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日本的章魚風箏

(2019-10-10 20:24:57) 下一個
  風箏是由古代中國人發明的。據傳始於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
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箏。
傳“墨子為木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風箏的形狀主要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如雀鳥,昆蟲,動物及幾何立體等,而圖案方麵,主要由個人喜好而設計,有宣傳標致,動物,蝶,飛鳥等,琳琅種種,古時稱為“鷂”,北方稱為“鳶”。直至東漢期間,蔡倫發明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因此可以推斷,中國風箏已有兩千年以上曆史了。
在西方,相傳在公元前五世紀時,希臘的阿爾克達斯就發明了風箏,可惜後來失傳。直到公元十三世紀,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從中國返回歐洲後,風箏才開始在西方傳播開來。
又從其它考據證實,約第十世紀傳至韓國再至日本,十三、四世紀才傳至歐洲。
美國也有放風箏的故事,當時的人們以為雷電與閃光,是宗教上神的怒吼而生恐懼,富蘭格林則利用風箏,證明了雷電與閃光是空中放電的現象,而發明了避雷針。
日本的風箏是平安時期從大陸傳入的,當時叫“紙鳶(shishi)”,或叫“紙老鳶(shiroushi)”。後來日本有了自己的“傳統”的風箏。
但不叫風箏也不叫紙鳶了,是由竹子為骨架以和紙糊的“凧”(凧是和製漢字,假名寫法是“たこ” ,讀音是“tako” 。)有立體,連,鳥,半截,圓形,六角等分類。
“凧”:在日語是表示“章魚”的意思。
世界各國的風箏都以空中的飛行物來表示,英語叫“Kite”是鷂鷹之意。
Stag beetle(鍬甲; 鹿角甲蟲)
法語是cerf-volant凧相當於英語的Stag beetle(鍬甲; 鹿角甲蟲)、西班牙語是表示彗星的單詞來稱呼風箏。
而日本則以水產生物來稱呼風箏。在江戶時代日本人稱為“烏賊(Ika)”,
“烏賊登(yikanobori)”,1650年因為曾被江戶政府禁止放飛,後來則改成“章魚登(Takonobori)”直到今天。日本人的正月(過年)放風箏任然是一些地方的風景線。

(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