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2025 (3)
最近看到台灣媒體報道在世界各國集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之時,車諾堡核電站周圍地區爆發的大火引發了人們的擔憂,人們擔心輻射值加劇,放射性物質再次擴散,上世紀80年代,核電站也發生過災難性爆炸。車諾堡附近的森林地區發生大火,大火足足持續了一周以上,這是現代史上最大的核災難。
納悶許久才知道原來知道是在說烏克蘭切爾諾貝利的事情。前一段時間,台灣媒體人硬說武漢是第二個“車諾比”就已經讓人費猜了。這一次怎麽又變成了“車諾堡”了!
可能台灣的“獨立性”太強了對外國的地名今天可以是一個表示法,明天又可以用第二種表示方法。難道不需要“連續性”嗎?可以“數典忘祖”,但不能將剛不久表述的地名又隨意改變吧......。
說到漢語拚音和英語要求人名地名的統一是最近的事。在漢語翻譯成英語時過去有兩種方法並存。除羅馬字拚音以外郵政式拚音和威妥瑪拚音法並未完全消失。如: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
蘇州大學(Soochow University)的英文校名用的就是郵政式拚音。同時,為保證曆史的延續性,少量享譽海內外的商標至今仍舊使用威妥瑪拚音法,
例如:茅台(Moutai),
中華(Chunghwa),
張裕(Changyu),
青島啤酒(Tsingdao)。等等。
漢語拚音推行之後,威妥瑪拚音法雖在國內基本不再使用,但在西方學術界仍較為流行。某些曆史名人的英文拚寫方式也采用了威妥瑪拚音,例如:孫中山/孫逸仙(Sun Yat-sen),
毛澤東(Mao Tse-tung),
蔣介石(Chiang Kai-shek),
宋慶齡(Soong Ching-ling),
宋美齡(Soong May-Iing),等等。
這是需要特別留意的,有人在把這些人物譯回漢語時就鬧過笑話。如清華大學曆史係副主任王奇所著的《中俄國界東段學術史研究:中國、俄國、西方學者視野中的中俄國界東段問題》原來隻有兩章,分別關於中國大陸、香港與台灣學者和俄羅斯及蘇聯學者的研究,後來王奇加入關於西方學者的第三章時,謬誤百出。可以想到所謂的教授水平究竟有多高。他把蔣介石譯成“常凱申”。
類似的烏龍翻譯還有將孫中山曾用名的“孫逸仙”被翻譯成“雙鴨山”,毛澤東被翻譯成“毛昆侖”。
有些使用威妥瑪拚音的專有名詞已被吸納為英文的外來語,例如:
功夫(Kungfu)、
太極(Taichi)、
易經(I Ching)、
清明節(Chingming Festival)、
宮保雞丁(Kungpao Chicken)等等。
碰到這些詞時,也要特別留意,否則也會鬧笑話。簡而言之,威妥瑪拚音還沒有完全退出曆史舞台,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仍將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