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2025 (3)
"屯"與“噸”中日計量單位各不相同:漢語裏的“噸”,“噸”都可以理解為一千公斤,兩千斤(1000kg)。而日本表示的一千公斤的單位“屯”,容易引起誤會。“屯”字在漢語裏念成“tun”和“zhun”。
“屯”,漢語常用字(一級字),讀作tún或者zhūn,指事字(一說會意字),最早見於甲骨文 。本義是艱難;“屯”就像草木初生的卷曲包裹之形,所以有卷曲、包裏、聚集的意思;後來還引申為聚集、駐守,用作名詞時又有屯子、村莊的意思。
“歌對舞,德對恩,犬馬對雞豚。龍池對鳳沼,雨驟對雲屯。劉向閣,李膺門,唳鶴對啼猿……”在日語裏“屯”表示漢語的“噸”(量詞ton,kg, kilo-gram)
中日之間表示計量的單位還有以下的漢字各不相同。
中文 英文 日文
單位(米法) 記號 日本漢字(漢字)
微米(micrometer) µm μm 粆
毫米(millimetre) mm ㎜ 粍
厘米米(centimetre) cm ㎝ 糎 米突
分米(decimetre) dm 粉
米(metre) m 米、米突
十米(decametre) dam 籵
百米(hectometre) hm 粨
公裏-千米(kilometre) km ㎞ 粁、基米、基米突
單位(碼?磅法) 記號 漢字
英寸(inch) in " 吋英寸応
英尺(feet) ft ′ 呎、英尺、弗篤
碼(yard) yd 碼
英裏(mile) mil ㏕、mi 哩、英裏
鎖鏈(chain) 鎖-鏈
節(link) 節
以上,有的沒有相對應的漢字
說文解字:屯,難也。屯韻會有。象艸木之初生。屯然而難。從屮貫一屈曲之也。一、地也。此依九經字、眾經音義所引。說文多說一為地。或說為天。象形也。屮貫一者、木剋土也。屈曲之者、未能申也。乙部曰。春艸木冤曲而出。陰氣尙彊。其出乙乙。屯字從屮而象其形也。陟倫切。十三部。易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周易彖傳文。左傳曰。屯固比入。序卦傳曰。屯者、盈也。不堅固、不盈滿。則不能出。 一個“屯”字,中日之間的使用的意思完全不同(略)
文言文中實詞的古今異義有以下幾種情況:
(1)詞義擴大。文言文中,某些詞的原有意義比較小,後來它的意義有了發展,應用範圍比原來廣泛了,這種現象叫詞義的擴大。詞義擴大的特點是:今義大於古義,古義又包括在今義之中。是概念外延的擴大,詞義由特指到泛指,由小到大,由部分到整體,由個別到一般或者應用範圍擴大。
例如: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次北固山下》)
渴,欲得飲,飲於河、渭。(《誇父逐日》)
“江”“河”在文中專指長江、黃河,今天泛指一般河流,比過去詞義擴大了。
(2)詞義縮小。指詞的古義的內容,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變得狹小的現象。
例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
例句中“妻子”,指妻子和兒女,今僅指男子的配偶。
再如“臭”,文言文中表示好氣味、壞氣味皆可,現在隻表示壞氣味。
(3)詞義轉移。古漢語中一些詞義,隨著曆史的發展,由原來表示的對象,轉移為表示另一種對象,這就叫詞義的轉移。
例如:與人期行,相委而去。(《陳太丘與友期》)
例句中“去”,指離開;今天意思正好相反,說去某地,是到某地去,而不是離開某地。
例如:男有分,女有歸。(《大道之行也》)
例句中的“歸”,古義是女子出嫁,今義指“返回、歸還”。
(4)感情色彩變化。古今詞義在演變的曆史過程中,褒貶意義相互轉化的現象,叫作詞義感情色彩的變化。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例句中的“卑鄙”一詞,古義表示出身低微,見識淺陋,是一個表謙虛的中性詞,今義指品質惡劣,變成貶義詞了。
