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太子

天南太子,太子傳說
正文

太子胡言之-懷念古龍、羽生前輩-80年代武俠電視劇風流

(2005-01-01 01:21:55) 下一個
七、八十年代是香港的黃金騰飛年代,亦是香港人撫惜往日輝煌的熱門話題。現在香港商業電台叱吒903就有一個節目叫“80大壽”,回憶的都是香港人自己彌足珍貴的朝花夕拾。作為深受當年香港流行文化影響,膚淺的我,最感懷念的是當年的新派武俠風潮和隨之誕生的經典香港粵語武俠電視劇文化。 70年代香港文壇湧現的是一位位為後來人稱道的武俠小說大家,梁羽生、金庸、還珠樓主等等等等,當然還有台灣的那一位真正正正可以稱為大俠的古龍前輩。 梁羽生,這位“十二金錢鏢”作者、舊派武俠宗師宮白羽以及另一位平江不肖生的崇拜者,就是取了宮白羽的“羽”字為筆名。我曾聽過由廣州講古大師張悅楷“楷叔”評說的“十二金錢鏢”,講古大師張悅楷那古色樸實的說書,直把當年這段驚險刺激的師兄弟金錢鏢恩怨情仇描繪得淋漓盡致,讓人聽了一次就欲罷而不能。舊派武俠小說的風采自此領教。 多年前的“太極門”與“白鶴門”兩位掌門要絕一雌雄,由於香港不能設擂打鬥,隻好移師澳門,頓時成為香港城中熱話。當時作為“大公報”門下的梁羽生以此為題材創下“江湖龍虎鬥”(年代久遠,名字應該有誤)。從此新派武俠小說橫空出世,一代儒生梁羽生因此尊為鼻祖。 羽生先生古文功底深厚,儒生風範教我等後輩高山仰止。 緊接著就是響當當的名字“金庸”登場,從此就開始了“有華人的地方,必有金庸小說”之神話。 說實在的,可能有些熱愛並有誌投身武俠小說創作的朋友應該很恨金庸,因為這座高山已聳立在前,把應該可以寫到的境界都已寫好了,後來攀爬者每當登上一個高峰,卻還見到連綿高山在前,仰之高深莫測,所做的就隻有徒然慨歎而已。我也挺恨這查老頭的,由他創造了新派武俠小說的高峰,卻也因為他而統治了這個時代。 金庸先生是高峰絕頂,人間“大俠神話”則是古龍前輩,現實中的金庸大師是兢兢業業的老報人、商人、參政人士,“明報”瓢把子的形象很難將他與其作品中的一位位大俠有任何武學關聯。但是古龍前輩卻是另外一種。他是“書中大俠”也是“人間大俠”,他作品中所有離不開醇酒美人的大俠似乎都是師從於他們的創造者本身。一生磊落縱橫、美酒千杯、放浪逍遙,往往為了買幾杯杜康之物就向出版商預支大筆的稿費。 最令我瞠目結舌的就是他竟然為了自己心儀女子,居然自減身形,不思飲食。見他減食後的相片,瘦骨嶙峋,直為伊人憔悴,金庸先生之紅塵男女絕問:“問世間情為何物?”,難道真是可以教人生死相許?古龍先生的任俠性情,迷倒一大片多情青年。 當金庸大師為了他的明報苦苦支撐的局麵而奮筆創作時,古龍前輩卻是為遊戲人間、結交良朋美人而寫作。終於他在享盡人間英雄歡樂之際,拍拍雙手,灑然離去,留下的就是清風徐來,偷偷翻閱他尚留在書桌上的未完文字。前輩神采,豪俠放任,數新派人物,有幾多此等風流?上天是如此造物完美,降生了總領成就的金庸先生,也偷放了這乘風而來的大俠,下到人間,讓我明白到什麽叫武俠風流。昔有筆下聞香嗅玉的楚香帥,今有古龍前輩將武俠文學的芳香留在了他的崇拜者腦海永遠回憶中。 向清風隨意的古龍前輩致敬。 寥寥數言難以道盡大俠風流,也為了懷念那時候隨之誕生的武俠電視劇風潮。 文字的武俠小說再精彩絕倫也不過是平麵文字的觸感,如果將它轉入成活生生的血肉演員,讀者們就可以擁有一種成為實體的寄托。例如黃日華當年的扮相就向我們展示了什麽叫“至樸為誠”,讀者再翻讀“射大鳥英雄傳”的時候,看到郭靖大俠,至少眼前就可以浮現黃日華;讀到黃蓉,眼前就會看見嬌笑嫣然的翁美玲,然後歎一句“人間不堪美色豔,直教上天妒紅顏”。 先就此打住,在談那幾位經典武俠電視劇藝人前,不得不提一下一位當年開創先河的武俠電視領軍人物--“秋官”鄭少秋。 最記得就是當年大概是第一部的香港武俠改編電視劇--“書劍恩仇錄”,就是由這位當時的翩翩美男主演,長身玉立,劍眉星目,不找他做陳家洛也難呀。有一張當時見於報紙的照片,鄭少秋和該劇監製合照,旁邊還站著金庸大師,“秋官”顧盼自如、領袖群雄的神態,給我的感覺就是:金庸大師忽施魔法,把書中的陳總舵主喚醒出來,書中的人物與作者來了一次麵對麵的會談,然後陳家洛就對金庸說道:“為什麽查先生您把我寫得這麽帥?” 聽著那電視主題曲,“秋官”的悲吟淺歎:“紅花會豪傑,碧血染蠻夷,還我漢江山,誓將滿奴滅”。其形神無差的演繹,就使我深深相信他真的是清初紅花會的領袖,漢人光複山河的重擔就落在這花花公子身上了。也讓我挺驚訝的是這老家夥演的滿清乾隆皇帝又是入型入格。傳說中的風流乾隆playboy,似乎在他身上又再重現。英俊反清義士、風流滿清皇帝,總而言之,老家夥就是合適演英俊風流人物。 哪能忘記他塑造的盜帥楚留香呢?若然某天晚上看見了那位踏月乘風、舞波弄影的鄭少秋前來,應該會立馬奉上白玉美人,然後索要簽名照。難怪有人說過,自從“秋官”之後,看來也沒什麽人敢演楚留香了。 提過這老家夥之後,就是到了武俠電視劇的經典時刻。“射雕英雄傳”的83年版本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相信已不需要我的重複了。雖然之前也有米雪的黃蓉版本,但翁美玲的出現已使我幾乎淡忘了當時的米雪。少年看“射大鳥英雄”時,已為書中的的少女黃蓉驚為天人,聰明而又情深一片,與郭靖的共同相處時間,幾乎是金庸係列裏男女主角相處得最長時間的一對。憨厚可愛的天真少年,有這樣一位俏美佳人相伴,是多麽幸福而快樂的事情。我對武俠的柔情蜜意之感受自從此書而起。 不知道初見翁美玲黃蓉扮相的朋友們有否那種呼吸困難的經曆,總之我表哥和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是口水橫流。 手酸眼又酸,下次繼續回憶80年代武俠電視劇文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