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高夫漁父《漁歌子》
其一
(上平十四寒)
鐵十木三整套杆,
春秋界外賞斑斕。
射雕樂,捉鳥歡,
果嶺旗旁恍魚灘。
其二
(下平八庚)
一副球杆一路行,
一輪競賽一技精。
天下事,業縱橫,
欲說長離斷線箏。
七絶 球練三伏
雨霽炎蒸廓嶺清,
貪涼懼熱枉嬌情。
飛圍犖確芝挼蕪,
梯域鏗然杖舞聲。
廓嶺(Green),高爾夫球場果嶺。
飛圍(Fairway),修剪的短草球道。
挼蕪(Rough),高球道的深雜草區。
梯域(Tee area),發球區;開球區;一個高爾夫球洞的發球台。
《漁歌子》
唐·張誌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誌和的《漁歌子》猶如一幅畫,詩讀完,畫也就立在眼前了。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飛翔,江岸桃花盛開,春水初漲,水中鱖魚肥美。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樂然垂釣,用不著回家。
《漁父》
南唐·李煜
浪花有意千裏雪,桃花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
這是一首題畫詞,是詞人為南唐畫家衛賢繪製的《春江釣叟圖》所題。
詞開篇通過對江上和岸上兩個場景的描繪來表現畫中漁父的生活環境,接著寫漁父的裝束和生活,最後是詞人對漁父的羨慕。全詞語淡情疏,詩情與畫境渾然一體,趣致盎然。
《漁歌子》
五代·李珣
楚山青,湘水綠,春風澹蕩看不足。
草芊芊,花簇簇,漁艇棹歌相續。
信浮沉,無管束,釣回乘月歸灣曲。
酒盈尊,雲滿屋,不見人間榮辱。
此詞表現的是漁人超脫塵世的閑情逸致。
上片是楚湘山水畫,江山秀美,風物可愛,語言流利。下片描繪了“漁夫”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趣,從外到內,“不見人間榮辱”。
這正是封建時代正直知識分子,受壓抑、打擊、挫折之後的一種理想的追求,絕意仕進,與世無爭。
全詞淡淡寫景,緩緩抒情,風骨俊逸瀟灑,態度曠達超拔,語言清新流利,文筆灑脫豪放,無不洋溢著一種“清勝”之美。
《漁父四首·其三》
宋·蘇軾
漁父醒,春江午,夢斷落花飛絮。
酒醒還醉醉還醒,一笑人間今古。
這組漁父詞是蘇軾被貶黃州時所作。作品中的漁父飲而醉、醉而醒,於飛絮紅塵中閱盡世事之滄桑悲涼與無常,正包含著蘇軾對自己多年來迷於政治是非而致人生峻厄的嘲訕與悲憫。
被貶黃州是蘇軾的人生低穀,此時寫就漁父詞,亦寄托了蘇軾對世事的態度吧。
《西江月·漁父詞》
宋·辛棄疾
千丈懸崖削翠,一川落日鎔金。
白鷗來往本無心。選甚風波一任。
別浦魚肥堪膾,前村酒美重斟。
千年往事已沈沈。閑管興亡則甚。
淳熙五年(1178),辛棄疾由臨安赴湖北任轉運副使,舟行江上,過采石磯時創作了這首詞。
白鷗來往無心,人則與世無爭,不管風浪如何險惡都能泰然處之。以鷗鳥喻漁父,兼以自喻之意,寫其有魚堪膾,有酒可斟,過著悠然自得的閑適生活,自然不會去關心千古的興亡。
身在紅塵的辛棄疾,看到紅塵之外的無憂無擾的漁父,也心生羨慕吧。
《好事近·其一》
宋·朱敦儒
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
活計綠蓑青笠,慣披霜衝雪。
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
千裏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
朱敦儒羨慕漁父的生活,他辭官歸隱後,生活嘉興一帶,閑時駕舟與友人玩興,彈琴宴樂自娛,可謂神仙生活。
“綠蓑青笠”、“披霜衝雪”,“獨釣寒江”,都是詞人恬淡自適的慣常生活狀態。
《漁父詞二首》
元·趙孟
仲姬題雲: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風歸去休。
其一
渺渺煙波一葉舟,西風落木五湖秋。
盟鷗鷺,傲王侯,管甚鱸魚不上鉤。
其二
儂往東吳震澤州,煙波日日釣魚舟。
山似翠,酒如油,醉眼看山百自由。
一隻小船行在浩渺的煙波上,西風吹葉落,太湖上一片秋意。我和鷗鷺結盟,傲視王侯,管他什麽鱸魚能不能上鉤。
我住在太湖邊上,在煙波裏每天劃船釣魚。青山像翠玉,美酒濃如油,喝醉了就看著山非常自由。
兩首詞表達詞人身在官場而傲視王侯,身雖富貴卻向往江湖雲水的性格。
《漁父》
清·納蘭容若
收卻綸竿照落紅。秋風寧為翦芙蓉。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蘆花短笛中。
出身貴公子的納蘭性德也羨慕漁父的生活。
漁父收了釣竿,秋風吹落芙蓉花,落在水中。漁父淡淡的,水蒙蒙的,耳邊傳來短笛聲,正好看到蘆花被吹到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