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斯噶林,菅大林,日本的“路易99”

(2021-04-25 04:44:49) 下一個

      從安倍晉三跟中國的“死碰”到菅義偉,普通人認為可能會軟化一些,而實際上菅政權是安倍政權的衣缽全承,不但沒有軟化的跡象,反而除了“死碰”還愈發“硬懟”了。美國特朗普和中國大打貿易戰,科技戰,換了死對頭反對黨的拜登新政權也沒有對中國軟下來,更何況日本新政權是前政權的“黨內移交”對華政策沒有絲毫好轉的跡象。
      日本大阪有個“十三”是澱川區的交通中心繁忙車站站名。在日本現在有個被稱為“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的人,保證知道其綽號的人很少,但一旦知道你就不會忘記他。他就是當下日本元首的菅義偉(Sugayoshihide)首相。
      關於菅義偉的外號很多:
      前幾天作為美國拜登總統上任後第一個在美國接見的外國元首訪問美國,他稱拜登“(喬)Joe”拜登管他叫“喲西”{Yosshi},於是他又多了一個外號叫“喲西”。
      因為在官房長官任上發表新年號(元號)“令和”的電視總是出現在電視畫麵,所以叫他“令和歐基桑”(令和大叔)。
      因為他姓“Suga(菅)”,在政界很多人將他的名字倒著念“Gasu”、“Gaasu”是在官場上的通稱:“嘎斯先生”。
      因為他是小泉純一郎首相時期的副總務大臣,後來一直作為安倍晉三最鐵的心腹之一,擔任安倍首相的官房長官最長時間,權力最大,掌握自民黨內國家行政的人事大權。有媒體將他和斯大林相比,使用期“Suga”的姓氏發音為“Sugaalin”:“斯嘎林”。
      因為他掌握人事權力不放,他的口頭禪就是“人事乃政權的信息”,菅義偉否決學術會議6名會員的任命,違背了“首相隻有形式上的任命權”的法律規定。日本國內擔心,菅義偉內閣在日本學術會議會員任免上的人事任命“強權”,將動搖國家的法治基礎。
      因為朝野國會激烈爭辯,菅義偉被批是“壞了的錄音機”。
      因為在野黨國會指責他作風與“朕即國家”一樣是現代日本的“路易十四”。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名言“朕即國家”(l’etat, c’est moi)。代表這時法國正處於絕對君主製時代。路易十四(法語: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Louis-Dieudonne),自號太陽王(法語:le Roi du Soleil),是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和納瓦拉國王。在位長達72年110天,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確切記錄在世界曆史中在位最久的主權國家君主。
      因為最近日本政府決定將福島的東京核電站核汙水排放海洋,悍然挑戰文明底線,媒體稱菅義偉就像當現代的“路易十五”(Louis XV、1710年2月15日 - 1774年5月10日)。因為和誤傳路易十五的名言“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與菅義偉的行為一樣。雖然原話不是路易十五說的,但世人因此記住了法國路易十五這位飛揚跋扈而又極端自私的國王,將此話“套在”了路易十五的頭上。
      日語“後來是原野是高山不管”,“隻管當前事,豈顧身後名”。“隻要能闖過這個難關,就不管以後如何了”。“三七二十一,隻顧眼前,以後的事先管不了那麽多了”!這就是當前菅義偉的做派。
    “Après moi, le déluge”(英文:After me, the flood),意思是“我死之後,將會洪水滔天”,另一個法文原文版本——“Après nous,le déluge”(英文:After us, The flood),它的意思是“我們死後,將會洪水滔天”。
      說法不一,有人說路易十四,有人說路易十五,有人說路易十六。其實是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巴杜夫人對他說的。1997年版的《蘭登書屋大辭典》認為路易十五的“Après moi,le déluge”,蓬巴杜夫人是真正的原創者。後來這句話比它的原創者還要出名,因為事實證明,很多時候,對於人類曆史中的某些場景,沒有比這更精妙的描述。
      “大海是所有生命的源泉。世界是緊密相連的。海水遇熱變成雲,雲又讓山間下起雨,雨水流入河川最終注入大海。一切都是循環。”
    在福島核事故發生一年之後,德國基爾的亥姆霍茲海洋中心就發表了一篇論文,該論文對北太平洋的洋流進行建模,假設日本福島將含有放射性元素銫137的廢水排進太平洋,然後按日估算北太平洋各區域該元素的含量。多次建模都指向一個結論:一旦日本核汙水進入太平洋,隨著洋流行進,放射性最強的區域將隨著時間東移,兩年內恰好達到夏威夷。該論文隻假設了一種元素,而福島核汙水中除了這種放射性元素,還含有大量的氚和碳-14等放射性元素。
    政客連作秀都不願意碰的過濾核廢水,日本用什麽來自證他們宣稱的“絕對安全”。在許多觀察者眼中,日本現在依靠的還隻是強大盟友的背書,通過迅速兌現美國的政治支票,讓美國捏著鼻子放行。同時也可窺見美國為了盟國日本隻要是盟友“黑”與“白”是可以任意顛倒的。
    “令和歐吉桑”、“斯嘎林”、“喲西”在內閣的人事強權方麵是路易十四的作風,在對外政策上,為了本國利益不顧周邊國家的反對的飛揚跋扈和極端自私上又是路易十五的做派。秋田縣出身的他是橫濱市當選的議員,日本政法大學畢業,看起來有些溫和實則十分強硬......然而菅義偉既沒有路易十四(Louis XIV)太陽王的功績,也沒有路易十五(Louis XV)那樣帥氣(路易十五是美男子被稱作被喜愛者(法語:le Bien-Aimé)),如果牽強附會硬套路易波旁王朝的話,菅義偉是自民黨第二十六代總裁,九十九代內閣總理大臣,所以要麽是路易二十六(Louis vingt-six),或隻有立路易九十九的“牌位”了(Louis GVDN( quatre-vingt-dix-neuf))。(略)

