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日不同習慣的細微區別(103)

(2011-01-16 23:37:07) 下一個

正逢日本的禦正月 ( 過年 ) 在中國僅僅是“元旦節”。
中國人過年是十分熱鬧的節日,而從日本大街小巷 的來往的行人 穿衣打扮
上看哪裏有一絲“過年”的氣氛 ? 完全是一片寂靜 , 蕭瑟 的景象。
日本將近 20 年來的經濟下滑,讓日本人覺得“好景不再” 。
日本國家 對外孤立寡援 , 對內各政黨齟齬難統。就連一個執政黨的民主黨內
也巨頭紛爭 , 讓人 感到了群龍無首的政治經濟大倒退。
國民經濟負增長 , 社會風氣低落 , 文化教育衰敗。讓人難以相信日本是
經濟大國 。唯獨可以讓世人、亞洲人心悅誠服的就是每年都有多位科學上
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出現。
日本在戰後完全拋棄了傳統文化、徹底走入了歐美科學為先社會體製。
日本在二戰投降後被美軍占領的日本為了徹底地告別昨天 , 將一切傳統
文化摒棄後趨附於戰勝國美國。
他們在拋棄軍國主義的同時又將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丟失。
日本人愛說“不能將背部換成腹部” ( 背に腹は代えられぬ ) 。 意思是 :
“為了解救燃眉之急顧不得其它”,“吃菩薩著菩薩 , 灶裏無柴燒菩薩” 等等。
在聯軍占領軍 (GHQ) 的強勢壓力麵前一方麵要保留自己國家象征的“天皇製” ,
一方麵又要承認戰敗的現實。於是隻好忍痛割愛將過去上千年來的文化全部 “刪改”、
全力依附歐美文化造成了傳統文化和當代文明的斷絕裂痕。
除了語言上將曾經視為“敵勢”語言的英語作為小學的教科書外 , 在公曆製采
用上完全拋棄了以前的陰曆。將紮根千百年的宗教佛教的節日改為西方宗教的節日。
不過同時也為我所用、偷梁換柱地將自己“神道”的內容悄悄塞進了西方人的
節日裏。“初詣” (Hatsumoude): 元旦首次參拜神社 ( 是新年伊始求神保佑的最好
時光 ) 。聖旦節可以參拜神社,成人節日 , 春分節日 , 秋分節日 , 憲法紀念日 , 綠色節日 ,
海的節日 , 體育節日 , 文化節日 , 勤勞感謝節日等等 , 日本式節假日就應運而生。
傳統的“過年” ( 禦正月 ) 就完全從“陰曆年”改成了“陽曆年”。
在亞洲、在東南亞 , 在韓國以及世界各地的華人圈裏至今仍然保持著過舊年的習俗而
日本人過舊曆年的習俗已經銷匿且消除得那樣幹淨。
過年這個“一元複始”的節日和自然界的變化是那樣巧妙地吻合。
沒有了這個舊曆的日本在經濟運行中看來沒有多大影響 , 然而而對於傳統文化來說
卻是一個看不見的巨大損失。 就像潑掉洗澡水時連同孩子一起潑掉一樣 , 廢除舊曆年
讓日本的傳統文化與曆史 文化造成了一個大“隔絕”。
如今的日本在也看不見“陽春三月櫻花盛開”的情景了。
因為三月還在舊曆的“首春” ( 一月 ) 或“春半” ( 二月 ) 的季節裏。
三月還是料峭春寒的季節 , 除了熱帶地段許多地方根本看不到櫻花開放。
看來漢字文化對日本人的影響極深,要丟掉漢字文化日本人卻是要做出
舍棄曆史而經受劇烈的疼痛的。
日本人的台厲上還保持著古來的習俗稱呼 : 一月 ( 睦月 ) 、 二月 ( 如月 ) 、
來自中國的舊曆二月的稱謂 : “如月” 三月 ( 彌生 ) 、 四月 ( 卯月 ) 、 五月 ( 皋月 ) 、
來自中國舊曆五月的稱謂 : “皋月” 六月 ( 水無月 ) 、 七月 ( 文月 ) 、 八月 ( 葉月 ) 、
九月 ( 長月 ) 、來自中國舊曆八月的稱謂 : “長月” 十月 ( 神無月 ) 、 十一月 ( 霜月 ) 、
十二月 ( 師走 ) 、
這些來自中國古代又結合日本國情變成了“有日本特色的漢字文化”。
看到日本對於每個月份的不同稱呼自然想到中國古代農曆各月份別名。
那是一個“百花撩亂”的時代產生的不同文化的結晶。
中國的舊曆月份的別稱:
一月 : 正月 , 元月 , 大簇 , 寅月 , 孟春 , 新正 , 初月 , 端月 , 孟陽 , 上春 , 陬 (zou) 月 ,
孟陬 , 首歲 , 首春 , 初春 , 芳歲 , 初節。
二月 :
夾鍾 , 卯月 , 仲春 , 花月 , 如月 , 麗月 , 杏月 , 令月 , 仲陽 , 春半 , 中和 , 陽中 , 中春 , 酣月。
三月 :
季春 , 姑洗 , 辰月 , 蠶月 , 鶯時 , 三春 , 暮春 , 禊 (xi) 月 , 浴沂 (yi), 春杪 (miao), 杪春 ,
殘春 , 殿春 , 桃月 , 桐月。
四月 :
仲呂 , 巳月 , 孟夏 , 初夏 , 梅月 , 清和 , 麥秋 , 麥序 , 正陽 , 圉 (yu) 餘 , 餘月 , 上夏 , 純月 ,
首夏 , 新夏 , 槐月。
五月 :
蕤賓 , 午月 , 仲夏 , 天中 , 榴月 , 皋月 , 蒲月 , 敦月 , 夏五 , 浴蘭 , 朱仲 , 鳴蜩 (tiao) 。
六月 :
林鍾 , 未月 , 季夏 , 伏月 , 精陽 , 焦月 , 荷月 , 三夏 , 徂月 , 晚夏。
七月 : 夷則 , 申月 , 孟秋 , 新秋 , 巧月 , 瓜時 , 瓜月 , 蘭月 , 霜月 , 蘭秋 , 涼月 , 商節 ,
首秋 , 上秋 , 肇秋 , 爽節 , 霜降 , 相月 , 楊月。
八月 :
南呂 , 酉月 , 仲秋 , 正秋 , 素月 , 狀月 , 仲盲 , 桂月 , 桂秋 , 清秋 , 長月 , 豆雨 , 秋半 ,
仲商 , 素女月。
九月 :
無射 , 戌月 , 季秋 , 三孟 , 玄月 , 菊月 , 三秋 , 茱節 , 菊秋 , 晚秋 , 杪秋 , 季商 , 菊節 ,
 朽月 , 霜序。
十月 :
應鍾 , 亥月 , 孟冬 , 初冬 , 開冬 , 良月 , 露月 , 小春 , 小陽春 , 陽月 , 上冬 , 吉月 ,
玄秋 , 新冬
十一月 :
黃鍾 , 子月 , 仲冬 , 幸月 , 葭月 , 暢月 , 複月 , 冬半 , 芸生 , 一陽 , 龍潛月。
十二月 :
大呂 , 醜月 , 季冬 , 嚴月 , 冰月 , 臘月 , 蠟月 , 三冬 , 雉 雊 , 杪冬 , 除月 , 塗月 ,
窮稔 (ren), 暮歲 , 暮節 , 窮紀 , 暮冬 , 歲暮 , 嚴冬 , 嘉平月
日本的舊曆對月份的別稱∶
一月:
正月,元月,孟春,初春,陽春,祝月,大郎月,年始月,初春月,年端月,初空月,霞初月,
十三月,子日月。

