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濤閻
4-10-2010
美國曆史上令人歎服的智者不少,比如開國元勳第三任總統傑弗遜。這些人物很多人都知道,沒必要提起了。還有一些已被曆史的巨浪掩埋,這些人雖然不多,但對曆史的貢獻非常巨大。今天先寫一位,他就是老農民福客納。英文名字是 Edward Faulkner 。
這位鵝害鷗(Ohio)州的老農在40年代初用自己的親自試驗證明:在播種莊稼的時候翻耕土地不僅僅是多餘的,而且是有害的。這可是挑戰了人類的傳統,因為在這個地球上,不論哪個國家哪個民族,凡是種地的農民都翻耕土地,然後播種。人們以為如果不把土壤搞鬆軟,植物的根係就不能紮下去。事實上,植物的根係可以穿過石頭的。雖然各國用的犁樣式有所不同,但大多都是用牛拉犁或用馬拉犁,把半尺深的土壤翻開,鬆動。這樣,播種容易,也利於種子生根發芽。早在幾千年各國有了文字,都記載了如何耕地,看來,大家的想法是相通的。後來有了拖拉機,就用拖拉機耕地,解放了不少牛馬。
福克納寫了一本書,叫《翻耕土地者的愚蠢》(Plowman's Folly ) 。當時遭到了無數科學家的羞辱,這是可想而知的,因為那麽多農學家發表了那麽多關於翻耕土地的文章和書籍,還沒有人敢想到不犁地就能種莊稼,雖然 30 年代美國發生了沙塵暴後,很多農學家都知道那是在春播的時候全國同時翻耕土地造成的。把鬆開的土壤大麵積同時暴露在表麵,一旦有強風,便是漫天塵沙。
很多人對福克納的胡說八道嗤之以鼻,福克納就給前來觀看的人表演他不犁地就播種的絕活。當農民們和農學家們看到福克納把土豆放在不耕翻的地表,然後稍微加一點土,甚至不加,土豆也會在下麵的地方生根,然後根係紮入土壤。尤其是紅薯,他把紅薯苗子橫躺在不翻耕的地表,根係部位隻放一點土,這些苗子的根不僅很快紮入土壤,躺著的苗子也很快自己直立起來。等到秋收的時候發現,他這樣種的莊稼收成比翻耕土地種下去的還好。
福克納的不翻耕土地的耕作,改寫了人類曆史。因為僅僅這一項,就節省了大量的人工和拖拉機耕地的成本。最重要的是:從此杜絕了美國沙塵暴的發生。在這之前,美國的春播時節,一旦風起,便遍地塵沙。由於不犁地,風很難把結實的土壤卷起來了。而且,收獲後秸稈還田把土壤蓋上,這些秸稈就慢慢被細菌消化成為腐殖質。此外,福克納還發現,不翻耕土地,水分蒸發很少,可以保持土壤裏邊的濕度,這是他的作物收成高的一個原因。
看看我們的祖國,今天很少城裏人知道1958年全國農民都幹了啥。當時由於蘇聯科學家不相信美國的福克納不犁地的信口開河,反其道而行之,大搞深翻土地。中國的毛主席發號召,學習蘇聯老大哥,在全國範圍內大搞深翻土地。
我們河北那裏要深翻一米!雖然很難完成任務,但社員們日以繼夜地幹,每家都有深翻土地的任務。潤濤閻那時還小,故事都是後來姐姐告訴我的。那時我媽身懷有孕活幹不完,我大姐姐當時才八歲就起早貪黑地去地裏幫媽媽深翻土地。縣委幹部和公社幹部都下鄉,不是幹活,而是拿個鐵尺子到地裏去查。插入地裏,看活土有沒有一米深。目的是把上麵的土翻到底下去,所以上麵不能看到有營養的黑土,隻能看到黃色的生土。大隊幹部為了邀功,就開始打人,翻不到那麽深的就挨打。後來農村文革時鬥大隊幹部那麽殘酷,大多是因為當年深翻土地時打社員結下的梁子。(關於1958年深翻土地的報道,國內有一些,大家可以去查看。)
