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2025 (3)
和東京人口頭上的 “馬鹿”一樣,大阪人口頭上的“阿呆(房)”也是常掛在口頭上的。"阿房芋"、"阿房烏"、"阿房臭"、"阿房口"、"阿房狂"、"阿房死NI"、"阿房力"、"阿房麵"、"阿房払い"、"阿房律儀"……。 多數人認為其語源是來自秦朝的大宮殿“阿房宮”;認為那是不必要、亂花錢的浪費(Muda:無駄)的工程。阿房宮的建設導致財政破綻而導致秦朝滅亡! 還有一說是來自《三國誌》、《三國演義》劉備之子,蜀國第二代皇帝劉禪作為昏君的幼名“阿鬥”。 有一新說是“阿房”,“阿呆”都念作“ahuo”和“啞火”的發音一樣。 啞火了,是指炸藥裝置不爆炸或炮彈、子彈等打不響,有比喻不說話等,火藥不炸,就是“孬火藥”,重慶方言的“孬火藥”念成“撇火藥”有東北話的“長得磕磣”的意思。火藥質量太差,Y得很,因此才叫“撇火藥”,故而“啞火”,變成了“Ahuo”即與“阿呆”、“阿房”同意同義了......。 阿呆鳥:許多信天翁又俗稱“呆鷗”或“笨鳥”。 它們翼長而尖,在風急浪高的惡劣氣候裏,展翅翱翔於驚濤駭浪之上。信天翁是一種大型海鳥,科學家們已發現並確認的有21個種類,它們大都生活在太平洋北部。屬漂泊性海鳥。它們長相奇特,鼻孔呈管狀,位於嘴巴的兩側。喙又尖又長,並且尖端有鉤,便於在海洋中捕獲烏賊、浮遊生物、小魚等美食。它們的體長超過1米,翅展可達3.6米。所以在高爾夫運動中打得比標準杆少一杆的叫“小鳥球(Burdie)”,比標準杆少兩杆的叫“老鷹球(Eagle)”,比標準杆少三杆時叫“信天翁求(Albatross)”。可見與鳥和鷹相比是多大多難得。 關西人口中的“阿呆”有兩個意思:一是罵人傻,二是讚歎性地“嗔”(沒有貶義,有幾分讚許),就象女性對男性說“你壞!”並不是真的“壞”,而是含有複雜的情緒的讚許。 男性對男性,女性對女性就沒有這層意思了。就象東京人口頭上的“阿呆”或對大阪人口頭上說他“阿呆”時的感受性。 相反東京人口中的“馬鹿”(巴嘎,BAKA)也有兩種意思,一是罵人“傻”,二是朋友之間輕佻的嬌嗔說法,並無惡意。就象漢語裏說誰是“臭小子”時,表麵是罵人的話,實際有表揚之意。 “你還是這麽貧”(不是說你窮,是說你狡辯),貧嘴繞舌……後者意思都是用在長輩對晚輩或同輩之間才有這層意思。 男性對男性說“討厭你!”那肯定是絕交的”導火線”,而女性對男性說“你真討厭!”就有多種複雜的意思了,就象東京人說對方“巴嘎”,必須是同輩、朋友之間,否則如大阪人理解的東京人口中的“巴嘎”的意思,是真正在罵人“傻瓜”了……是“喧嘩”(kenka:打架、吵架)的導火索……(略) |
《絕句56法》出自馮振心(1897~1983,作家、詩人、教育家)先生所著《七言絕句作法舉隅》。這是一部專講絕句寫作的書,列舉古絕、律絕、竹枝詞等名箸一百多首,整理出56種不同的寫作方法。
第一法
四句旋轉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與第一、二句相複者,而句首並多用“卻”字。凡絕句,三四句必緊接,而與第一、二句卻多不即不離,以轉捩關鍵,全在第三句也。惟此類,則第四句必與第一、二句呼應極緊,蓋四句一氣轉下者也。
賈島《渡桑乾》
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並州是故鄉。
李商隱《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第二法
或四句,或三句,與第一、二句俱有相複之字,而與前一法稍異
宋王安石《遊鍾山》
一生心事隻求閑,求得閑來鬢已斑。
更欲破除閑耳目,要聽流水要看山。
清江湜《舟中二絕》(其一)
浮生已是一孤舟,更被孤舟載出遊。
卻羨舟人挾妻子,家於舟上去無愁。
第三法
第三、四兩句,軲轆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與第三句相複,而又用“還”、“又”等字以緊係之,而第三句或先用“已”字以啟其意。
宋 李遘《絕句》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掩映,碧山還被暮雲遮。
明 姚汝循《回雁峰》
回雁峰頭望帝京,寒雲黯黯不勝情。
賈生已道長沙遠,今過長沙又幾程。
歐陽永叔詞雲:“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青山外”,亦此句法。
第四法
與前一法同,故三四兩句必有複字。特前一法為尤整齊耳。
唐 李益《度破訥沙》
眼見風來沙旋轉,經年不省草生時。
莫言塞外無春到,總有春來何處知。
明 黃榮《牡牛圖》
江草青青江水流,臥吹孤笛弄清秋。
放牛莫放南山下,昨日南山虎食牛。
第五法
首二句與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較,故首二句多有“去歲”、“去年”等字,而三句多有“今年”、“今日”等字,而首二句與末二句又必有相複之字,以見呼應。
宋 楊萬裏《中秋前二夕釣雪舟中靜坐》
去歲中秋正病餘,愛他明月強支吾。
今年老矣差無病,後夜中秋有月無。
宋李遘《送春呈袁祖州》
去年春盡在宜春,醉送東風淚滿巾。
今日春歸倍惆悵,相逢不是去年人。
第六法
亦首二句與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較者,故首二句多用“前年”、“昨日”等字,而第三句則用“今日”、“今朝”等字,惟不以複字作呼應,斯與前法差異耳。
宋 皺浩《仁老寄墨梅》
前年謫向新州去,嶺上寒梅正作花。
今日霜縑玩標格,宛然風外數枝斜。
宋 朱熹《水口行舟》
昨日扁舟雨一簔,滿江風浪夜如何。
今朝試卷孤篷看,依舊青山綠樹多。
第七法
亦首二句與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較者,但於第三句用“今日”、“如今”等字,而首句則不用“昔年”、“去歲”等字,然其實指往日之意,固隱含於其中也。
唐 杜甫《解悶》
一辭故國十經秋,每見秋瓜憶故丘。
今日南湖采薇蕨,何人為覓鄭瓜州。
明袁凱《揚州逢李十二衍》
與子相逢俱少年,東吳城郭酒如川。
如今白發知多少,風雨揚州共被眠。
第八法
第三句用“隻今”、“惟有”四字作起,與前法小異。
唐 李白《蘇台懷古》
舊苑荒台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隻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裏人。
明 王廷相《蕪城歌》
莫向隋宮問六朝,璚枝玉蕊已煙消。
隻今惟有湖邊柳,猶對春風學舞腰。
第九法
以“如相問”三字置第三句後,其所問者何事,不必說明,但觀其第四句答詞,則其問意自顯矣。
唐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明 楊慎《贈宋文百戶石崗舍人》
七十從戎鬢已斑,勞君相送出滇關。
過家兒子如相問,為報衰翁二月還。
第一十法
第三句用“借問”、“欲問”、“試問”、“為問”等字作起,其下並著以“何”、“誰”等字,以明其所問之事,而第四句則答之之詞也。
唐 高適《塞上聞笛》
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明 汪本《舟中有成》
故鄉南望渺無涯,水麵雲深日又斜。
欲問浮生何所似,試來風處看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