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中國經濟如何走入2020年?

(2007-02-06 19:53:08) 下一個

        在《三國誌》裏的曹操以“望梅止渴”的方法在征途激勵疲勞困憊的將士而取得了勝利。中國經濟在2020年要趕上美國,這個命題莫非就是“望梅止渴”的“梅林”?。
        中國能最終達到這個目的嗎?
        我們在這裏首先要說的是:隻要沒有大的政治動亂,中國的經濟在未來十多年中,與其它亞洲國家比可以享受較高的增長,這是無疑的。2001年中國加入WTO(國際貿易組織)以來,中國的經濟實現了平均兩位數字的增長。這主要是各國對中國的投資增加使然。好比吃西瓜一樣,中國開始就從中心部分的無籽而又最甜的瓜瓤部分開始,享受了最甘甜的部分;而剩下來應該吃吃帶籽的或接近瓜皮的部分了。
        姑用毛澤東對曆史或政治“舉重若輕”的看法,經濟發展也可以和曆史的反複一樣,從大變到大亂平均七、八年來一次。過去幾年的增長必然將帶來今後幾年的反動。中國由招商引資帶來的經濟增長逐漸要轉換到以消費為中心的增長,從長期的發展的眼光來看是很困難的。
        這幾年由於新建項目的投資對GDP比率占有率從2000年的35.0%增加到了2006年的49.0%,無形中使資本積累進入了增長率易被拔高的循環軌道。上次的投資熱出現在1990年上半年,當時的資本積累伸長頂峰是1993年的與前年同期比為10.0%,而2006年的資本積累與前年同期比是13.6%。可以說未來幾年、起碼到2010年止平均增長率為10%左右是沒有問題的。2010年以後將呈遞減趨勢。以投資為主導,國內需要相應增加,但是為了不使生產力過剩現象凸顯,就必須更加努力地擴大出口的生產。最近中國領導人頻頻與東南亞或非洲領導人的互訪,不斷提出要加強與周邊國家或非洲各國的貿易關係其主要目的在於確保資源和市場的。
        2007年中國將成為世界貿易的第二大國家。然而今後要擴大出口使世界貿易額成倍增加卻可能性不大。當然由於對雇用改善和中長期經濟發展的期待,消費增長將呈穩健趨勢。民間消費對GDP的占有率2005年僅為38.7%。從2000年以後開始呈下降趨勢。中國要增加消費已經沒有更多新招了。現在的“和諧社會”中,對於財富的再分配政策是將財政收入的“增加部分”轉而分配到農業部門、失業率高、收入低的地區等的領域而已。然而中國很難有那種哪怕是讓增長率降低也要改善分配不均衡狀態的氣魄和采取強有力的手段。資本積累的增加和隨之而來的生產力提高將使大經濟增長率提高,而今後對這樣的期待值越來越低。改革開放初期,由於市場經濟化、外資引進、購入大量新型設備使生產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高度產業結構的效果明顯。然而2010年以後外資引進帶來的貢獻度將明顯降低。新設備引進也會在2010年經過一個輪回後呈回縮傾向。
        由農業轉向工業的浪潮回落導致產業結構高度化效果減低。“研發”可能是今後經濟增長的亮點,但無力替補所有投資增長點的回落。
        2010年後人口因素是經濟增長滯鈍的主要原因。改革開放初期的1970年代後期至今,15歲到59歲的從業年齡人口從1975年的53.6%上升到了2005年的67.7%。這個年齡將段在2010年以後逐漸下降從而會引起壓低經濟增長率的提高。再者,農民進城後並不是立刻成為了可以購買新房的中間富裕階層。他們大部分是從建築工到飲食服務者開始。且由農村流入城市的人口將在2010年以後逐漸減少。這無疑又會使經濟增長的給予度下降。由於忽視或視而不見的原因,有很多東西在國外都是必須計入“成本”的,而在中國由於發展的緊緩度關係這些應計入成本的東西擱置在“帳外”。如:環境改善問題、社會福利保險問題等等。
        環境保護的投資一般在先進國家占GDP的2%以上,而在中國2005年的投資是8400億人民幣,僅占GDP的1.3%左右。在社會福利保險方麵,現在65歲以上的人口是1億,而在2020年65歲以上的人口將增加至1.5億。屆時將嚴重的擠壓經濟增長率。中國正在強調“和諧社會”,然而經濟收入的高低差別可以縮減嗎?如果離開了政府的幹預和誘導,市場經濟機製能夠實現自身轉變嗎?