等到這些生的、黃色的深土翻到了表麵,播下的種子畢竟隻有3寸深,這些種子由於在沒有養分的生土裏無法生存(有營養的土翻到下麵去了),便導致了1959 年全國大饑荒,餓死3千萬人的慘劇。
要知道,那時別說美國不再翻耕土地了,就連非洲都明白過來了,唯獨偉大領袖毛主席用超過蘇聯的氣度與豪言壯語大搞深翻土地。因為那時候城裏人下鄉勞改的很少,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是後來文革時的事了,把這段曆史寫出來的作品就很少,深翻土地的農民們又不會寫,也不敢寫。
我回國發現,直到今天,廣大農村春播時還是先犁地,不用牛拉犁,而是用拖拉機。這可不是潤濤閻忽悠,您不信就可去看。這不僅僅造成沙塵暴,而且土壤裏的水分流失太多,大量的水分蒸發掉了。而且,浪費大量的能源和人力,而找不到翻耕土地的任何好處。
很多農學家感歎:假如沒有福克納,也許直到今天,全世界所有國家照樣按照數千年的傳統與“常理”繼續翻耕土地。福克納對農民勞動力的解放(美國現在農業人口隻有百分之一左右)、對牛馬的解放、對能源的節省甚至對整個人類的影響包括對地球的貢獻(土壤水分的保持與沙塵暴的防範),很難有人能望其項背,也不是用諾貝爾獎所能補償的,盡管這個老農沒得到諾貝爾獎。
還不錯,福克納上了1943年7月的《時代》周刊《Time》,在“科學”欄目的頭版題目是:“別-他-媽-的犁地了!”詳細介紹了福克納的前無古人的耕作方法。
福克納的“胡作非為”令全球的農學家們汗顏。他從小種地,犁地25年,但他常常詢問別的老農:為什麽要犁地?所有的答案都不能令他滿意。他就異想天開地搞起了不犁地的耕作方法。便提出了:犁地 --- 乃人類的大敵。不僅僅是跟地球過不去,也是跟人類自己過不去。勞民傷財,純粹是吃飽了撐的!脫褲子放屁還要熏自己。
要知道,比福克納開始問“為何犁地?”的時間早數年,胡適先生就在康奈爾大學農學院留學了,他學的就是如何耕作,這位後來被稱為偉大的哲學家、大膽假設的思想家當時也沒有對“犁地是必須的”提出疑問,更別說其他科學家了。所以,大膽假設的胡適也沒有假設“不犁地會是怎樣?”
潤濤閻隻是希望中國的農民們放棄犁地的“優良傳統”別再跟地球過不去。別說土壤水分流失和拖拉機耗能,就是沙塵暴一項就不能繼續犁地--- 這個延續了成千上萬年但毫無科學道理的耕作方法了。
跟您這麽說吧,翻耕完了,一旦澆水,水幹燥後,土壤的鬆緊度立刻跟沒翻耕前一樣了。也還是那麽硬。所以,農村在蓋房打地基前,為了防止下麵曾經挖過白菜窖之類的導致以後地基下沉,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灌水。把準備蓋房的地方用水澆灌,等到水幹了,該下沉的就下沉好了。
所以,翻耕土地的作用如果是鬆軟土壤,那你一旦澆水,等水分蒸發後,土壤也就不再鬆軟了。而且,你種完後一定要澆水的!唯一的作用就是導致水土流失。而且,翻耕土地還導致病蟲害的增加,也不能減少雜草。因為舊的雜草的跟沒法死掉草還會長出來,新的雜草也有機會發芽。
您要是認為美國從來就沒有過沙塵暴,那您就錯了。在 30 年代,英文裏出現了一個新詞匯:Dust Bowl ,說的就是沙塵暴。
您如果不了解美國的曆史,那您一定聽說過華爾街常用的一詞:黑色星期天。這個詞說的就是1935年4 月14日,美國中部大平原遭受到的沙塵暴,如此震撼如此恐怖,白天與夜間無法辨認,塵埃高達2邁。黑色沙塵暴自西向東,席卷數千邁之遠。人們到處摸黑逃命。恐懼沒有因為沙塵暴過去了而過去,無數的人群舍家棄業,逃往西部的加州和東部,成了美國曆史上最大的移民潮。而中部的房地產乏人問津。您一定聽說過羅斯福總統說過的一句話:“對恐懼的恐懼,才是真正的恐懼。”這句話就是他此時說的。