二月:
夾鍾,仲春,令月,麗月,梅津月,大牡月,梅見月,木芽月,雪消月,小草生月。
三月:
季春,蠶月,花月,嘉月,季春,桃月,雛月,禊(xi)月,竹秋,夢見月,春惜月,
花見月,染色月,早花開月。

四月:
餘月,卯月,乾月,陰月,鳥月,麥秋月,卯花月,清和月,夏初月,花殘月,鳥來月,
鳥待月,花名殘月,得鳥羽月,木葉取月。

五月:
皋月,月,月,雨月,惡月,鶉月,田苗月,田草月,梅色月,月不見月,稻苗月,吹喜月。
六月:
伏月,水月,水無月,旦月,季月,伏月,風待月,涼暮月,蟬羽月,常夏月,鳴神月,鬆風月,
青水無月,夏越月
七月:
涼月,文月,蘭月,桐月,文披月,七夕月,穗見月,秋初月,七夜月,女郎花月,愛逢月。
八月:
素月,桂月,桂秋,月,觀月,唐月,壯月,竹之春,月見月,其色月,草之月,木染月,雁來月,
燕去月,紅染月。

九月:
玄月,菊月,朽月,祝月,紅葉月,夜長月,寢覺月,梢之秋,竹醉月,青女月,色取月,菊開月。
十月:
小春,陽月,神無月,吉月,大月,坤月,神去月,小春月,初霜月,時雨月,神在月。
十一月:
子月,,葭月,暢月,龍潛月,風寒,霜月,霜降月,雪待月,雪見月,神樂月,神來月,
神歸月,天正月。