        人們不得不承認擺在眼前的是中央的政治口號和政治目標與嚴峻現實的反差! 要象小平那樣與毛澤東打交道,別學紫陽那樣與鄧小平打過招。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行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做人學會低頭,保持辛泰浩的平常的心。身在名場翻滾,
心在荒村聽雨。毫無疑問“三起三落” 讓鄧小平充分體會到了在毛澤東手下做人的艱難,每次複出都伴隨有深刻的思想鬥爭。 本來鄧小平是毛澤東身邊的一把鋒刃
利劍,毛澤東利用他在多次運動中斬殺“階級敵人”(異己分子),鄧小平也甘願為毛澤東當一把快刀。
  鄧小平思惟敏捷行動麻利工作作風務實,確實是黨內不可多得的人才,毛澤東利用他 “不顯山,不露水”為自己樹立的權威,自然鄧小平也讓全黨的權力凝聚在毛澤身上。
所以毛澤東在文化大革命中對於鄧小平始終沒有更多的衝擊,而真正的對手隻有劉少奇。而劉少奇沒有鄧小平的輔佐是不堪一擊的。隻有將敵人和他手中的武器一起打倒才能算得上勝利。無論從個人條件還是從組織環境上講, 鄧小平都趕不上或超不過毛澤東的天賦能力。毛澤東是革命的第一代人,則鄧小平是第一代跨第二代人,不像劉少奇都是第一代人,
相互之間的比照(嫉妒) 是實事上存在的。在毛澤東的麵前鄧小平隻有崇拜的份沒有嫉妒的任何心理障礙。
       在風流倜儻,一表人才上鄧小平的身高就決定了他不是一個讓毛澤東嫉妒的人才。所以他是心悅誠服地為毛澤東提調,他的被打倒為了舍車保帥,鄧小平有冤屈但是沒有任何反抗的理由和本錢。明明知道上司是為了舍棄部下保自己有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悲壯感。 (以下削除) 日本的“出歯龜”VS中國的“偷窺症”日本的“出齒龜”即“齙牙烏龜”、偷視症、窺癖。英語的“Peeping Tom”是“偷視病”患者。中國的“窺視症”都是不齒的心裏病患者。
      日本的“出歯龜”+英語的“Peeping Tom”≤中國“文化窺視症”。
      中國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出了許多世界上各民族都不得不折服的偉人。
然而一部分中國人仿佛天生具有一種變態的心理,出於“願人窮不願人富”
的醜惡習慣。他們不承認“英雄”,不把英雄的偉績當作自己的驕傲和鞭策
自己讓自己向上的動力。他們總是希望英雄們都是不如自己的。總希望在
英雄的身上找出破綻漏洞。更有甚者,不遺餘力地鞭打古人、貶低古人,詆毀死者而抹去英雄頭上的光環。
      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價值觀念在不斷的變化。任何真理都沒有一成
不變的永恒的價值。盡管馬克思預言了資本主義製度的滅亡而他死後上百年
並沒有人看到資本主義的死亡。人們絕對不會說馬克思是在“撒謊”。因為
他那個時代寫成的著作對百年後的人類價值觀有多大影響連他自己也沒有
預見到的。所以不能以當今的變化的價值觀念來衡量古人和故人。
中國人對於古人和故人總希望找出一些“爆料”、“猛料”來,抹黑聖人的
臉孔,詆毀英雄名聲是一部分“文化人”的嗜好和素行。
      人類社會就是這樣在某種欲望沒有被滿足時,人們就會將這種欲望轉移到其
他欲望的發泄上。
     一個不承認偉人國度,一個不崇拜“英雄”的國家隻能是永遠具有落後的民度。
     在日本有一種叫做“窺部屋”(Nozokibeya)的地方專門滿足那些有“窺視症”
的一部分人的心理。這種人在醫學上稱為“透視者”是患有 “心理變態的毛病”:偷視症。許多好色者因這“窺部屋”可以發泄和滿足一下偷視他人隱私的欲望而達到
一時的快感。
      隻要有這種人存在這個行業都不會倒閉,日本的風俗街到處都有這種行當。
然而中國沒有這個行業,但不可否人有這種人的存在。於是積瘀的欲望得不到
發泄,這幫人於是乎就將發泄不出的欲望轉泄到另外始終不公開受指責的
文化窺視上了。
     這就是“文化窺視症”在中國嚴重蔓延的深層病理。
      在中國的網上那種竭盡挖掘古人文人名人的私生活的炒作文章泛濫成災。
中國人的“鞭屍”行為在文化上也體現的淋漓盡致!
