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人長壽沒有基因卻有其原因,中國近代皇帝短壽無來頭卻有其背後的理由。
日本人百歲老人比例很高,現在世界最長壽老人116歲生活在日本。116歲的日本老人田中加子曾獲得《吉尼斯世界記錄》授予的“世界最長壽老人”稱號。
長壽老人,家住鹿兒島縣喜界町的田島Kane2018年於4月21日在當地醫院自然衰老死亡,享年117歲。日本人以長壽聞名於世,這與日本人習慣以魚、飯、菜等低脂食品為主食不無關係。雖然近年國民飲食習慣改變,體重過重問題有所上升,但日本國內80歲以上高齡人士並不罕見。目前仍未有人打破已故法國女人瑞卡爾門的122歲紀錄。一個共同點就是:長壽者不是名門望族、達官顯貴,而是普通老者、庶民百姓。
中國的皇帝權力最大,但明清兩朝的皇帝壽命最短的很多。有人認為是勞累過度、有人認為是縱欲太多,但這些都不是短壽的理由。
最近,專家在檢測故宮紫禁城時,有了一個重大發現,那就是明朝皇帝或因牆上塗料而早死。朱棣遷都北京後,在紫禁城大興土木,並使用大量朱砂作為塗料,用在宮牆和地磚上。朱砂含有大量汞,長時間待在在裏麵,會造成慢性重金屬中毒,特別是年幼時影響更大。
明朝幾位長壽皇帝,如朱元璋、朱棣,他們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南京辦公,而嘉靖皇帝在繼位前,是個藩王,在南方長大,因此沒有從小在紫禁城內長大。
而在紫禁城內長大的皇帝,人均壽命就不容樂觀了,他們從小沐浴在汞毒之中,最終毒性淤積,造成了死亡。而萬曆皇帝雖然活到了57歲,但身體一直不好,或許也有汞中毒的因素。那麽就有人問了,同樣居住在紫禁城,為何清朝皇帝的平均壽命那麽長?這是因為清朝皇帝並非常住於紫禁城,道光以前,皇帝們基本都在圓明園辦公,每年還有段時間在避暑山莊,極少在紫禁城裏呆著。然而當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後,隻能呆在紫禁城的同治和光緒,無論壽命和身體健康情況都急轉直下。當然,很多人認為同治是死於天花或梅毒。
因此有學者認為,明朝皇帝的短命絕不是偶然的,重金屬中毒很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畢竟到今天,裝修汙染也是導致人們短命的重要原因。建築材料中的氡、甲醛、苯、氨和揮發性有機物,很容易導致白血病、癌症等絕症。最近又有人發現很多人裝修因家中甲醛超標,而罹患白血病之人增加。
裝修汙染,即使很多現代人都意識不到,更何況明朝、清朝的史官?因此他們往往將皇帝的死歸咎於沉溺酒色,卻將宮牆中的朱砂完全忽視了。
日本人長壽的原因很大的功勞應當歸於梅幹。日本全國人均消費18.3個梅子最多的是和歌山縣平均每人消費36個。最少的富山縣每人平均消費7.7個。相差五倍。
梅在日本平安時期(唐宋)從中國引進。後來反而成了日本的“國產”(英語稱梅叫“Japanese Apricot”(日本杏))。梅的功效揭示了日本食梅子而健康的奧秘:防止胃癌和動脈硬化,抑製食物中毒菌的增值而發揮威力。
除此,研究發現梅子有很多位置的功能: 1、調整荷爾蒙的血管收縮作用,一直血壓上升,對動脈硬化有特定功效。2,調整血稠濃度,讓血液得到稀釋。3,增進食欲,刺激消化器官,增加唾液讓消化酵素分泌。4,預防蟲牙。還有恢複疲勞等功能。就像咖啡和牛奶、糖之間的相關關係。食大米多食梅量增。
但由於日本年輕人逐漸少食大米,梅子消費量從2002年的人均1053克下降到08年的778克,要知道1960年日本人平均每人的大米消費量是130公斤,而到二零2005年下降到60公斤。大米消費量減半自然引起梅子消費量的減少。
現在全日本正在喚起日本人回歸傳統多吃大米,多消費梅子。政府的口號是:發展梅子生產,增強人民體質。
漬梅子酒、梅子糖漿,不懂得配方就不能泡出可口香醇的梅子酒。上手(老道)的浸泡方法是喝美梅酒品甜梅品的必要條件。1,嚴格選擇梅子,是先決條件。2,梅幹,梅蜜餞,梅糖漿,梅酒,梅肉料理……多樣化。促進消費。
泡梅子酒就像中國北方包韭菜肉餃子,不懂得3不放1竅門韭菜餃子就沒有那麽鮮味可口。
“3不放”指的是不放料酒、不放蔥、不放香料粉。有肉餡時,很多人都喜歡放點料酒,其實這麽做是錯的,料酒不能給餡料去腥,因為料酒在餃子內部,等煮的時候酒精味揮發不掉,會給餃子帶來不好的味道。蔥雖然很香,但韭菜自身帶有濃重的味道,和韭菜實在不搭。香料粉像五香粉、十三香這類,都是由很多香料磨成的粉,放了的話會遮蓋住韭菜的香氣,讓餃子變得不鮮香。
“1竅門”指的是韭菜切好後要第一時間放油攪拌,這麽做可以防止韭菜出水,這個方法特別實用,做韭菜肉餡、韭菜雞蛋餡都可以用,百試百靈。包韭菜肉餃子,懂得“3不放1竅門”,韭菜不出水,餃子鮮香十足!泡梅子酒要注意三要素:材料精選,不沾生水(擦拭幹淨);比例合理,增加風味,梅子量:酒的量:冰糖的量比例適當(一般是1:1;0.5);靜靜加入,靜靜放置,一月後再搖動。梅子酒,要讓梅中的微量元素長時間“釋放”才能有清醇、回味無窮的梅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