十二月:
臘月,蠟月,三冬,極月,月,弟月,茶月,春待月,年積月,果之月,暮古月,限之月,
三冬月,親子月。

唯紅字的稱呼和中國相同。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七言長篇歌行
  此詩沿用陳隋樂府舊題,運用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以江為場景,以月為主體,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抒寫了遊子思婦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突破了梁陳宮體詩的狹小天地,表現了一種迥絕的宇宙意識,創造了一個深沉、寥廓、寧靜的藝術境界。全詩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通篇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語言自然雋永,韻律宛轉悠揚,為曆代文人墨客吟詠唱誦,被聞一多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裴回,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複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長安古意》是唐代詩人盧照鄰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

這首詩具體創作年代已不詳。聞一多先生說,南朝的宮體詩不是一個空白,而是一個汙點,貧血而畸形的宮廷生活催生了貧血而畸形的詩歌,兩者又互相影響,於是整個社會都處在綺靡委頓的籠罩之下。於是,在“人人眼角裏是淫蕩,人人心中懷著鬼胎”的詩風影響下,上至皇帝公卿,下至庶民百姓,人人的心靈都被毒化了。在中國古代,下一個皇帝就是神明的代表,對前朝的評判,就是由他和他的大臣們進行的。唐朝建立之後,新的統治者和大臣們總結出來的南朝滅亡的教訓,其中有一條就是沉溺於亡國之音,這是有一定道理的。物極必反,墮落到了盡頭,也就是振興的開始。於是,盧照鄰創作了屬於唐代的聲音——《長安古意》。

《烏棲曲》被收入《樂府詩集》清商曲辭西曲歌中,是梁簡文帝蕭綱自製的新曲,其形式皆為七言四句。
烏棲曲(二首)
其一
芙蓉作船絲作?,
北鬥橫天月將落。
采桑渡頭礙黃河,
郎今欲渡畏風波。
其二
織成屏風金屈膝,
朱唇玉麵燈前出。
相看氣息望君憐,
誰能含羞不自前。

第一首雖僅四句,結構卻回環曲折。芙蓉小船,鬥橫月落,黃河古渡,作者究竟要說什麽,直至末句才使人恍然而悟,原來是一女子在企盼情人到來,而情人卻爽約未至。 “郎今欲渡畏風波”,她不僅不怨責之,反為之辨解開脫。刻畫癡情女子之微妙心理可謂體貼入微。詩婉轉深至,措辭聳聽。胡應麟曰:“簡文帝《烏棲曲》四首,奇麗精工,齊梁短古,當為絕唱。如‘郎今欲渡畏風波’,李太白《橫江詞》全出此。 (按:李白《橫江詞》雲:‘郎今欲渡緣何事,如此風波不可行。’)至‘北鬥橫天月將落’、‘朱唇玉麵燈前出’,語特高妙。惟江總‘桃花春水木蘭橈’一首差可繼之。”(《詩藪·內編》)
第二首詩寫情熱中女子的嬌態。首句寫環境。“織成屏風”連以“朱唇玉麵”,絕世佳麗,燈光朦朧,愈顯其美。這兩句色彩豔麗,概括力極強。明胡應麟讚之“語特高妙,非當時纖辭比”(《詩藪·內編》)。後兩句進而寫女子的心理活動。彼此“相看”,脈脈含情;“氣息”相接,愈見親近。“望君憐”,是女子的心願,正因此,她即便害羞,卻依然縱身向前,詩用“誰能”二字反問語氣,突出其一片癡情。清範士楫謂蕭綱“最善宮閨,可稱窮情盡致”(《曆代詩家》引),於此詩亦可見一斑。 
蕭綱(503-551年),即梁簡文帝。字世讚,梁武帝第三子。幼聰慧,梁武帝曾誇之為“吾家之東阿(曹植)”。 531年(中大通三年),太子蕭統卒,綱立為太子。549年(太清三年),侯景叛亂,梁武帝被囚餓死,侯景立綱為帝,在位僅二年,即為景所害。綱好學能文,自稱“七歲有詩癖,長而能文”(《梁書·筒文帝本紀》)。繼立為太子前後,與徐搞、庾肩吾等文士大量創作以姬人倡女為描寫對象的詩作,時人稱為“宮體”。其論詩主張“立身先須謹重,文章且須放蕩”(《誡當陽公大心書》)。其詩描繪細膩,語言清麗,“思入微茫,巧窮變態”(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有“舍意問辭,因辭覓態,闕深造之旨,漓穆如之風”之弊。所作樂府,亦複如此。然亦有部分邊塞題材之作,氣度雄壯,開唐人邊塞詩之先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