如找出當年在毛澤東身邊工作過的人暴露一些“毛澤東的女人們”啦,“江清的男人們”……。各種炒作不一而足,無非讓中國人的愛英雄心理受到挫折,這種惡性循環,愈演愈烈。就好象那些喜歡捉奸者的心態一樣的人比任何國家都要多。
      他們的目的不是在於鞭策國人,也不是善意的警醒當局。因為有的人根本就不用漢語寫作,而是用外文寫成,他們的目的就在於向外國人展示一下中國人的醜陋和惡習。這些人是現代窺視症者在文化領域的自然轉化。
      他們的行為可勝過日本的“齙牙烏龜”( Debakame).
      在日本被稱為“齙牙烏龜”(“出齒龜”=Debakame)是指普通的經常性的竊視
行為者或有竊視症或竊視興趣,有時又單指色鬼的意思。相當於在英語裏被稱
為“Peeping Tom”的人。並不是偷視的「窺」和「龜」有什麽內在聯係,而隻是來源於是偷窺性犯的綽號。
     “齙牙烏龜”的語源在日本追溯到1908年,豐多摩郡大久保村(現在的東京都新宿區
大久保)的一位在浴室洗澡回家的女性(詩人野口米次郎的前妻)被殺害後毛巾塞進
口裏。這在當時轟動了全國的獵奇殺人事件作案的犯人是以前曾是有過在女浴池
偷窺前科的,外號“齙牙龜吉”植樹匠人“池田龜太郎”。後因強奸殺人案被逮捕
(後來判斷是冤案,但在當時的人們的習慣上都有了一個約定俗成的說法)。
      日語裏的“齙牙烏龜”(Debagame)相當於在英語裏被稱為“Peeping Tom”
的人。直譯為“窺視的湯姆”。實際使用例子如: The trouble with the able
English teacher is that he turns into a Peeping Tom when he gets
drunk.。(麻煩的事情是那位有才能的英語教師一喝醉酒就搖身一變成為偷視魔。)
   “窺視的湯姆”的語詞來源於在11世紀初丹麥的卡奴特大王的獨生兒子
Canute the Hardy暴力政權下,在英格蘭中央部馬夏邦(Mercia)有一位叫
來奧弗裏克的伯爵。他妻子葛蒂瓦是一位虔誠信教者。她多次向丈夫請求在
科汶特裏市(Coventry)修建一座修道院,同時看到丈夫對市民賦予的苛捐雜稅
慈悲心腸的她心理沉重提出減輕賦稅。當然被丈夫拒絕。然而她丈夫拒絕的方法是說隻要你脫光衣服騎馬走遍這科汶特裏市(Coventry)的市場,我就聽你的。
他妻子葛蒂瓦夫人果然迅速如言行動,以長頭發當作遮身蔽體物,全裸身體騎馬
跑遍了整個市的市場。當地居民們深為葛蒂瓦的行為感動,感謝她為民請命之恩,
人們奔走相告,沿途所有居民都將門窗緊閉絕不外看。而其中唯有一個叫湯姆的裁
縫(或是肉販子)悄悄地打開窗戶偷看夫人地裸體姿態。
就是這個湯姆因為他忘恩負義行為,眼睛頓時就瞎了。
這就是英語的“Peeping Tom”的來源。
      在日本有一部分人被稱為“現代出齒龜”。現代的出齒龜行為是指使用
“暗視鏡”或“紅外線”相機觀察或偷拍野外性交現場的,投稿盈利行為。
在國外也許受到一部分人的原諒,但在中國可以說是千人所指,百人不饒
的不道德行為。現實生活中的窺視者被人為是一種思想齷齪,道德敗壞、
