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本屆日本芥川文學獎是為了中國這個市場?

(2008-07-15 19:31:08) 下一個
日本人為何將139屆芥川文學獎為什麽給一個不太著名的
中國人,因為全世界數十億華人市場?

來一個鼓掌就掌聲雷鳴,來一個鼓勵就桂冠加頂。
這就是日本人慣用的“捧殺”手段。日語裏有“Homegoroshi”
的說法,如果用中文來詮釋的話有“給你讚譽,讓你混頭,終為我用”的意思。

今天得知旅日華人女作家一鳴驚人地獲得日本文學大獎“芥川文學賞”。
作為哈爾濱出身的楊逸女士的作品獲得日本139屆芥川文學獎,她本人
表示“非常高興,非常幸福”,我們也同樣為之高興為之幸福。
然而高興和幸福之餘不得不讓人考慮一下,這推薦評選委員會的深層
心理是什麽?
就像當年旅法華人取得諾貝爾文學獎一樣,如果不是純粹從文學功底來
獲得全世界人心服口服的評選結果,名噪一時過後是免不掉寂寞的。
楊逸女士獲獎作品《時間沁潤的早晨(時が滲む朝)》,寫的題材是以天安門
事件為背景的男女主人公的故事。
雖然楊女士表明沒有任何政治上的企圖,但日本文學獎的評委的評論卻是:
“有些東西如果不是越過國境是看不到的,小說裏麵就寫了這些東西。描寫了
貫穿一個男性20年的個人曆史。感覺到這主人公動蕩的20年有很多新鮮感。”
(選考委員高樹延子Nobuko Takagi)
其實誰都可以看到這次得獎(受賞)劇裏有很多東西是發人深思的。
日本人為什麽將這麽樣的一個嚴肅的獎要頒發給這位出道並不精深的中國籍女
作家?
如果2007年楊女士以《小王》獲得文學界新人獎,是日本媒體出於對新人的鼓勵,
那麽在日本文學界鼎鼎有名的芥川文學獎是一個技術性、藝術性、文學性都是要求
較高的獎,為啥悄悄地卻又出人意外地落在一個中國籍新人的手裏?
難道日本人沒有更好的作家當選嗎?
難道日本文學界需要外國人來“捧場”了嗎?
就像日本的“相撲運動界”因為今年日本人運動員青黃不接,為了大造聲勢
以振興相撲體壇,日本人大量培養了外國相撲運動員。甚至當前最高“段位”的
“橫綱”居然就由蒙古國出身的“朝青龍”,“白鵬”壟斷了。
難道日本的文學界也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狀態?
如果說相撲運動可以日本人和蒙古人和葡萄牙人都在一個“土俵”(相撲台)上
角逐,而芥川文學獎的選考委員們是讓所有作家在同一基準下參加了“角逐”嗎?

或者是日本文學界希望借助中國人(外國人)的力量要想在文壇上掀起一股新風,
而正在這是又恰好“碰上了”楊逸女士頭上?
我認為各種因素兼而有之。
這使我們想起了上個世紀末,馳名英國文壇的暢銷書作家,張戎女士的
《鴻》。作為一個四川大學工農兵大學畢業生,被學校推薦公費留學去了英國,
畢業後她留留在了英國,作為第一個華人獲得文學博士學位。功夫不負有心人,她
成為了第一個華人獲得文學獎的作品確實引起了英語國家的震動。
這並不是因為從作品看到作者寫書的技術性,藝術性,和文學性的功底有多麽深
的造詣,而是作者以自己一家三代女人的經曆寫出了中國的一些現實問題。
這一點恰恰是英美人缺乏的。
就像張戎的第二部作品《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一樣,雖然有她丈夫哈利代
(某著名大學的教授)的共同捉筆,其作品為夫妻共著,通讀全篇還是完全暴露了
她曆史學淺薄,文學的功底之不足。
在這裏所謂的“世界著名文學家”的頭銜都參雜了評選委員們
意識形態的別有之用心不就顯而易見了嗎?

楊逸女士獲得去年10月《文藝春秋》雜誌社主辦的日本文學界新人獎的《小王》,
講述了一名在中國婚姻失敗後渡海嫁到日本的農村女子帶著一隊麵臨“結婚難”的
日本男子前往中國相親的故事。楊逸通過小說描寫中日兩國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樂
獲得了日本讀者的好評,然而這次的《時間沁潤的早晨(時が滲む朝)》講述天安門
時間為背景的主人公的故事, 按照楊女士的話“我來日本時間太長了,脫離中國
社會已經很久,價值觀都不一樣。我寫出來的東西可能不符合中國人的胃口。
我覺得既然生活在日本,這裏的主流文化應該用日語寫出來才能進入日本的主流社會。
因此我想應該用日語寫點東西試一試。”這一試就成功獲獎,簡直是天才,奇才,
俊才,逸才了!
就像她本人說的“並不會遊泳但有遊泳的快樂”,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剛
開始遊泳的人就一舉拿到了奧運會的金牌!奇也哉!怪也哉!
難道楊女士的筆是神筆?
第一次寫作就獲新人獎,第一部小說就或文學大獎,如果這樣下去,莫非楊女士
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日子就不遠了?

然而讓我們感覺到真是的楊逸女士的是她自己的話:“我覺得自己最喜歡的
事還是寫作。這是我的愛好。如果能把這個愛好作為工作的話,就生活得
很幸福了。但是中文的稿費不多,所以用這種方式很難在日本維持生計。”
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為了掙錢維持生計卻摘取了大獎的桂冠!

要說在中國也有類似的事情,那就是加拿大人說漢語倍兒棒當上了語言大師
級的相聲演員。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名叫大山的加拿大人,他出現在春節
晚會上,出現在英語教學節目中,出現在各類公益活動中。他說一口流利的中文,
講地道的相聲,聊天時隨口就會談起林語堂,拍了電視劇不過癮,最近一年,
他又開始用普通話演起了話劇,主演的法國喜劇《超級笨蛋》……。
這也是出類拔萃的人和事了,如果要將賦予“候保寧”,“薑昆”的稱號給
“大山”,恐怕普通的中國人還是有異議的!

難怪今天的日本電視媒體公然說這是文壇發生的“事件(案件)”。
圍繞這文學賞到底日本人要做點什麽文章,恐怕一切都有一個“腳本”
(Scenario)這裏隻不過還是一個開頭而已。這裏讓我們想起洋人
大山在中國的打拚,可以得到中國人的鼓勵,卻無法成為獨立的藝人,
作為中國藝人的榜樣。
《不遠萬裏逗逗哏:大山說相聲》
是由上海聲像出版社出版發行。
1998年3月18日在北京大學舉行的“迎百年校慶,洋弟子獻禮”
記者招待會上大山把這套專輯獻給了他的母校。

薑昆慶賀《大山說相聲》出版發行
徒弟大山,長相一般,眼睛帶色兒,頭發帶圈。
認準中國,玩命死鑽,說中國話,把大褂穿。
學演相聲,笑話連篇,日久天長,湊了一盤。
獻給社會,接受檢驗,邀請觀眾,當審判官。
說句實話,不是偏袒:一個老外,真不簡單!
有本事話,您來一遍:學點英語,上台表演。
估計給錢,您也不幹。不遠萬裏,專幹難事:
莘莘學子,傻子大山!祝願徒弟,繼續登攀,
多說相聲,多出光盤,大家高興,你也喜歡。
願 VCD, 買主更多,一天五百,兩天一千
————沒完沒了,沒了沒完。
(多貪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