美國沙塵暴一下子就是十年。這段美國沙塵暴的曆史,與中國黃土高原上的森林被砍伐、地中海地區因過度放牧而嚴重水土流失一起,被稱為“曆史上人為的三大生態災難” 。
本來美國的中部絕大部分地區是印第安人的牧區,美國人搞開發,把牧區變成了小麥產區。小麥春播時節,到處都是翻耕土地的拖拉機和沒有綠色覆蓋的裸露大地,當真是一眼望不到邊,白花花一片大地真幹淨,連一棵野草都看不到了。好景不長,隨著小麥地取代牧區的威猛增加,春天的龍卷風一來,便是肆虐幾百萬平方公裏的沙塵暴。
後來,政府采取了種植帶、輪流種植等措施,沙塵暴規模逐漸減少。但由於在春播時繼續犁地,沙塵暴徹底杜絕無法辦到。直到福克納的“不犁地”耕作方法的徹底推廣,沙塵暴才在美國大平原絕跡了。而美國開發種小麥棉花等作物的發財方式也帶給了加拿大甚至非洲。而福克納的“不犁地”耕作方式也迅速在全球推廣。很多國家的人到俄亥俄參觀學習。今天美國中部的大平原種植的玉米,都是收割後秸稈還田,等到第二年春天播種玉米時也不需要犁地,而是用播種機直接播種。
中國也有一位耕作學家,中國耕作學的奠基人,他的名字叫孫渠。美國大力推廣“不犁地”的耕作學的 1945 年,孫渠來到美國,他親自去了俄亥俄,參觀了福克納的耕作方法。他後來二次來到美國,在加州大學進修耕作學。可非常遺憾,孫渠回國後不久趕上了一邊倒跟隨蘇聯的政治氣候,孫渠沒有把在美國學到的和親眼看到的先進耕作理論與實踐告訴毛澤東等上層領導,而是極力吹捧蘇聯的耕作學家威廉士的耕作學,而威廉士的耕作學就是不承認美國福克納的理論與方法,這剛好符合毛主席“馬列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思想”,孫渠把中國幾千年的所謂的精耕細作加上蘇聯威廉士的翻耕土地理論相結合,中國的深翻土地運動就無法避免了。孫渠的人緣很好,又是一級教授,可他不想跟黨唱對台戲,一股腦鼓吹蘇聯的耕作學。1958年,他親自參加了深翻土地運動。即使今天,潤濤閻也不知道他當時的內心是怎麽樣的煎熬。
不論孫渠死後他的學生如何給他戴漂亮的高帽,有一點是肯定的:作為耕作學的鼻祖,他從來都沒有把他在美國看到的、學到的福克納的“不犁地”的耕作方式傳給中國。非但如此,他反其道而行之,偏偏推廣蘇聯威廉士深耕的謬論,直到去世。事實上他沒有去過蘇聯。孫渠早一年死在了毛主席前麵,不知道如果他晚死幾年,他會不會把他在美國看到的、學到的嶄新的耕作學---“不犁地”推廣到中國。
孫渠在耕作學方麵的地位跟錢學森在火箭方麵的地位是一樣的。一個在人民日報發表畝產萬斤糧的理論,一個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深翻土地的科學理論,不僅不提倡“不犁地”而且要“精耕細作”。什麽叫“精耕”?就是耕地時耕得深,不能“跳蛤蟆”就是不能用一犁掩蓋另一犁。中國那時候的農業憲法之類的文件都邀請孫渠參與的。公平而論,孫渠倒是把他在美國學到的“用地養地”提了出來,但那也是在深耕的前提下的,而且“用地養地”也是蘇聯威廉士也說過的,這樣,他就不會被懷疑是美國走狗了。而且,在1958年大躍進深翻土地造成大麵積顆粒無收的後果出現後,他依然不敢提出福克納的耕作方法,因為害怕被打成美國特務。