不可救藥的丟人行為,隻是丟部人的臉而已。
      然而在文化上的“窺視症”,卻到處招搖撞騙,他們迎合了一部分好奇者
的心理,和沒有發泄偷視欲望者的病態,到處都有“幾曾回首”“史海勾沉”
的爆料。他們沒有想到這表麵上看是丟了故人的臉,但在廣泛的意義上說是想丟中國人的臉,丟中華民族的臉。
      這部分被稱為“現代文化名人偷窺者”,無非是為了給文化人、名人找岔子,發現他們的“短處”、“陰暗麵”為主要目的的盈利行為。他們出入於網絡場地,利用信息情報手段,到處搜集名人、文化人的“隱私”,達到嘩眾取寵和盈利目的。像偷窺別人後院或者更衣室、女澡堂的猥瑣
     “齙牙烏龜”那樣,就是骨子裏喜歡偷窺,萬一翻博客翻出了隱私或者八卦,就興奮異常。這種單純的心理變態,需要小心隔離的。因為他們比日本的“齙牙烏龜”來還死纏爛打,令人不恥;比“窺視的湯姆”來還有幸災樂禍,嘩眾取寵,有損人利己等陰暗心理。中國的“窺視症”文化在全世界都可能是最大規模的,危害也是極大的。
對於這種人是應該叫“打”的時候了,哪怕今年是他們的“本命年”(2008鼠年)。,
隻要“過街”(上網)就希望不要原諒。      前不久在北京和老朋友一起逛了趟天安門廣場。除了在剛落成的國家大劇院前留了
一張影外,就一直和他聊天,談起過去、講到當前。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的倒時計顯示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我們拖著疲乏的腿,眼前看到的是無數的武警,遍地的便衣警察(有的看不出, 有的很明顯)。沒辦法我們隻好離開熙熙攘攘的地段,繼續轉悠到了天安門城樓對麵的“紀念堂”前。
      看到這恢宏的建築使我們浮想聯翩:最近看了埃及文化展覽,前段時間又看了馬雅文明和印加文明文化展覽,興許由於這些通過展的文化片段留在記憶裏的東西太多、映象太深的緣故吧,總有些一些“記憶與現實世界的重合”印象。看到天安門前的“紀念堂”使人想到中國現代偉人毛澤東∶他一生都在奮鬥,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死後卻仍然“孤獨”地在天安門廣場與“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的億萬來京的活人糾纏不清!

      中國是文明古國,幾千年的傳統。中華文明傳統之一就是人死後一般應以“入土為安”。毛澤東作為一個時代的偉人,在生之年做為新中國的開國之“君王”,受到億萬人民的熱忱地頂戴歌頌,幾十年受到無以複加的頂禮膜拜為億萬人民心中“永垂不落的紅太陽”!然而他死後幾十年了卻仍然“孤獨寂寞” 地被實質性地作為展覽品似的“陳列”在天安門廣場的顯眼地方。毛澤東作為一黨之主席,在他之後經過了華國鋒時代,胡耀邦時代,趙紫陽時代,江澤民時代又到胡錦濤時代,毛澤東的遺體至今還沒有下土而受到“超度”,不能得到安寧!這確實是一個悲哀啊! 經過了五輪主席和總書記的替換, 為什麽還不讓開國的黨主席死後“蓋棺定論”呢?
