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2025 (3)
曹營“綠卡”身在漢,誌向不同何為友?
“身在曹營心在漢”是中國的典故,要翻譯成外語也很難。如用英語翻譯:
直譯:be physically in the Cao camp but mentally in the Han camp
進一步直譯:Live in the Cao camp but with one's heart in the Han camp.
意譯:While I may physically be here, my heart belongs elsewhere.
進一步意譯:keep one's integrity and remain loyal to one's old master
無論如何翻譯都很難反映出原意之精髓。
現代語言中的該典故可以明喻、暗語、隱喻許多事項。
曾經見過一位“身在漢營心在外”或“曹營綠卡身在漢”的一位私企老板。
這位私營企業的董事長,當然是某企業的創始人。如何發家起業的就姑且略而不談了。
剛開始認識他時,著實讓很崇敬他,身價多少億,擁有巨額資本,已經賺得缽滿盆滿了,他本人已經拿到加拿大的綠卡,妻兒已經拿到加拿大國籍,兒子又是美國名大學畢業在華爾街公司工作。然而他毅然卻舍棄“楓葉卡”,帶領全家繼續在國內企業奮戰,再擴大自己企業的規模,現在第三版上市的公司,正力爭早日上深港上市。
很是為他點讚,為他叫好,為他的愛國情熱,為他的愛社會、愛企業精神受鼓舞,為他的愛公司員工的情操所感動,暗地裏為他鼓掌,讓他加油,甚至希望為他鞍前馬後做一點事情,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貢獻!
然而通過進一步的接觸、考察和了解,卻讓人大失所望。原來他保留國籍的原因,放棄楓葉卡的理由,並非是出於愛國、愛家、愛職工那麽簡單純潔!
由於世界主要國家的國際稅務逐漸統一,每年他的公司幾千萬純利潤,如果他在加國就會上交數千萬的稅金給加國政府。
與其交給加國不如用此錢在國內花費(發展)。僅這是一層原因尚可理解。
更進一步的了解才知道他的大動作是在全世界各大城市買房地產。
按照他的說法,中國的房產已經買足,上升空間不大了,他在日本、泰國等多國買房地產,即可期望上升的空間,更能夠收取房租,可以分散資產過度集中的風險。這一層雖然覺得他鋪得太開,也不難理解。
按他的說法是各地買房,尤其是日本、泰國、東南亞這些國家他可以經常去度假。因為去美國、加拿大太累了,單邊飛行時間長還有時差的搗亂。
喔,原來是這樣,看來最先認識的這位老板,並不是開始所想象的那麽簡單:愛國,愛社,愛事業,愛公司職員,他更多的心思是用來為了自己擁有更大的個人資產,而不是資本。讓他自己的個人資產的資金功率實現最大化!
顯而易見的,這就充滿了急功近利,唯錢是賺的機會主義成分。什麽利潤都想轉到自己手中,天下的錢財都可攥在自己私人手中。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人生在世,免不了要與人合作。若隻有一方受益,另一方受損,甚至兩方都受損,那就是失敗的合作。
對於這樣的老板隻能是一個“道不同不相為謀”的結局。
在他看來所有的人可以為了報酬為他工作,他可以走以錢買技術、以錢買人才的捷徑,這完全是某些私企老板的一廂情願的通病。對此也應隻能說一聲“誌不同不必為友”了。
這又讓人想起東漢時的一個典故,管寧與華歆二人為同窗好友。有一天,二人同在園中鋤草,發現地裏有塊金子,管寧對金子視如瓦片,揮鋤不止,而華歆則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兩人同席讀書,有達官顯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幹擾,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出門觀看,羨慕不已。管寧見華歆與自己並非真正誌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後,再也不以華歆為友。
話說回來,三國誌有“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典故,無論關羽還是徐庶都是因為執念劉備為人的仁義,不是任何“酒肉朋友”、“金錢朋友”的交誼。
與身在曹營心在漢典故相關的有多人,其中最為人所知的人物故事應有三人:關羽,徐庶,荀彧。
關羽在和劉備走散後,被迫進了曹營。曹操對他可謂是“封侯賜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但關羽依舊不動搖,一心想找到劉備,後來得知劉備在袁紹處,遂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
另有“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徐庶通過自薦的方式成為劉備的軍師,但被曹操的謀士程昱設計騙到曹營。後曹操兵分八路攻打劉備所駐守的樊城,在劉曄的建議下,曹操派徐庶前往樊城勸劉備投降,但徐庶到樊城後卻告訴劉備大軍將至,讓劉備早作準備。劉備想要留下徐庶,但徐庶怕天下人恥笑,又以劉備有諸葛亮輔佐為由拒絕,並告訴劉備,自己雖然身在曹操營,但發誓不為曹操獻一謀。因此,亦有徐庶身在曹營心在漢之故事。
曹操陣營的王佐之才的謀士荀彧,一生為曹操出謀劃策,舉薦人才。為曹操遠征指定戰略藍圖,亦在曹操出征時為曹操鎮守疆土。曹操初年,反暴臣董卓,救獻帝於危難,可謂亂世的一位愛國英雄。荀彧本質是一位忠漢臣子,他對曹操的支持是因為他認為曹操是保衛漢朝的英雄。然而後來,隨著曹操發展壯大,曹操的個人野心逐漸膨脹並表現出來。終於在公元212年,曹操欲進封魏公,詢問與荀彧,遭到了荀彧的堅決反對。曹操非常失落,這種感情亦是相互的,荀彧也漸知曹操早已不複當年,不可能是興複漢室,力挽狂瀾的英雄。荀彧一生心力隻為重興漢室亦是鏡花水月,化為一番泡影。同年,荀彧辭世,有憂慮而死說,亦有曹操賜死之說。荀彧身在曹營心在漢之故事可謂最為悲涼。
還有一位身在曹營心不在漢,而是對曹失去信心的是陳宮,當他聽到曹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話後,感到曹操是一個心胸狹窄的奸雄,故棄之而去,那是出於失望與義憤。
至於陳宮為何要轉投呂布就是沒有先見之明了,有點“明珠暗投”之嫌……(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