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3)
2023 (410)
有詩曰:長江三鮮
刀魚天價兩三刀,
殆盡鰣魚蹤跡杳。
海口河豚鍋碗氽,
人間餮饕物種消。
又有詩曰:
楊子三鮮再見難,
土豪一味逐烹鮮。
瀕危物種常年列,
食怪遺風數代傳。
曆史上有記載的長江水生生物有1100多種,其中魚類370多種。長江特有魚類為142種,20多種魚類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
長江三鮮,指的是刀魚、鰣魚、河豚,都屬長江洄遊魚類,鹹淡水兩棲,每逢春季溯江而上,在淡水產卵繁殖後入海,與一般定居類江魚不同。因此,不僅肉質特別細嫩腴肥,且營養豐富。
由於大量捕撈,長江中的鰣魚已經基本絕跡,而刀魚的產量也急劇下降,價格頗為昂貴。河豚,天生含有劇毒,被冠以最危險的美食之稱。“劇毒河豚”至今在各地的禁食名單之列。
刀魚因上市最早,且鮮美無比,故列三鮮之首。宋朝劉宰曾設刀魚宴餞別友人,並賦詩“芼以薑桂椒,未熟香浮鼻”,讚刀魚味美。刀魚味美不僅在於肉質細嫩爽滑,腴而不膩,且富含豐富的蛋白質、磷脂和維生素,所以吃刀魚不僅能飽口福,還能養生。《本草綱目》中就有用刀魚治痔瘺和補氣的記載,而民間也常將刀魚作益氣活血之用。
“魚中之王”鰣魚。鰣魚除富含核黃素、尼克酸及鈣、磷、鐵等,具有很高營養價值外,還有補益虛勞、滋補強壯、清熱解毒等功效。當然,“魚中之王”的美稱同樣認可了鰣魚的美味,所以俗語稱“紅燒鰣魚兩頭鮮,清蒸鰣魚誘神仙”。
三鮮中,滋味與口感最特別的當屬河豚,它帶有肉刺的魚皮膠質濃厚、粘口,豐腴鮮美,入口即化。河魨魚:河豚、艇巴、臘頭、乖魚、雞抱、龜魚。
刀魚(學名:Coilia nasus),又稱鳳尾魚、長頜鱭、刀鱭、江鱭、毛鱭、????(音同“茲”),為輻鰭魚綱鯡形目鯷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日本、韓國、中國的黃海與東海等海域,棲息深度可達50米,魚從頭向尾部逐漸變細,腹部圓潤,上頷長,幾乎到達胸鰭基部,胸鰭鰭條細長,有6個長的細絲並超過腹鰭,臀鰭長,並與尾鰭相連,尾鰭短小,臀鰭軟條80條,體長可達41公分,棲息在沿海、河口,可以忍受淡水,可作為食用魚,與河豚、鰣魚並稱為中國長江三鮮。
Etsu(斉魚、鱭魚、學名:Coilia nasus)屬於鰊?鯟?鯡目。主要棲息在流入內灣河川的河口付近,日本流入築後川河口付近的有明海較多。産卵期4?5月,隨著水庫建設逐漸減少。
鰣魚(學名:Tenualosa reevesii)俗稱遲魚,又名生鰳、三來、錫箔魚,屬輻鰭魚綱鯡形目、鯡科、鰣屬。為中國珍稀名貴經濟魚類,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中瀕危等級為瀕危物種。鰣魚為江海洄遊性魚類,以浮遊生物為食。生殖洄遊期間停止攝食或很少攝食,平時分散棲息於近海中上層,春末夏初(4月~6月)作溯河生殖洄遊,產卵後親魚回歸大海,幼魚則進入支流或湖泊中索餌,秋後入海長肥,直至性成熟。鰣魚性急,遊動、攝食速度頗為迅速,常因被障礙物撞傷而脫鱗死亡。
遡河魚古來受到珍重,沒有標準的日本名稱。明治時代的漢和大字典有“鰣”(Hirakonoshiro)之注。尾長Konoshiro等證據不足。日語的“鰣”叫“Hasu”,古“魱”、“鯦”、“當魱(當互)”、“魱鮥魚(河洛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