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2025 (3)
沁園春
工薪高爾夫
2009年2月11日
睡眼惺忪,
揮杆乏勁,
宿醉肝疲。
值烈風吹過,
飄黃落絮,
謝花満地,
橙粉杉枝。
鴉噪林中,
鷥漁沼際,
鷹隼低徊擾烏棲。
漫球道,
眾嬌顏健步,
擺弄奇姿!
肩腰膝肘猶犀,
笑初學球員拙切推。
窄長坡坎陡,
坦平無幾,
多番起落,
結果難期。
撫捺霜鬢,
吊高打穏,
喜解梯台困惑迷。
唯奮起,
采他長補短,
著彈杯旗。
參考:平仄
中中平平,中中中中,中中中平。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仄,中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中中仄中平中仄平。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中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金樽清酒幾斤幾兩?
玉盤珍饈幾多花樣?
北大路魯山人的拙白之美——粉引。
英才蹭蹬,誌士侘傺,任何時代都有懷才不遇的悲歌。此詩嗟悲歌於拔劍,吐塊壘於對酒,壯懷激烈,磊落雄亢,看到京都寺院裏陳設的清酒金樽,無不聯想起李白的《行路難》,原為古樂府雜曲歌辭,大都寫世路艱難或離別悲傷一類的主題。南朝宋時,鮑照有《行路難》十八首。其六雲:
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歎息。丈夫生世能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鮑照的《行路難》,顯然給李白以啟迪。但李白擅於學習前人而不為前人所囿。他在充分展示自己的真性情和真感受的前提下,能沿用古樂府的形式而開拓新的意境,並以其豪放的風格和瑰奇的想像贏得了巨大的藝術魅力。在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收載的六十二篇同題作品中,李白此作的題旨也相類,但全詩卻悲而不傷,自有豪氣英風在。李白的《行路難三首》毫無疑義是卓立榜首的。
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李白
江城如畫裡,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李白所寫懷念、讚譽謝朓的詩作不下十五、六首。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我吟謝朓詩上語,朔風颯颯吹飛雨」;「玄暉難再得,灑酒氣填膺」;「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恨不攜謝朓驚人句來」……
李白認為「難再得」的,令他「長憶」的,每每觸景生情乃至反覆吟其「詩上語」的,俱為謝朓。
謝朓,何許人也呢?謝朓(tiǎo)(464-499),字玄暉,漢族,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傑出的山水詩人,出身高門士族,與「大謝」謝靈運同族,世稱「小謝」。
謝靈運(公元385年~公元433年),出生官僚世家,原名謝公義,字靈運,襲封康樂公,又稱謝康公、謝康樂。東晉末年劉宋初年最著名的文學大家,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的鼻祖。「由靈運始,山水詩乃成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大流派。
謝家是南朝時期的謝氏大族,謝朓的同族叔叔謝靈運,在南朝宋文帝時期,以寫山水步入詩壇。雖然謝脁在謝靈運死後三十一年才出生,不過,這絲毫沒有影響到他對同族叔叔的敬仰之情。並且,謝脁在前人的基礎上,將山水詩發揚光大,青出於藍更勝於藍,所以,後世稱謝靈運為大謝,稱謝脁為小謝。
