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2025 (3)
大熊貓和小熊貓是完全不同的物種和浣熊近似。大龍蝦和小龍蝦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品種。小龍蝦(Cambaroides japonicus):漢語視作“蝦”;日語稱之為“蟲”或“蟹”(Zarigani):“蝲蛄”、“蜊蛄”“躄蟹”;英語當成“魚”叫“Crayfish”(退縮者魚,小龍魚)。龍蝦大於虎蝦、牛蝦大於小龍蝦。龍蝦,英語:Lobster,羅布斯塔,法語:Homard,奧馬爾,虎蝦(Black tigers、日本稱“牛蝦”:Ushiebi)。其中沒有“馬蝦”的説方。因馬的種類太多不好統一概念。在中國馬蝦一般指河蝦。 河蝦廣泛分布於江河、湖泊、水庫和池塘中的河蝦(學名叫日本沼蝦 Macrobranchium nipponense),是優質的淡水蝦類。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水產食品,頗得消費者青睞。
龍蝦大於虎蝦、牛蝦大於小龍蝦。美國作為世界上工業最為發達的國家,自然環境的汙染不言而喻。美洲虎蝦達不到汙染規定的標濰人們不敢吃。
馬的種類很多,古人用漢字加以區別:
龍馬精神:龍馬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形象,一種形象像馬的龍。精神抖擻、意氣風發、鬥誌昂揚。馬的別稱和雅稱有:飛黃、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絕地、翻羽、奔宵、越影、逾輝、超光、騰霧、挾翼、追風、白兔、躡景、奔電、飛翮、銅爵、晨鳧等。
1.駒之為馬,在古代應該是指少壯的馬。 “馬二歲曰駒,三歲曰駣”,也就是小馬崽。 “犢為牛子,則駒,馬子也”。
2.騋[lái]:指七尺高的馬。
3.牡[mǔ]:《說文》的解釋是:“畜父也”,一般指公畜。不過,在《詩經》中以統稱的公獸含義出現的,隻有一首:“奉時辰牡,辰牡孔碩”(《秦風·駟驖》)。牡還可以解釋為下麵幾種動物:
公雞:“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邶風·匏有苦葉》);
公豬:“並驅從兩牡兮,揖我謂我好兮”(《齊風·還》);
公羊:“既有肥牡,以速諸舅”(《小雅·伐木》)。
4.牝[pìn]:《說文》:“畜母也”,一般應該指母畜。在這裏應特指母馬。根據駕車時的位置,還可以稱為:驂、服
5.驂[cān]、服:一般駕車需四匹馬,在兩旁的稱驂馬,在中間駕車轅的稱服馬。
6.驪[lí]:指深黑色的馬。見於《齊風·載驅》:“四驪濟濟,垂轡濔濔。”等四首。
7.黃:指黃色的馬。
8.鴇[bǎo]:指雜色的馬,或者指有雜毛的黑色的馬,《毛傳》:“驪馬雜毛曰鴇”。 9.驖[tiě]:赤黑色的馬,“謂黑色帶赤色也”。 “駟驖孔阜,六轡在手”。一車四馬,為“駟”。轡指韁繩,中間兩服馬各一條韁繩,旁邊兩驂馬各兩條韁繩,以便控製方向,所以是“六轡”。
10.騏[qí]:指青黑色的馬,《說文》:“馬青驪,文如博棊也”。
11.馵[zhù]:指左後足白色的馬,《說文》:“馬後左足白也”。
12.駠[liú]:同“騮”,指黑鬣、黑尾巴的紅馬,一般泛指駿馬。
13.騧[guā]:指黑嘴的黃馬,《說文》:“黃馬黑喙”。
以上的騏、馵、駠、騧見於《秦風·小戎》:“文茵暢轂,駕我騏馵”、“騏駠是中,騧驪是驂”。
14.皇:是淡黃色或黃白色的馬。
15.駁:雜色馬,或者是淡紅色的馬,或者紅白色的馬。《說文》:“馬色不純”。
以上皇、駁見於《豳風·東山》:“之子於歸,皇駁其馬”。孔穎達疏:“黃白曰皇,謂馬有黃處有白處;則駵白曰駁,謂馬色有駵處有白處”。
16.騵[yuán]:是赤毛白腹的馬。
17.駱:指黑鬃的白馬。
18.駰[yīn]:指毛色黑白相間的馬。見於《小雅·皇皇者華》:“我馬維駰,六轡既均”。
19.駽[xuān]:青黑色的馬,也即鐵青色的馬。
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驪有黃,以車彭彭。思無疆,思馬斯臧。
20.駉[jiōng]:即是指壯馬或良馬肥壯的樣子。此篇中出現多個關於馬的稱謂,都是依據皮毛顏色來稱呼的,除了之前談到過的,還有:
21.驈[yù]:身體黑色,大腿間為白色的馬。
22.騅[zhuī]:蒼白雜毛的馬,也有說是純紅色的馬。
23.駓[pī]:毛色黃白相雜的馬。又名“桃花馬”。
24.驒[tuó]:青黑色而有白鱗紋的馬,又叫連錢驄。因紋像鼉魚,故名驒。
25.雒[luò]:黑身白鬣的馬。
26.騢[xiá]:赤白相間的雜毛的馬。
27.驔[diàn]:小腿上有長白毛的馬。
28.魚:兩眼眶有白圈的馬。
大蝦在網絡用語中是相對於菜鳥的一個名詞。實際上就是大俠的意思。大蝦是大俠的諧音,也可能指代大俠坐在電腦前的時間長了,背就會像大蝦,大蝦不同於黑客,不具有攻擊性。一般來講,大蝦的的網齡都比較長,多見於論壇中,當新手遇到問題時常常現身幫忙。“大俠”通指網齡比較長的資深網蟲。大咖,原港台用語,拚音為dà kā,咖是英語casting(角色)的音譯,本意為大角色,引申為在某個領域裏比較成功的人,就是在某個領域裏已經獲得好的結果的人。
台灣把演藝圈的各類明星,按大牌等級分稱為:A咖、B咖、C咖等。此外,怪咖通常指脾氣很古怪,有怪癖的人。
台灣人如果說你在某個領域算是個咖,大概意思是說你在這一方麵有值得稱道和尊敬的地方。
而且,大陸方麵也開始使用此詞。
例1:商業大咖,商界大咖
例2:演藝界大咖
例3:中國強勢崛起 西方媒體:無疑將成G20大咖
例4:你是大咖,當然是你請我吃飯。
例5:大咖來了,你們讓道!
例6:創業咖“始於創業,終成大咖”。
例7:藝術領域的大咖,稱為藝術大咖。比較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