更要命的是,孫渠從不把美國等西方國家施用化肥大幅度增加產量的事實與科學原理告訴給當權的土八路們。他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吹噓農家肥。而他心中非常明白那時候中國糧食產量的瓶頸就是缺少化肥。化工廠合成化肥畢竟是西方的科學,他盡量躲得遠點。當他在加州大學學習的時候,正是美國靠化肥大量增產的時候。福克納的“不犁地”耕作方法徹底根除了美國沙塵暴,對這一點,孫渠是一清二楚的。作為耕作學家,這是他在美國進修時學到的最主要的耕作知識。
由此可見,政治掛帥是何等可怕!本來孫渠是有機會把中國的農業引向另一條道路的。建化肥廠增加產量別說,就是不搞深翻土地的話,就避免了1959年大麵積顆粒無收導致的大饑荒。
孫渠死後幾年,中國改革開放了,土地分了,大家都想方設法賺錢,誰還在意沙塵暴不沙塵暴的。倒是化肥的用量威猛增加了。隻是福克納“不犁地”的耕作方式依然沒有得到全麵推廣,即使有人呼籲過,老農民也不信。 美國中部大平原有無數種五花八門的播種機,都是把種子播入土壤的。中國也有“農機化”學院,就是專門研究農機具的。
與錢學森、孫渠等鼻祖級的一流科學家不敢說實話相比,潤濤閻更欽佩老農民福克納。他改寫了不僅僅美國的曆史,也改寫了人類的曆史。隻是他的理論並沒有在老農民毛澤東執掌江山時造福於中國人。別說毛澤東死的時候不知道有個“種田不犁地”的理論,就連今天的胡溫,俺估計也未必知道美國曾經有過叫福克納的老農,也未必讀過《翻耕土地者的愚蠢》這本書,雖然他倆的英文都不錯。
您一定說,中國的沙塵暴與美國的不同。其實,差不多。都是因為過度開發土地,林區牧區退化了造成的。內蒙古草原過度放牧,那些山羊連草根都給拔下來,內蒙古的嚴重沙化,是沙塵暴的一個方麵。整個北方,甚至南方,樹木過度砍伐,沙塵暴不出現是不正常的。在我小時候,沒有內蒙古吹來的沙塵暴,就是當地春播的時候,所有的農田都是被犁鏵翻耕過的,鬆軟的土被風一吹,立刻沙塵漫天,還有時看到很多旋風。杜絕犁地,已經到了黨中央必須下達命令的時候了。
中國人很難改變這個傳統的。中國的農田麵積,名稱就是“可耕地麵積”,離不開一個“耕”字。不讓農民耕地了,他們認為你那是邪教。
老農民福克納是真正的牛人,是給人類免除災難的牛人,現在網上管那叫牛B 。
上麵是福克納的書(封麵),今天仍可以買到。美國各大學的圖書館裏都有。
上圖是耕牛犁地1 (來自網絡)
耕牛犁地2 (來自網絡)。事實上,這樣翻耕,兩場雨過後,土壤硬度跟翻耕前就沒有差別了。
東方紅拖拉機 (來自網絡)。其實莊稼直接種在上麵比先犁地好得多。
轎車犁地 (來自網絡)
老天爺要發怒 (來自網絡)
沙塵暴來了!(來自網絡)
點擊便可進入當年美國《時代》周刊的報道:
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802910,00.html
福克納當時以為中國沒有機械化就不犁地,其實他的判斷是錯的。中國曆來都犁地。“免耕法”在中國一直沒有大麵積推廣開來。原因很簡單:絕大多數人是不接受違反他們傳統的理論的,看看我文章的讀者評論就明白了。“真理隻在少數人手中”這句話不完全準確,準確的說法是:真理往往隻在一個人手中,因為幾個人同時發現同一個真理的事件少於一個人獨自發現該真理。
胡錦濤根本說不了英文,說漢語都慢吞吞的!
Need to increase soil organic matter levels and prevent soil erosion.
