是將雞肉裹上麵粉和蛋液,油炸之後泡在南蠻醋裏,根據各人口味有時候還會淋上塔塔沙司。南蠻醋的酸爽剛好中和了炸雞塊的油膩,現在在日本全國都能吃到的家常菜。
“鴨南蠻”是以鴨肉和蔥做配料,可以配蕎麥麵或烏冬。在日本的蕎麥麵專門店,“鴨南蠻”是指香蔥鴨胸蕎麥湯麵(熱食)。至於為何將蔥叫作“南蠻”,其中一個說法是從前大阪一帶將蔥稱為“難波”(音“nanba”),“難波”是一個以出產蔥著名的地方。人們將之念成 “nanban”,漢字亦變成同音的“南蠻”。
晚清名臣、湘軍統帥曾國藩一生學富五車,他從道家、佛家、理學、玄學、心理學等各種學術流派中,找到了聽音識人的方法後,廣泛運用到自己的工作實踐中,從而為大清王朝選拔了大量人才,為清朝末年出現短暫中興局麵,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識人標準之一就是對牛高馬大聲音細小的人應遠離之。
牛高馬大,鼠目雞心的人是格局不夠,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