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球閑談(56)中國足球與日本高爾夫球(隨筆)
(2009-04-20 20:15:12)
下一個
中國的足球和日本的高爾夫球概括起來可以說都是:
一流的,
超級大國級別的球謎與愛好者人數;
二流的,
發展中國家級別的運動風範;
三流的,
貧窮落後國家級別的技術。
在這裏更具體一點就以男子球隊來比較吧。
因為日本的女子高爾夫運動員曾經摘取過世界四大賽事中的
一項(也是唯一一次)的桂冠。中國的女子足球似乎也在曆史上
得過冠軍或前幾名的好成績。
日本的男子高爾夫球員和中國男子足球隊員相比較更能夠看出
他們的共通性和細微的區別。
幾十年過去了,日本男子高爾夫球隊參加國際大賽的人數不少.
而取得的最高名次就是“並列第四名”和前幾天美國的名人賽中
片山晉吳取得的曆史上最好的成績就是“單獨第四名”。
日本的高爾夫球與中國的足球在體育界都是一出國門,比賽就顯得
力不從心。
從始到今,沒有留下一個驚人的好成績更何談摘取頂級賽事的桂冠。
足球是中國最有人氣的體育項目運動,而這又是中國最弱的體育項目。
不,是中國人感到自己最窩囊的一個運動項目。
因為中國男足球後麵有壓倒世界任何國家的“球迷”人數,中國國家級
足球隊後麵都是由國家的稅金在培養和養活著他們。這是任何超級大國
都難以比較的優厚條件。
然而他們的運動風範不佳,在亞洲趕不上日本、韓國。
日本足球起碼在亞洲和韓國隊一樣已經達到了今日亞洲的最高水平,
而中國的男子足球相差甚遠,和日本相比被遠遠甩在了後麵。
最重要的區別在於日本韓國運動員為了爭奪一個前鋒、後衛的位子而
拚命訓練,努力提高技術水平,才能保持出場資格,才能保證自己的
工作,才能有自己的飯碗。
而中國運動員是用國家的資金、是靠“皇糧”、用全國人民的稅金來
培養和訓練的,他們不須要激烈的競爭就能拿到高薪,高報酬,可以
名利雙收。這種旱澇保收,不溫不火,溫暖穩定的球隊,比賽讓給他們
的就是直奔 “第三流”的軌道。
再說日本高爾夫球。
高爾夫運動在日本就像其經濟實力一樣,毋庸置疑擁有第一流的勢力。
日本的經濟實力僅次於美國是名副其實的前兩名,是一流發達國家。
日本無論從高爾夫球場數,練習場數,運動員數,愛好者人口都是
第一流的。
日本的高爾夫愛好者和運動員接近人口的10%,總人口1億2千萬,
其中“高爾夫人口”早就超過了1100萬。
全國有2000多個高爾夫球場大大超越了發源國的英國成為繼美國之後
的世界第二位。
他們對於高爾夫運動的投入自然是大國“手腳”,然而由於日本高爾夫球
協會就像發展中國家的體育協會那樣,沒有定向培養重點選手,在比賽中
他們更重視宣傳效果,很多球員不用擔心自己的經費和出路。隻要有一個
說得過去的成績,周圍有的是讚助商和資助者。沒有激烈競爭的意識,日本
的高爾夫球水平不斷被韓國追上或被超越。
最近在美國大師賽(名人賽)上,日本的一位高中生---石川遼被特邀參加
比賽,結果連決賽權都沒有獲得。要知道他在日本可是媒體的“寵兒”啊!
日本獲得曆史上最年少業餘選手優勝和最年少職業選手(17歲出頭)。
各家媒體的吹捧,他上學之前電視台就用專車接到直播室談心得等,被吹捧
為日本的“老虎·伍茲”。結果成績不佳,有人說是因為應酬太多。我認為
更重要的原因是這樣一種文化環境造成了運動天才可以成為凡人。
按理說石川遼具有比老虎·伍茲同一年齡的優越條件。就像中國足球運動員
的訓練條件一樣得天獨厚,可是沒有伍茲那樣的埋頭訓練、拚命努力的精神。
在又寵又哄的世界裏,高爾夫球員也好,足球運動員也好,“沒有遠慮,必有
近憂“!這就是中國男足和日本的高爾夫永遠處在在貧窮國家級別技術水平
上的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