      中國黨史上從來沒有一個這樣的人受到這樣“殘酷的對待”啊!
     毛澤東生前,為了“打天下”, 為了“坐江山”已經受盡了“妻離子散”之苦。 他最後一任妻子在他死後一個月的“屍骨未寒”之際被“收監”,“公審”,“判刑” 直至自殺身亡。與其原配夫人之子也僅僅有一個終身殘疾之子留下一位孫子而已。然而作為毛澤東的勁敵和死對頭的蔣將介石雖然老來“流落他鄉”卻是子孫繁衍。蔣的最後一位遺孀宋美齡能在蔣氏去世後,移居美國安心頤養天年活到一百多歲。命運是多麽的不公允!而曆史的現實又是多麽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中國人要到多少年後才能更冷靜地對待曆史、對待曆史上的人物?
      中華的子孫們什麽時候才能對毛澤東、蔣介石等曆史上的偉人給予客觀冷靜的評價,既不神秘化他們,也不妖魔化他們?
      有人說中國人什麽時候對江清的認識清醒了,中國就什麽時候可以算是成熟的國度了。
現在的中國人浮躁的多、動輒就會被卷入“憤青”的謾罵之中。人們對於文化大革命的反動到現在心有餘悸的人會抑製不住憎惡感,這也是常理常情。而當政者又會利用這些“憤青”的愚昧,害怕自己的政績受到影響而懼怕“憤青”們的輿論!於是曆史就在這不明不暗的、幽幽溟溟之中流駛!但文化大革命已經結束了這麽多年了,應該對當年的恩恩怨怨有一個了結。毛澤東自我評價自己一生做了兩件了不起的大事:一是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舊中國、建立了新中國;一是發動了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後一件大事正如毛澤東自己所說,其目的就是很簡單:為了防止資本主義複辟。然而資本主義複辟豈能“防止”,資本主義在今天中國的國土上無限地“繁殖”! 不過也從另一個側麵印證了毛澤東的“先見之明”。任何朝代君王的晚期遺願都會被後來的為政者背道而馳這是“中國式的邏輯”曆史發展規律!秦始皇的遺願也沒有超過“二世”!
      後來的曆史無不蹈這樣的覆轍!
      認真地回想起來,在新中國成立到毛澤東去世的年代,人們生活在“當家作主”的信念下,在信仰上沒有危機感,有的是對新生事物的追求,有的是對建設自己國家的信心。幾十年來人們都過著清貧自律的窮日子,沒有當時西方社會的奢華和“自由”,有的是物質上的落後和貧瘠,但是精神上是豐富和有餘裕的。 再看今天這個金錢充斥一切,笑貧不笑娼,物欲橫流的時代,在這個爾虞我詐、惟利是圖,黑貓白貓抓得著耗子就是好貓的年代,在這樣一個中國人不以中國人為榮的世代,這個靠寫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賺錢的社會中,人們一心一意東奔西走為了賺錢哪還有什麽這樣理想那樣主義?連幾千年來的禮義廉恥都沒有人搭理了還談什麽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中國人難道還要“祖祖輩輩”將“文革” 的陰影植根於後代,讓子孫後代將原始的愚昧傳播下去嗎?
      有這樣一個傳說是尼采生前曾經宣布說,上帝死了!可是這話傳到上帝那兒。上帝會說,尼采才是真的死了呢。如果毛澤東上天有靈,他會象當年宣布“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地一樣,麵對億萬醉生夢死的 “人民”振臂一呼:“經過文革鍛煉的億萬人”才是真正的“死了”啊!
      時間和空間可以消磨一切,當初看來是無可容忍的仇恨經過時間地蕩滌應有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時候!國人何時才能有“一壺濁酒喜相逢,多少天下事,都付笑談中”的豁達大度,曠達胸懷?國人們起碼應該有不談虎變色地一談到毛澤東就會變臉的餘裕!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是說滄桑巨變帶來人們思想的轉變。然而三十多年過去了,人們的觀念還沒有變化,仍然不能將毛澤東作為一個“人”來看待。億萬人民隻把毛澤東當做“聖人”看,沒有還原他作為“人”的基礎部分。一個死去的“人”的屍體還不能入土,還在人聲鼎沸熙熙嚷嚷塵土飛揚的地麵上幽靈一樣地徘徊。和他一起生活過幾十年的妻子,永遠不能走到他的身邊,這將是後人們無盡的悲哀!