    波旁王朝,(法語:Dynastie des Bourbons,英語:House of Bourbon or Bourbon Dynasty ,西班牙語:la Casa de Borbón) “旁”=“傍” ,是一個在歐洲曆史上曾斷斷續續統治納瓦拉、法國、西班牙、那不勒斯與西西裏、盧森堡等國以及意大利若幹公國的跨國王朝。其在法國的統治於1589年開始。 17世紀中期,再度分出長幼兩支:長支相繼臨朝的君主為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幼支奧爾良家族的統治史稱奧爾良王朝或七月王朝。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查理十世在1830年七月革命中被推翻;七月王朝亦在1848年革命中傾覆,波旁王朝在法國的統治最終結束。波旁王朝在意大利的統治於1860年告終。波旁王朝在西班牙的統治於1931年被推翻,但於1975年第三次複辟,是西班牙的王室。

在去年這個時候就說過“白燈”不是“省油的燈”。從特朗普時代開始,抗疫抗成了全球疫情第一,種族歧視引發了全國性動亂,貿易戰自損八百,大選一地雞毛。最後,特朗普臉紅脖子粗地離開了白宮。拜登上台表麵上被顛倒過去的又被顛倒過來了。巴黎協定,美國重新加入;人權組織,美國又躍躍欲試,然而真正的劇本是慣性運功的,惰性運轉,一切都還在特朗普的軌道中滑行。美國參院外事委員會日前通過了一份《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不出意外的話,這會在美國參眾兩院通過並成為法律。表麵談戰略競爭,其實是以法律的形式全麵遏製中國。而且從政治、外交、經濟、創新、軍事乃至文化,你所能想到的各個方麵,遏製中國。
   拜登從阿富汗撤軍,說是要集中力量對付中國。
   第一次G7峰會,據說也要組一個對華施壓“七國聯軍”。
   拜登上台後,第一個會見的外國領導人是日本首相菅義偉,第二個要見的是韓國總統文在寅,為什麽是他倆?按照華盛頓傳出的信息,這是在向中國發出信號,沒有中國,這兩位且還得排隊。
   從好的地方看,美國越來越重視中國,這也凸顯了今天中國的分量和影響力。
從不好的地方看,中國,顯然成了美國甩鍋的替罪羊,而且,全麵遏製的一個表現,就是各種妖魔化,以及幹涉中國內政。
   比如,在台灣問題上,美國隻承認一個中國,並承諾限製美台官方交往,但新的《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就打破了一切限製,要求美國在與台灣方麵交往時,使用在與其他外國政府打交道時“相同的專業用語和外交禮節”。
   那不是粗暴幹涉中國內政是什麽?台灣問題,搞不好可是會地動山搖的。
   在經貿和文化問題上,美國要擴大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審查範圍,涵蓋美國高校接受的外國個人或實體超過100萬美元的捐贈。
    即使是中國人,真心向美國高校捐贈,對不起,美國高校也可能不敢接受了。
換句話說,在美國政客眼中,中國成了洪水猛獸。
    以前亂打一氣的王八拳,看來不行,現在索性統一步驟,搞一部法律來。也難怪新華社評論痛斥:一些美國政客蓄意“帶節奏”,企圖把中美關係引向完全對抗、全麵競爭的方向,用心險惡。這一法案是係統性妖魔化中國、毒害中美關係的又一“範例”。用心險惡是一方麵的;另一方麵,其實還是方寸已亂。,
   如果是一個自信的美國,自信任何國家都無法超越美國,美國還會這樣嗎?一個國家的前任總理發表一些家長裏短的文章,回憶母親什麽的還要被封鎖,這更是沒有自信的表現!
   日本的自信心早已像掉入太平洋裏的針,再也找不回來了……除非天孫降臨之後代請來東海龍王幫忙找回。(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