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3)
2023 (410)
球場花草哲知見
塵界世風縱橫談
七絕
鬼滅之刃
牡馬瀛洲諾獎荒,
陪公春樹暢銷忙。
民推學教六君切,
國控兵研卅倍揚。
庚子年令日本最泄氣之一是打斷了三年連續獲得諾貝爾獎的美夢。要知道日本量產諾獎侯選者被稱為“種馬”一樣。
在現實中多年陪跑諾貝爾文學獎的村上春樹又空跑一陣子,但反而出書暢銷讓生意繁忙。公平智庫的純學術機構推薦的國策研究專家、教授被新任菅首相不經法律解釋就砍壓人數(6名),官方說是要對該機構的經費開支縮減成立專門調查機構進行調整!大有轉移矛盾焦點之嫌。且研究組織經費多年來並未見漲,反觀國控軍事研究機構超極限的軍研開支卻狂漲數十倍。
受美操縱幾年間已從三億漲到一百多億!
因為美國要在南亞打造一個亞洲版“NATO”(北約)像當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對付“蘇聯”一樣來對付中國,對此日本一馬當先,願效犬馬之勞,參與美印奧等國抑中崛起的行列。
唯美國的馬首是瞻……今年日本諾貝爾獎得主是零豐收,讓日人唏噓。
自1949年以來,包括3位加入其它國籍的研究者在內,已有27個日本人獲得了諾貝爾獎。除了經濟學獎以外,日本人獲得的獎項遍布其它4個獎項,尤其是在含金量最大的3個自然科學獎項中,得獎人數更是多達23人。不僅在亞洲獨領風騷,即便是在發達國家中也是位居前列的。
進入本世紀10年代以來,日本更是進入了諾貝爾獎“豐收期”。2010年2人獲得化學獎,2012年1人獲得醫學生理學獎,2014年3人獲得物理學獎,2015年1人獲得醫學生理學獎、1人獲得物理學獎,2016年1人獲得醫學生理學獎,2018年1人獲得醫學生理學獎,2019年1人獲得化學獎。並且,在諾貝爾獎的有力候選人名單中,日本研究者的數量仍有不少,接下來的幾年內,日本還是有可能獲獎。社會對科研投入減少帶來的負麵效果是一係列的。
號稱“科技立國”的日本,願意從事深入研究的年輕人正在減少。日本文部科學省的統計顯示,年間考入博士課程的人數在2003年達到頂峰,為1萬2000人,但是到2019年這一人數已經減少到5963人,減少了將近一半。與日本的情況相反,歐美國家每100萬人口中博士的人數卻在增加。日本從2008年的131人減少到2017年的119人,不足美國、德國和韓國的一半。
最近日本菅首相對學術機構推薦專家教授的任命,隨意砍壓引起學術界恐慌,提出質疑,因為憲法規定首相有任命權而沒有隨意削增的權力。就象天皇可任命總理大臣而不可以決定誰來當大臣一樣,執政黨對質疑的答複是“費用問題”有改革之必要,這不是有意混淆就是“東說南山,西說海”的問題。
為什麽安倍普三要辭職?
各種說不清的問題紛至遝來,喜歡講排場,好大喜功的安倍在新冠疫情下手足被束縛,無法施展上躥下跳的技倆。便借坡下驢=借病下台,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項。他鼓搗的“美麗日本”和特朗普總的“美國優先”一樣,隻不過都是給選民開出了一張不顧後果,不計費用,不限時空的“不渡手形”(不承兌匯票)而已。而今“經濟三支箭”成了“不能穿槁”的強弩之末,八年零七個月下來日本反而並不“美麗”了……
望遠能知風浪小,淩空始覺海波平。對於中國來說,麵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做的,就是要冷靜從容,未雨綢繆,沉著應對挑戰,運用各種手段,實現民族大複興。
美國發起的貿易戰無異於當年的“文革”之動亂,日本的“折騰”無異於中國當年的“大煉鋼鐵”。國民經濟隻會受創,加之新冠病毒疫情長期化,日美成為難過的、不“美日”之日還將繼續(略)。
所以真正希望中國早日趕超美國的人更希望特朗普再做四年總統。讓美國在大嘴巴領導下,肆意折騰了,任意揮霍,盡情撕裂,大動亂,大分化,大瓦解,大振蕩之後必然有大的變化……少年動漫《鬼滅之刃》正在上演,新冠影響卻讓票房創曆史新高,宅居久了看看電影也是享受吧。
梗概
日本大正時期,那是一個吃人的惡鬼橫行的世界,一名家人被鬼殺死,妹妹也變成了鬼的主人公炭治郎,在獵鬼人的指引下,成為了鬼獵人組織“鬼殺隊”的一員,為了讓妹妹禰豆子變回人類,為了討伐殺害家人的惡鬼,為了斬斷悲傷的連鎖而展開了戰鬥……(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