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2025 (6)
毛澤東的外婆文賀氏給小外孫取了個極富象征意義的名字——“石三伢子”,希望他像石頭一樣堅強、剛毅。
後來毛澤東對“三”這個數字十分敏感。
在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的居所和中共中央及解放軍總部離開西柏坡赴北平(香山雙清別墅),他似乎想起了什麽,他問警衛閻長林,上一次從延安到西柏坡也是在什麽時候,警衛告訴他1948年3月。他說讓他想起了“3月”這個數字對他總是在移動中的月份。上一次從延安到西柏坡也是在1948年3月。從江西革命根據地到達延安也是在3月。回顧了以下他的三月“移動”。
1906年毛13歲之後的兩年時間,他輟學在家與長工們一起種田,對農民的疾苦深有體會。堅定了不做農民,好好讀書的理想
1908年,毛雖為家中老大,但是其母之前有兩次懷胎夭折的經曆,故毛幼年時,其母帶毛在後山拜滴水洞山石為幹親,並按當地習俗取小名為“石三伢子”
1912年3月,毛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學校(今長沙市第一中學),但一個月後因為英文無法跟上教學而退學。
1927年3月,在《戰士》周報上公開發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反駁了黨內外懷疑和指責農民運動的論調,總結了湖南農民運動的豐富經驗,提出了解決中國民主革命的中心問題——農民問題的理論和政策。
3月,與鄧演達等在武昌創辦並主持國民黨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分所。
1937年三月毛澤東率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由保安遷到延安
1947年3月。3月20日,國軍胡宗南部占領延安,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撤離,此後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和江青,以及其他中央警衛人員組成“昆侖縱隊”,堅持留在黃河西岸與胡宗南周旋。1947年3月末,毛澤東、劉少奇等轉移到清澗縣棗林溝。
1948年3月23日,毛、周恩來、任弼時率黨中央領導機關在陝北吳堡縣川口東渡黃河,經“晉綏解放區”前往晉察冀解放區。
毛澤東經常以“3”做文章,“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三世界理論:毛澤東同誌在70年代對世界政治、經濟力量作出了科學的劃分,他根據50年代國際各種政治、經濟力量的發展狀況,指出美國和前蘇聯兩個超級大國是第一世界,亞洲(除日本外)、非洲(除南非外)、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區發展中國家是第三世界,處於兩者之間的發達國家是第二世界......。
毛澤東對300也很有情有獨鍾。
在金錢方麵,毛澤東似乎對”300“這個數字情有獨鍾。無論是對自己的故舊、朋友、老師還是素不相識的農民,也不論是在50年代、60年代還是70年代,毛澤東一旦出手捐助時,給多方的都是300元。
1953年,毛澤東的堂弟毛澤榮(小名勝五)進京看望毛澤東。分手時,毛澤東贈送生活費300萬元舊幣(折合現幣300元)。
1954年,湖南一位叫伍如春的老先生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這位伍老先生在湖南長沙第一師範學校讀書時曾和毛澤東同窗,他們都是很要好的同學,毛澤東曾動員他一塊鬧革命。然而伍如春念及家中妻小,師範學校畢業後回到家鄉當教師了。伍如春的信中表示家中生活困難,還寫了一首詩,詩中有一句為”雲兒助我隻杯水,杯水焉能救車薪“。毛澤東看了以後,隨即回了一封信:“寄上人民幣三百萬元,聊作杯水。”這300萬元錢是人民幣舊幣,其實就是300元人民幣。信中的“雲兒”是伍如春的兒子伍雲甫,是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解放後曾任衛生部副部長等職。因為伍如春的信,毛澤東在1955年春節團拜見到伍雲甫時還批評他為什麽不給老家寄錢。伍雲甫的兒子伍紹祖曾任國家體委主任。
1956年8月11日,毛澤東複信給羅哲烈士(湖南株洲人,20年代曾隨毛澤東從事農民運動)的妻子曹雲芳,信中說“羅哲為黨艱苦工作,我可作證,當時沒有別的證件。恤金由誰領的問題,應由當地政府去作決定,如果決定給繼子,不給女兒,也就算了,不必為此去爭論。墳墓可由家屬修理。現寄上三百元,請你酌量處理。今後如果還有困難,可以告我設法。”
1957年5月,毛澤東和楊開慧當年保姆陳玉英的女兒孫燕(學名孫佩君)寫信給毛毛澤東要求幫助解決初中畢業後升學問題。當年6月8日毛澤東複信:“佩君同誌:五月十六日的信收到。已在初中畢業,甚慰。升學的事,我不宜於向學校寫信。能否考取,聽憑學校。如不能升學,可以在家溫課。寄上三百元給你母親,以後還可寄一些。不要憂慮。毛澤東”。
1962年2月,毛澤東的前兒媳(毛岸英的妻子)劉思齊與空軍飛行員楊茂之結婚。舉行婚禮時,毛澤東手書了《三打白骨精》等相贈,還附送了300元錢,說:“我又不上街,不知買什麽東西好,你們根據需要自己買一件禮物吧。”
1962年7月,長沙市稅務局幹部張人價和湖北財經專科學校教授張人惕致信毛澤東主席,向他報告父親張有晉故去的訊息。毛澤東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讀書時,張有晉擔任過該校數學教員。7月19日毛澤東複信:“驚悉有晉先師因病逝世,不勝哀悼。謹此致唁。毛澤東”“另奉薄儀一份,聊助營奠之資”。這次毛澤東為先師故去所備的“薄儀”依然是300元人民幣……
1972年12月,福建省莆田縣城郊公社小學教員李慶霖致信毛澤東,反映他的一個插隊務農的孩子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難以及作為父親的無奈。這封來信使那時深居簡出的毛澤東受到很大觸動,看後流下了眼淚。用毛澤東自己後來的話說,這封信寫得“相當好”,“我擺在這裏幾個月,經常看,看了三遍半,這才下決心寫回信。”直到1973年4月25日,毛澤東複信給李慶霖:“李慶霖同誌:寄上300元,聊補無米之炊。全國此類事甚多,容當統籌解決。毛澤東”。李慶霖家中至今保存著他當年趴在上麵給毛主席寫信時的竹桌,而毛澤東寄給他的三百元錢,至今也還存在當地的儲蓄所裏。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