-------------------------------------------
國外作物免耕栽培的研究與應用
鄒應斌 (湖南農業大學) 摘自《作物研究》2004.3
作者簡介: 鄒應斌(1954- ) , 男, 湖南望城人, 研究員, 從事水稻栽培研究與教學。
摘 要: 介紹了國外作物免耕栽培的形成發展過程、近期研究結果、生產應用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指出采用綠肥作物或作物殘茬覆蓋的免耕栽培是保護性耕作的最有效技術, 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
1 作物免耕栽培的曆史回顧
美國是世界上開展作物免耕栽培較早的國家。1934 年5 月一場沙塵暴從美國西部刮起, 把3 億多噸土壤卷入大西洋。“黑風暴”驚醒了人們, 推動了各種保水保土耕種方法的研究。經過半個世紀, 開發出免耕法, 與退耕種草、植樹造林建立防風屏障等措施相結合, 以扼製沙塵暴的再度猖獗[ 1 ]。一是60% 使用鏵式犁, 土壤不翻耕, 秸稈覆蓋田麵; 二是使用茬地播種機“鐵茬”播種, 隨種子播種深施化肥; 三是采用除草劑與淺鋤相結合清除雜草。與傳統耕作相比, 免耕、秸稈覆蓋處理, 土壤貯水量增加, 徑流量和蒸發量減少, 增強了土壤抗風蝕能力。
現代免耕栽培技術的發展開始於1955 年英國皇家化學公司( IC I) 發明了除草劑百草枯[ 2 ]。長期以來認為耕作對於改善土壤滲漏和控製雜草是必要的。20 世紀40 年代, 在英國發表了通過手工耕作能夠控製雜草的研究報告。現在雜草能夠用化學除草劑控製, 後來IC I 認識到百草桔的市場開拓要與農業技術措施相配套。隨後同時在英國、荷蘭、德國、西班牙、法國、意大利、瑞典和澳大利亞開展了免耕栽培試驗研究。20 世紀60 年代初期,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開始應用複合型除草劑(含百草枯) 控製雜草, 並同時在加拿大、巴西、巴拉圭等國家進行試驗研究。1962 年最早在美國肯塔基州的作物商業性生產中應用免耕技術和研製成免耕播種機。應用免耕播種機的優點之一是能夠在收獲前茬作物後, 立即播種作物。1973 年美國肯塔基大學的Shirley Phillips 和Harry Young 出版了《免耕種植》一書, 後來翻譯為西班牙文。由於S. Phillips開拓性的免耕研究工作, 被稱為“免耕技術之父”。
開始於1960 年及以後的30 年裏, 巴西政府鼓勵西南部、中西部和北部地區發展農業。其措施是大豆種植進一步集約化, 一年一種或與小麥輪作, 替代飼料作物或咖啡的生產[ 3 ]。這種種植方式的改變, 加上大雨,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公共研究和推廣機構建議農民恢複牧草生產。農民為了避免改種作物導致的經濟損失, 開始應用作物少耕栽培。
20 世紀60 年代後期, 德國國際合作組織(GT I) 在巴西進行了增加大豆產量的研究[ 2 ]。1970 年研究發現, 大豆集約化種植導致了嚴重的水土流失, 並開始試驗改進種植方式。德國生產的播種機可用於免耕栽培播種, 隨後開展了免耕栽培的研究。
1972 年, 英國IC I 公司將它的免耕栽培研究小組從澳大利亞遷到巴西, 並隨之提出了免耕栽培配套技術。播種機是免耕栽培配套技術的關鍵性投資設備。1972 年IC I 公司幫助巴西農民到英國和美國考察最先進的免耕技術, 並進口了免耕播種機。由於當時的除草劑和播種機械難以控製雜草, 有時不得不采用人工除草。
