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日本這“東西”(16)

(2011-10-12 08:03:33) 下一個
粵語和普通話的區別不僅僅是發音的區別,一些單詞習慣用語因地區和
曆史不一樣叫法完全不同。日本的所謂“關東辮”(關東方言)和“關西辮”
(關西方言)也是因為地方不同主要發音不一樣但許多固定的名詞也叫法不同。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在中國普通話裏的“豬舌頭”在南方的發音有不吉利的諧因之嫌,“Shetou”
有“舍頭”,“賒頭”等都有不祥,不利的印象。故在南方或某些特定地方被
稱為“豬利子”,“利子”等等說法。在日本的標準話關東方言裏生魚片被稱
為“刺身”(Sashimi),在關東是將軍的住地對於武器,打殺等不忌諱,但在
關西地區的生意人看來, “Sashimi”發音與“刺す、殺し”等印象有關,認為
是不吉利的說法,所以關西人稱生魚片為“Tsukuri”即“禦造り”或“Otsukuri”。

關東人稱為“Suppon”的甲魚(鱉)在大阪人看來這叫法和“Suponppon”(一絲不掛)
相聯係,就如關西人說的“Sukarakan”一樣,表示“一文不名”。所以關西人稱為
“Omaru”。

東京人稱“血”叫“Chi”,而大阪人為了避諱則稱為“Omia”。東京人稱“皿”叫“Sara”,
而大阪人為了忌則稱為“Oteshio”。大阪人更講究低位身份而使用不同的單詞:
如簡單的打招呼:在中國今天許多服務場所都能聽到“迎賓小姐們”笑容滿麵
地高聲“歡迎光臨”(不管是來還是走),這多是來自日本的服務行業的經驗。日本
“一拉下一馬車”(いらっしゃいませ:Irasshaimase)的招呼。
在江戶時期前的這“歡迎光臨”都會因身份低位而說法不一樣:公卿階層說成
“拿拉下一馬車”(ならっしゃいませ),而大名階層則說成“阿拉下一馬車”
(あらっしゃいませ)。 東京人說的“切”(Kiru)在關西也會犯忌,改說成
“Naosu”( はやす、なおす、わたす)。連東京人說的“魚”(Sakana)有何能與
“顛倒(Sakasama)”相通,在關西則稱為“禦生”(Onama)。味噌(Miso)被稱為
“禦蒸(Omushi)”,累了(Tsukareta)被說為“Hokkorishita”,步行(Aruku:歩くこと)
被稱為“Ohiroi:おひろい”擁抱(Daku:抱くこと)被稱為“Onashi:おなし”
 “背”(Onbu:おんぶ)被稱為“Otata:おたた”。為了不犯忌,將“頭”說成
“Omutsu:おつむ”,將頭發的“髪”說成“Ogushi:おぐし”。所以東京人到了
大阪往往會“不知所雲”,“無所適從”。當然在公司,在辦公地點,日本人
都會講“標準語”(普通話)。一但進入關西人之間的社會交往層麵,關東
人也會手足無措。日本這“東西”,無盡的話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