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2025 (3)
很多人給孩子取名“大寶”、“二寶”什麽的。在牙科醫生那裏,俗語“大寶”就是盡頭牙,智慧牙,齲齒;“二寶”就是“第二臼齒”(second molar teeth),第二小臼齒(second premolar teeth),也就是盡頭牙側的大牙。這“二寶”可不是省油的燈,蟲牙,齲齒,牙痛的根源往往就從這裏開始。“二寶一作祟,痛得人下跪”。相信很多人都有牙痛的體會。
一個詞在不同的業界有不同的含義。這讓人聯想到“香蕉”、“香蕉球”。香蕉是維生素高的營養水果,但在俗語中有"吃香蕉剝皮或撥了皮吃香蕉 -- 吃裏爬外;吃裏扒外“的說法。日本人喜歡香蕉,在日本水果市場上第一消費量從來就是香蕉。在中國和菲律賓關係緊張時期內日本香蕉非常便宜,因為中國停止了進口後菲律賓就隻有讓香蕉廉價出售給日本。就像台灣和大陸的關係緊張時的菠蘿(鳳梨)出售大陸少了,就隻好打開日本市場,廉價出售到日本。食用香蕉有很多好處,但香蕉中含有較多的鎂、鉀等元素,這些礦物質元素雖然是人體健康所必需的但若在短時間內一下子攝入過多,就會引起血液中鎂、鉀含量急劇增加,造成體內鉀、鈉、鈣、鎂等元素的比例失調,對健康產生危害。香蕉中有較多的鎂元素,鎂是影響心髒功能的敏感元素,對心血管產生抑製作用。空腹吃香蕉會使人體中的鎂驟然升高而破壞人體血液中的鎂鈣平衡,對心血管產生抑製作用,不利於身體健康。
日本人不僅喜歡吃香蕉,研究香蕉也是很是有名的,“搞笑諾貝爾獎”的獲獎者均為嚴肅的科學家,不過,人們通常認為他們的研究很搞笑。日本東京北裏大學的學者馬淵清資憑借題為《香蕉皮下的摩擦係數》的研究一舉奪得物理學獎。日本學者拿了一塊香蕉皮,放到實驗室裏認真分析後得出結論,香蕉皮上的有機膠降低了它與地麵之間的摩擦力,容易打滑摔倒。
香蕉(學名:Musa × paradisiaca),又名甘蕉、芎蕉、芽蕉,弓蕉…為芭蕉科芭蕉屬小果野蕉(M. acuminata)及野蕉(M. balbisiana)的自然或人工雜交的栽培種。
香蕉原產於熱帶的馬來群島及澳洲北部地區,最早可能是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馴化,未受人類馴化的野生蕉體型微小,難以打開果實且大部分為種子,與能剝開直接吃的食用蕉差異頗大,是人類以栽培的方式才獲得黃色香蕉。至少有107個國家生產香蕉。種植香蕉主要是為其果實,偶爾會用作纖維、香蕉酒、香蕉啤酒或園藝植物。2013年香蕉是產值第四大的食用植物,僅次於米、麥及玉米。
“香蕉球”是在各種球類運動中出現的術語或俗語。足球、乒乓球和高爾夫球的術語中都有“香蕉”的影子。
在足球運動中的“香蕉球”,又稱“弧旋球”,英語:screw shot(【Banana Kick】),又稱弧線球、香蕉球,足球運動中的技術名詞。指運動員運用腳法,踢出球後並使球在空中向前作弧線運行的踢球技術。弧線球常用於攻方在對方禁區附近獲得直接任意球時,利用其弧線運行狀態,避開人牆直接射門得分。在空中劃出一道形似香蕉的弧線,因此得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貝克漢姆的“貝氏弧線”。
“香蕉球”在高爾夫球運動中稱擊出的球往右方旋球,專門術語叫“slice”,因為其飛球線路像香蕉一樣,故稱為“香蕉球”。高爾夫初學者都逃不出“香蕉球”的捉弄。右曲球和左曲球是高爾夫初學者最為困惑的問題之一,尤其是右曲球。其實slice(香蕉球)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的slice,出門奔左,然後轉到右邊,這種問題就是outside in的問題,比較好解決。一種是push slice,出門是直的,就到最後開始向右曲,這個問題是擊球時杆麵微開造成的,由於收杆時動作快,杆頭沒有跟上,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左臂“雞翅膀”。許多高手也往往會被突然出現的“香蕉球”急得焦頭爛額。
“香蕉球”如今已經成為日本隊的殺手鐧——反手接發球的“chiquita”進攻(反手側擰),東京奧運會男女混合雙打中國隊被水穀隼和伊藤美誠打敗據說就是靠了伊藤美誠的“奇跡她”而成為製勝的關鍵。擰拉,叫做banana flick又叫chiquita flick(chiquita為水果商),一個解說創造的。逆擰拉也就是兜拐,叫strawberry flick
有順Chiquita,逆向Chiquita對對手球予以橫旋轉或上旋轉反手進攻的打法。
桌球/乒乓球/卓球:兜拐不是逆旋轉擰拉,草莓擰有個中文名叫側剌。
在長期舉辦乒乓球日本錦標賽的“聖地”東京體育館,日本乒乓球界的夙願得以實現。由水穀隼和伊藤美誠組成的日本乒乓球混雙組合反敗為勝、戰勝了獲得2019年世錦賽冠軍的中國許昕-劉詩雯組合。自1988年漢城奧運會乒乓球被列入比賽項目後,這是日本獲得的乒乓球項目第一枚奧運金牌。獲勝後,兩人笑著擁抱在一起,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幾乎所有接發球水穀隼都用有攻擊性的“香蕉球”(Chiquita)”來回球。球隻要稍微大起來一點兒就通過前衝進行反擊,伊藤也施展出最擅長的反手進攻。在過去的奧運會上,中國包攬了乒乓球項目總共32枚金牌中的28枚。水穀隼說“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中國這個障礙真的比大家想象的要大。但我們找到了一點出路”。此次日本組合攻破了希望以在新項目上取得成績為目標而努力奮鬥的乒乓球王國中國的堡壘,意義重大。今後將迎戰單打和團體賽。改變曆史的挑戰仍將繼續。
香蕉球是由在1990年代活躍的捷克選手設計的,因為球的軌道如同香蕉的弧線一般,以某品牌的靈感而命名為“chiquita”。最初這個技術隻是選手為了在接發球時迷惑對手而偶爾使用的技術,自2011年世乒賽,中國名將張繼科以這個技術製敵,最終奪冠後,這個技術的名氣一瞬間就提升了,日本的香蕉球風潮也是從那個時候興起。當時還是初中三年級生的吉村:“(看到張繼科運用這個技術)攻擊力非常強,一邊看比賽錄像一邊跟著模仿起來,最初是半玩的性質,漸漸認真地練起了這個技術。”有不少人認為日本隊的香蕉球技術確實已經超過了中國隊,“令世乒賽的勝負走向存在更多的變數”,但是一些人也指出,畢竟是國際大賽,考驗的是選手的綜合實力,光靠這個技術很難戰勝中國選手。
“香蕉球”:在高爾夫運動中的術語是“右旋球”(Slice) ,在乒乓球的術語中是“反手側擰”(Chiquita),在足球運動中的術語是“弧旋球”(screw shot)。人們對香蕉各有褒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