(5)名稱說法改變。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稱呼,在現代漢語中已換成另一種說法。隻在某些特定的場合或固定短語中還保留著。
如“足”改稱“腳”,“甘”改稱“甜”,“目”改稱“眼睛”,“日”改稱“太陽”,“寡”改稱“少”等。
(6)單音詞變雙音詞。現代漢語裏的少量複音詞,在古漢語裏要分開來解釋,解釋時還要將單音詞變為雙音詞。
如“可以”,現代漢語為複音詞,意思是表許可、讚同,但在古漢語裏,應將“可”和“以”分開來解釋,“可”解釋為“可以”,“以”解釋為“用來”。“則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了”一句中的“可以”即是。
(7)詞義弱化。所謂“詞義弱化”,就是指同樣的詞語,在古代時所表示的語義較強,而今天所表示的語義則較弱。
如:“狠”,古義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現在表示的程度不怎麽高深。“怨”,古義表示仇恨、懷恨,現在表示埋怨、責備。
(8)詞義強化。所謂“詞義強化”,就是指同樣的詞語在古代表示的意義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語義增強了。
如:“恨”,古代表示遺憾、不滿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懷恨。“誅”,最初隻是責備之意,後來強化為“殺戮”的意思。
當然,我們在了解古今異義現象時,還要注意兩點:古義一般都是以具體的語境為基礎;今義以常用義為準。
“遺體”在古代指父母留給自己的身體或親兒子,宋朝梅堯臣《道旁虎跡行》:“傷哉此遺體,冒險輕百金“就是指父母留給自己的身體。另外在《漢書.霍光傳》裏有記載:霍中孺來拜該大將軍霍光,霍光卻跪下來迎接表示尊重,霍光說:’去病 不早自知為大人遺體也‘,霍去病是霍中孺的兒子。
遺體現在指死者的身體。
“危樓”是高樓的意思,這個詞就我所知至少從唐代就有了,李白詩雲“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但感覺和宋代的倚危樓意境不太一樣。雖然總感覺宋詞倚闌幹倚危樓都差不多,有種正在遠眺、非常惆悵的感覺。不過也要具體場景分析。”
吃飯
1.用膳,一般是皇家貴族使用。
2.小酌。隨便的飲宴;謙稱請人飲宴。
3.過堂。佛門中的"吃飯"。早晨、中午到"五觀堂"或"齋堂"用食。
4.進食。指吃飯。出處:唐·元稹《連昌宮詞》:“宮邊老翁為餘泣,小年進食曾因入。”
5.赴宴。亦作“ 赴燕 ”。參加酒宴。
睡覺
1、坐著打瞌睡叫“睡”;
2、閉上眼睛,但是不一定睡著叫“眠”;
3、躺在床上睡覺叫“寢”;
4、伏在矮幾上睡覺叫“臥”;
6、睡著了叫“寐”;
7、睡醒了叫“覺”或“寤”。
學生
1、學子。春秋時代,學生就被稱為“學子”。
2、弟子。對於老師,學生就是弟子,《論語·雍也》中有“ 弟子孰為好學?”
3、學童。年幼的學生。
4、門人。門,意為師門,門人即使弟子。
5、門生。東漢時“門生”則指再傳弟子,後世也指親授業的學生。
6、門下。指門生、弟子,《淮南子·道應訓》:“ 公孫龍顧謂弟子曰:‘門下故有能呼者乎?’”
7、門下士、門下生、門下客。指學生、弟子;劉大櫆《贈大夫閔府君墓誌銘》:“遂以授徒為生,教授宗黨及前溪、洵川間。其門下士數十百人”。
8、門徒。指弟子或徒弟。徒,意為弟子、門徒;所以,學生的一些別稱也就冠以“徒”字。諸如徒人、徒弟、徒役、徒侶、徒人。
9、門弟子。及門的弟子,門弟子又省稱“門弟”;《論語·泰伯》:“曾子有疾,召門弟子”。
10、小子。“小子”是長輩對晚輩的稱呼,也可用作老師對學生的稱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