由此看出,謝朓對山水感情甚篤,而李白與自然界的山山水水也有一種親近感,這是他們有緣之處。用現在的話說的就是:李白是小謝的粉絲。
清代詩人王士禎有詩雲:「青蓮才筆九州橫,六代淫哇總廢聲。白紵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謝宣城。 」
李白對謝朓的追慕,固然著眼於他在詩歌藝術方麵的高度成就;但也和兩人在政治抱負、仕途遭際、思想基礎、生活閱歷方麵存在許多相似之處有一定關係。裡麵有悲慨,有同情,也有知己相托,惺惺相惜。同李白類似,謝朓始終期望著在政治上有所建樹,但他既缺乏政治家的膽識和氣質,又沒有肆應宦海驚濤的經驗與韜略,隻是一個才情洋溢的詩人,被卷進激烈鬥爭的政治漩渦,推擁到郡守、尚書吏部郎的官位上,最後被誣下獄而死,年僅三十六歲。
謝脁在少年之時,就已經熟讀謝靈運的山水詩。當然,謝靈運的冤死,也在他的心靈蒙上了陰影。所以,謝脁從小的性格就是小心怯懦。性格決定命運,這也為謝脁最後的悲劇結局埋下了伏筆,所以,雖性格差異很大,大謝、小謝殊途同歸,都是蒙冤而死。
謝脁開始是隨王蕭子隆的僚屬,蕭子隆喜好文學,所以,謝脁很受器重,不過,也遭到了他人的中傷。長史王秀之妒忌他,背後中傷他,當謝脁得知後,馬上藉故返回建康。由此可見其性格懦弱,不過,他走時,留給隨王的辭呈還是寫的不錯的。史載,捎信之人在旁等待,而小謝未打草稿,也未加塗改,一氣嗬成,可稱之為妙筆。攬涕告辭,悲來橫集等句,更是將別離之情寫的淋漓盡致,讀完使人感嘆不已。
後來的齊明帝蕭鸞,在未稱帝之時,為收人望,拉攏了一批文士。由於小謝文筆非常華麗,且為人膽小怕事,說話口吃,不善言語。所以成為蕭鸞最放心,最鍾意的文人,得到重用。歷任諮議參軍,領記室,掌中書省詔誥等職。
494年,蕭鸞稱帝,仍對小謝十分器重。令他出任宣城郡太守,故也有人稱謝脁為謝宣城。在上任途中,寫下了「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的名句。在任上,小謝喜歡安靜的生活,以及當地秀麗的山水,在此三四年間,佳作不斷。但是,小謝的心中,還是充滿了對未來的仿惶。故也有「安得識蓬逕,鎖吾愁與疾」之句。
雖說謝脁的才能門第與官位相稱,可是其性格與官位相去甚遠,他更適合作一個隱居山林的隱士。從事了與個人性格、能力不相稱的職業,雖然惶恐迷濛,仍不能逃脫被撞得頭破血流的命運。
一個有才華的人,最後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畏禍反而遭難,小謝的一生令人同情。雖然他隻活了三十六歲,可是詩作對後世的影響很大。見解與著作為唐詩的繁榮打下了基礎。
李白是小謝的粉絲,一方麵李白很欽佩小謝之才,理解他對山水風光的鐘情,從文學的角度上來看,李白是很推崇小謝的。另一方麵,從遭遇來看,李白對小謝更多的是同情與理解,在悼小謝之餘,感傷自身所遇。李白一生胸懷報國壯誌,但終究壯誌難酬,晚年遭到永王的牽連被流放,隨然獲得赦免,已經無力回天。二人雖然隔世,但李白仿佛小謝一知己。小謝在宣城的謝公亭與北樓等舊地,李白都一一憑弔,仰慕之情,溢於言表。
李白推崇小謝的詩作,同情他的政治遭遇,就成了小謝的粉絲。
做誰的粉絲,不是看他的名望是否遠播,仕途是否通達,身份是否高貴,而是能否和自己心靈相融,甚至是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
李白歿後六年,著名文學家韓愈誕生。他特別崇拜李白。由於深情懷念,「夜夢多見之」,晚年,他跋山涉水,專門到宣城來築室而居,以體認高懷,親近遺澤。爾後,相繼又有白居易、杜牧、歐陽修、梅聖俞、蘇軾、黃庭堅、文天祥、李東陽、文徵明等無數文化名人接踵而至,在宣城寫下了許多憑弔李白、謝朓的詩文。
元帥詩人陳毅在抗日戰爭戎馬倥傯之際,還曾在宣城題詠:「敬亭山下櫓聲柔,雨灑江天似夢遊。李謝詩魂今在否?湖光照破萬年愁。」足見謝、李二公詩文影響之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