來自美國肯塔基大學的S. Phillips 教授和他的研究生經常訪問巴西, 並進行了許多職業技術培訓。到20 世紀70 年代後期在巴西有3 個小型的免耕合作網絡, 每個網絡都是相對獨立的工作, 到70 年代中期開發了免耕栽培的配套技術。由於雜草控製困難和播種機的效率不高, 免耕配套技術沒有廣泛應用。新的除草劑草甘膦的引用和許多研究單位的繼續努力, 到70 年代後期形成了有效的免耕配套技術體係。但由於草甘膦價格高, 該技術體係的推廣應用仍然有限。
在巴西政府和世界銀行的水土保持和耕地保護項目的支持下, 20 世紀80 年代中期形成了第二代免耕技術的應用。在巴西國家推廣中心的支持組織下, 免耕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特別是當農田被一場大雨衝刷後, 免耕技術得到了推廣應用。由於80 年代後期形成了第三代免耕技術, 加上便宜的土地吸引了來自巴西南方並掌握了免耕技術的農民。到90 年代由於草甘膦價格的大幅下降, 進一步促進了從事商業化作物生產的農民采用免耕技術。
在南美洲開展作物免耕栽培的國家有: 阿根廷(1974 年開始)、智利(1978 年開始)、烏拉圭(1960s 開始) 和玻利維亞(1986 年開始)。
保護性耕作是可持續農業的一部分, 增加產量, 減少投入, 保護土壤和水分, 減少勞動用工, 商業經濟回報的潛力已導致了保護性耕作的應用[ 3 ]。保護性耕作是許多技術的組裝配套, 如作物殘茬覆蓋, 保持土壤濕度、維護和改良土壤質量等, 其中免耕被認為是保護性耕作的最有效技術。在加拿大西部正在改進作物種植方式, 即由兩次施肥播種法(翻耕) 發展到一次施肥播種法(少耕) , 保護性耕作正在轉向少耕、低能投入的有效係統。
非洲於1960s 後期在加納開展了作物免耕栽培研究。1970 年國際熱帶農業研究所在阿爾及利亞和愛貝丹開展了免耕栽培的定位試驗研究。根據FAO1993的統計, 先後有安哥拉、貝寧、加納、蘇丹、象牙海岸、肯尼亞、莫桑比克、尼日利亞、南非、阿爾及利亞、愛貝丹、坦桑尼亞、讚比亞、津巴布韋等國家開展了以免耕栽培為重點的保護性耕作研究。
20 世紀50 年代, 加拿大開始研究保護性耕作技術。集中解決了免耕播種機、除草劑等關鍵技術, 現在已全部淘汰鏵式犁, 實行殘茬覆蓋, 免耕播種。其研究結果表明, 免耕法有利於減少土壤侵蝕, 保蓄水分, 改善土壤結構, 提高作物產量[ 1 ]。與此同時, 前蘇聯試驗了無壁犁耕作法, 包括留茬(20 cm ) , 無壁犁深鬆(35~40 cm ) , 茬地播種機播種。到70 年代, 澳大利亞政府在全國建立了保護性耕作試驗站, 通過大量研究和實踐,取得了較好的防禦沙塵暴效果。試驗證明秸稈覆蓋是一項防禦風蝕、保持水土的有效耕作方法。殘茬覆蓋能減少水土流失90%。
2 作物免耕栽培的應用情況
美國保護性耕作占作物種植麵積的44% , 南美洲免耕種植麵積達保護性耕作的95% 以上。這裏免耕定義為在以前沒有翻耕土壤種植作物, 並且是長久的免耕而不是偶然的免耕; 應用上一季作物殘茬或者綠肥覆蓋土壤; 播種後絕大多數的作物殘茬保留在土表, 隻是在種子部位鬆動土層就可以了。因此, 在南美洲免耕又稱為直接栽種法。土壤流失的控製仍然是免耕栽培的主要推動力。
美國是世界上采用免耕栽培麵積最大的國家,1999 年為19.3×106 hm2,
其它的依次是
巴西為11.2×106 hm2,
阿根廷7.3 ×106 hm2,
加拿大4.1 ×106 hm2,
澳大利亞1.0×106 hm2,
巴拉圭790 000 hm2。
巴拉圭1992 年免耕栽培僅20 000 hm2, 到1999 年發展到790 000 hm2 [ 1, 2 ]。
亞洲、非洲和東歐國家的免耕麵積則難以統計。粗略地統計, 全世界免耕麵積約為45×106 hm2, 其中96% 的免耕種植是在南美洲和北美洲。
.............