      最近有一位叫桐生操的日本女作家寫了一本《世界壞女人大全》。作者在其“現代惡女(壞女人)篇”中列舉了四位壞女人的“標本”作為題材。
1,上世紀50年代的阿根廷總統夫人∶“為了權力可以出賣身體的--愛瓦·培龍”;
2,上世紀70年代中國的江青女史(女士):“君臨十億人民頭上的女皇帝”;
3,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羅馬尼亞的埃蓮娜·齊奧賽斯庫:“集中一切權力的獨裁者的妻子”
4,上世紀末的英國野心家皇妃:大談“要是住在宮殿裏就好了”的戴安娜。

    可見在世界上,世人都承認了中國提供的反麵教材:對於江青的評價和政治性的定論。
中國人作踐自己的同胞向世界展示自己身上傷口。外國人卻在你的傷口上不斷地撒鹽啊!
然而要知道這畢竟是在政治上來看待曆史人物的某一方麵。作為人的一麵應該毛澤東和江青共同生活、生兒育女幾十年難道都不能在人們心中有一些回顧或留下一些正麵的片段?
這使人想到在毛澤東的故鄉湖南有“陰婚”的說法。 前一段時間在媒體看到有的人迷信到死後的世界。為了自己的獨身死去的孩子在陰間不孤單, 不惜重金買女性的死人骨頭埋在一起以表示成親。一般平凡人都能在死後安寧的和自己的親人相處,而生前那麽多追隨者的偉大領袖在長眠後卻不能象常人那樣“入土而安”!
我們再看老大哥的蘇聯,被稱為“國母”的克魯普斯卡婭,可謂女中豪傑。她與列寧相濡
以沫,一直陪伴著老公搞革命。她不僅是列寧的夫人,還是他的老戰友,老布爾什維克,而且受過良好的教育。待革命功成,她位列人民委員,其資曆、聲望都遠遠超過當時的斯大林,真可謂蘇聯國母也。 但好景不長,待得斯大林掌權之後,大砍革命老兄弟,將克魯普斯卡婭幽禁起來,直至默默無聞的死掉。其境遇之慘,讓後人不由得為她一歎。中國的毛澤東夫人江青,確實從延安時期與毛澤東雖然可不說“相濡以沫”但說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共同戰鬥確實不假!
      然而在毛澤東去世15年後,作為毛澤東的遺孀寡婦卻死於自殺,難道這是毛澤東所情願的嗎?
      1991年6月4日,新華社電訊稱:“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主犯江青,在保外就醫期間於1991年5月14日淩晨,在北京她的居住地自殺身亡。”據說她寫在床單上的惟一的遺言是:“主席,我愛你!您的學生和戰士來看你來了。” 不管是否真切,江青和毛澤東幾十年在一起是鐵打的實事。
      毛澤東和江青不是和普通人一樣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嗎?中國人為什麽沒有永遠的英雄而隻有永遠的死敵?為普通人毛澤東著想起碼也應該給予適當的安置啊!當今的人們生活在這個“到處淫歌豔舞”、更有“串串肥水(賄賂)” 流入、全民炒股、官僚橫行的社會裏,還有誰再想到:將億萬人民拯救於“水深火熱”之中“大救星”在生前是 “萬歳、萬歳、萬萬歳!”“萬壽無疆”的,死後卻被置放在“水冷冰寒”的紀念堂水晶棺裏,永遠和他死去的妻子不能 “團聚”,生前受盡崇拜,死後卻無人過問?難道是他生前教育的人民隻能有這樣的 “階級覺悟”嗎?打破舊社會的風俗習慣連同幾千年來的文明都被要打破嗎?
