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2025 (3)
“Whisky”一詞則是由古典蓋爾語單詞“uisce / uisge”英語化而來,原意為“水”。蒸餾酒在拉丁文中叫做“aqua vitae”(生命之水),翻譯成愛爾蘭語便成為“uisce beatha”,以及蓋爾語“uisge beatha”。早期威士忌的英語單詞有:uskebeaghe (1581)、usquebaugh (1610)、usquebath (1621)、usquebae (1715)。“Whiskey”這個拚法在美國及愛爾蘭非常普遍,而“Whisky”則用於其他所有產威士忌的國家。於蘇格蘭生產的威士忌在中文裏即稱“蘇格蘭威士忌”,在英語係國家則稱之為“Scotch whisky”,或簡稱“Scotch”(特別是北美)。蒸餾的技巧可能來自公元前兩世紀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巴比倫人,當時他們蒸餾香水及香精,不過對於考古證據的詮釋依然存有不確定性及討論空間。而最早能夠確定的蒸餾技術則是於公元一世紀在埃及亞曆山大港由希臘人所使用,但是那並非用於蒸餾酒精。中世紀的阿拉伯人采用了希臘人的蒸餾技巧,阿拉伯文的文字記錄開始在九世紀出現,不過這些依然不是用來蒸餾酒精。蒸餾技術由阿拉伯人傳遞給了拉丁人,而最早的記錄出現在12世紀早期。最早的酒精蒸餾記錄來自於13世紀的意大利,當時蒸餾酒精的來源為葡萄酒。早期蒸餾技術的敘述來自Ramon Llull,它廣泛的被中世紀的修道院所使用,大多用於製藥,以治療像是脹氣或天花等。
蒸餾的工藝在15世紀前傳播到了蘇格蘭及愛爾蘭,和歐洲其他地區常見的蒸餾“生命之水”一樣,主要用途為製藥目的。藥用蒸餾技術最終由當時的專業醫療人員傳遞給世人。最早可知提到威士忌的著作是於17世紀一部叫“Annals of Clonmacnoise”的愛爾蘭編年史,當中提到首領在聖誕節時因“喝了太多的生命之水”而身亡。在蘇格蘭,最早威士忌製造的證據來自於1494年皇家金庫卷軸中的一筆條目,上頭寫著“以國王的命令,將麥芽送至修道士John Cor手上以製造生命之水,足以生產大概500瓶”。
史料顯示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四世相當喜愛蘇格蘭威士忌,在1506年於丹地手術醫師公會收購了大量的威士忌,當時公會具有獨占生產的地位。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盛行,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推行了英格蘭宗教改革,在1536至1541年期間解散了大量天主教的修道院,也迫使許多天主教修道士還俗,這些修道士為了自力更生,也開始在農場與家中自製威士忌。
這時的蒸餾技術依然還在起始階段,當時的威士忌本身並無法陳年,因此與現代的威士忌相比,嚐起來濃烈又粗糙。文藝複興時期的威士忌還是非常強勁也不會被稀釋。不過隨著時代演進,威士忌漸漸成為了較柔順的飲品。
因自1608年就持有愛爾蘭威士忌的釀造許可證,位在北愛爾蘭的老波希米爾蒸餾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有牌威士忌酒廠。球類中的優雅紳士是高爾夫就中的優雅紳士是威士忌
隨著人們對奢侈品與高端消費品的需求越來越理性,對酒水的自身品質越來越注重,就像雪茄、魚子醬一樣,單一麥芽威士忌正在越來越多地被關注和接受,但終將會維持在一個較小的受眾群體間。
單一麥芽威士忌是指出自一個酒廠,完全由大麥的麥芽釀造的威士忌酒。相比之下,人們更為熟悉的調和型威士忌往往在原料中摻入黑麥、玉米等其他雜糧,並且是由多個酒廠蒸餾出的酒水按照一定比例調和而成。調和型威士忌由於其價格相對便宜,口味適宜廣大群眾而被更普遍的接受,而單一麥芽威士忌則因風味的醇厚與複雜、成品的稀缺與貴重,成為了小部分高品味追求者的最愛。在威士忌的故鄉蘇格蘭,很多人是非“單麥”不飲。
與調和型威士忌的大規模量產不同,單一麥芽威士忌出自許多規模較小的酒廠,因此保留了各個酒廠獨具風格的口感。加上窖藏年份與橡木桶的不同,單麥酒的口感表現千變萬化,充滿著永恒的吸引力。永遠無法遍嚐其美味,或許就是單麥酒最大的魅力。
日本單一麥芽威士忌,其中總讓人一試傾心的當屬山崎(Yamazaki)和餘市(Nikka)。
作為打造威士忌的重量級配角,橡木桶主要可分為雪莉桶和波本桶兩種,兩者有著天壤之別。首先,雪莉桶賦予威士忌的口感、層次和複雜度是波本桶無法企及的。而論及成本,雪莉桶的價格也比波本桶高出許多。特別是在西班牙政府頒布了新法令,禁止單純出口熟成過雪莉酒的空木桶後,這就意味著,想要桶,就要連葡萄酒一起買去,更導致了雪莉桶的成本居高不下。而麥卡倫掌握了世界上90%的西班牙雪莉桶資源,這也是為什麽麥卡倫造就了無可取代的雪莉桶經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