      中國人啊,“逝者如斯夫”!還是行行好!讓西去的毛澤東和他幾十年的“伴侶”一同前往西天吧!

      阿門! 阿彌陀佛!
      願真主保佑你!原創文章,嚴禁剽竊,歡迎轉載,注明出處,並請告知。

  1977年,鎖閉10餘年的高考終於恢複,全國570萬有誌青年懷揣驚喜衝向考場,次年春季和秋季,先後兩撥人終圓大學夢,開始了改變命運的角力,他們共同的標誌是77級、78級。30多年過後,他們已是這個國家的中流砥柱。
  為官,他們或主政一方,或執掌部院,開始擘畫國家的發展,引領民族的航向;從商,他們或投資設廠,或興業興產,推動著大中華的經濟騰飛;為學,他們或著書立傳,或開課授徒,傳乘千年文明,開創時代新學。時代造就了他們,國家選擇了他們。1977年8月,鄧小平拍板決定當年恢複高考。
  通過廣播聽到這一消息,李克強喜不自禁,慶幸自己將趕上一個新時代。李克強立刻著手準備課本,加緊自學的勁頭,如饑似渴地“備戰”。在勞動之餘,他積極備考,起早貪黑,為的是那個年代一個似乎遙遠的夢——上大學。這年12月,那場在冬日裏舉行的考試,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轉折點。
  李克強成為570萬人中的一員,走進改變了一代人命運的考場。在填報高考誌願時,他的第一誌願是安徽師範學院,第二誌願才是北京大學。畢竟,這一年高考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競爭最激烈的一年,聽說錄取比例是29:1,他擔心北大錄取分數線太高,盡管心儀燕園,於是隻能作為第二誌願備選。一般人實在難以理解他填報誌願的矛盾心理,李克強怎麽了?高考誌願怎麽能這麽填?緊接著,是難熬的等待。20天、10天、5天……高考錄取通知終於收到,懸了多日的心終於放了下來,讓李克強興奮的是,自己被夢寐以求的北京大學法律係錄取,這在鳳陽轟動一時。
  1977年底,李克強榮幸成為“七七級”的一員。
張藝謀,著名導演。著名導演。恢複高考後的第一批考生。在此之前,他下鄉插隊,做了三年農民,後又調進鹹陽棉紡織廠,當了七年的搬運工。1978年,北京電影學院到西安進行全國恢複高考後的首次招生,張藝謀經過一番曲折的爭取,被破格收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係。在回憶高考時張藝謀曾說:“沒高考,沒現在。”他回憶自己的高考時說:“我是恢複高考後的第一批考生。下鄉插隊做了三年農民,又在鹹陽棉紡織廠當了七年的搬運工之後,1978年,機會來了,我聽說北京電影學院到西安進行全國恢複高考後的首次招生。趁著去沈陽出差的機會,我帶著一包煮熟的雞蛋,從自己拍攝的一大堆攝影作品中挑出60幅作品,跑到北京電影學院招生的考場。進了電影學院,我發現同學大多是電影或藝術世家子弟,像我這種從外地來的很仰視他們,我不覺得電影學院是我能進的學院,我覺得它更像一個貴族學校。其實,我當初想要上大學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謀出路,再實際點兒說就是得到免費教育,包分配。隻要是大學生出身,地位就不一樣。1982年,我從學校畢業,被分配到廣西電影製片廠。這時候,我的人生才再次開始。回想起來,如果沒有高考,很難說會有現在的一切。”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長沙人,198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他長期從事文學、美學、曆史學等多學科和跨學科研究,央視《百家講壇》“開壇論道”的學者,其主講的“漢代人物風雲”、“易中天品三國”係列首播即獲熱評。2007年,易中天以680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2007第二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3位,引發廣泛關注。1977年恢複高考時,他正擔任中學老師。擔心自己與學生同場考試的尷尬,他放棄了當年冬天的考試,1978年直接考上了武漢大學的研究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小小無知 回複 悄悄話 同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