5 可持續農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作物免耕栽培
在熱帶和亞熱帶集約的和重複的土壤耕作對有機質含量、土壤流失、土壤結構、土壤溫度、土壤濕度、水分滲漏、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養分損失有不可避免的負作用, 導致了土壤化學的、物理的和生物的退化, 以及導致持久的減產和土壤生產力的損失, 最終使得土壤貧脊和農民的窮困。
5. 1 作物殘茬覆蓋免耕和作物輪作
采用作物殘茬或雜草覆蓋免耕和實行作物輪作是熱帶和亞熱帶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唯一途徑。根據熱帶土壤生產力遞減的法則, 隻要重複的集約的耕作不停止, 熱帶和亞熱帶農業和畜牧生產的可持續性是難以實現的。隻要土壤被耕種而沒有補充由於滲漏和收獲作物帶去的養分, 隻要頻繁的燒毀雜草和作物秸稈, 農業的可持續性均無從談起。
為了維持和改善土壤肥力, 實現熱帶和亞熱帶可持續農業, 停止土壤機械耕作和保持長久的土壤覆蓋是必需的。同時, 大量的作物殘茬(在半幹旱地區6 t/hm2·年, 在濕潤地區10 t/hm2·年) 應當歸還土壤。采用集約的土壤機械耕作不適應於可持續農業的發展。
由於免耕不翻動土壤分廂開溝種植作物, 至少30% 的土壤表麵必須用作物或殘茬覆蓋。免耕實際上是一個完整的作物種植技術體係, 包括種植方法、作物殘茬管理、雜草和病蟲控製以及作物輪種。免耕是可持續的, 但要做到減少土壤翻動, 用作物或殘茬覆蓋土壤或作物輪作。因為土壤沒有翻動、保持土壤原狀和被作物覆蓋, 土壤溫度降低, 濕度保持好,生物活動得到加強。作物輪作打破了害蟲和病害的生活周期, 並有助於雜草控製和減少農業化學物質的應用。
土壤管理措施和雜草控製是免耕與翻耕之間的關鍵性差異。翻耕栽培時農民播種前分廂, 一般2~ 6 行為一廂, 雜草用機械控製, 免耕栽培隻要求噴施除草劑控製雜草, 也可以通過作物輪作控製雜草。在南美洲免耕配套技術是由機械(包括播種機、噴藥機、作物殘茬管理機械)、農業化學以及相應的農藝措施(適應當地條件的特殊管理) 等組成的。免耕技術要適應當地環境條件, 又要求具有普遍的適應性[ 1 ]。
采用免耕得到的農業利益是: ①結合作物覆蓋減少了土壤流失; ②改良了土壤結構及有機質含量; ③縮短了作物間的種植時間; ④增加了作業時間的靈活性;⑤提高了養分的利用; ⑥較好地保持了土壤濕度, 減少了幹旱地區的生產風險; ⑦易於控製雜草和病蟲害。
5. 2 綠肥作物覆蓋免耕和作物輪作
作物輪作和綠肥覆蓋是拉丁美洲作物免耕栽培的必要措施。隻有當農民懂得免耕栽培的重要性後, 他們才能從中獲得最大的利潤。當一年種植一季或兩季作物時, 免耕是一個不完全的係統, 在效益增加的同時,病蟲草害也會增加。這樣, 免耕栽培研究就更為重要,盡可能減少雜草以獲得最大利益。
作物輪作和覆蓋免耕的經濟效益好。拉丁美洲免耕的農民認為綠肥覆蓋和作物輪作是一種好的種植措施, 一旦農民認識了免耕栽培的好處, 他們就不會放棄這種技術[ 2 ]。研究已經證明作物輪作和綠肥覆蓋能夠減少除草劑的費用36.62~ 37.39 美元/hm2。同時, 在黑燕麥草收割後免耕播種大豆, 即使不施用除草劑大豆產量也可達到2 600 kg/hm2。用黑燕麥作綠肥覆蓋栽培大豆比小麥收後播種的大豆能夠增產3%。
應用綠肥作物覆蓋免耕栽培是拉丁美洲免耕栽培成功的關鍵。綠肥作物覆蓋有利於控製雜草、保持土壤濕度和溫度、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學及生物學特性。不僅要關注覆蓋物和數量, 而且要關注覆蓋的均勻性。免耕覆蓋栽培也要根據收割機輪子的寬度分廂種植, 因為現在的機械設計者還不了解覆蓋免耕栽培。如果過多的覆蓋物放在中間, 而廂四周的覆蓋物太少, 則不利於除草和播種出苗。
盡管免耕栽培的生產成本在第一年會增加, 但在以後由於不翻耕土壤則會比傳統的翻耕栽培減少。如巴西小麥中心第一年200 hm2 采用免耕栽培的生產費用是每公頃549.67 美元, 比傳統翻耕增加17.40 美元, 但此後10 年的平均費用為370.52 美元, 僅為傳統的翻耕栽培費用的70%。
5. 3 免耕減少除草劑費用的可能性
從已經掌握的資料來看, 免耕減少除草劑費用的關鍵技術是不讓土地休耕。僅僅一周的休耕期將導致茂盛的雜草生長。在前茬作物收獲後, 立即播種其它作物可以減少雜草的生長, 避免雜草形成種子, 增加幹物質歸還土壤, 增加土壤的有機質, 避免土壤養分流失,改進土壤的生物學條件。冬季覆蓋的作物有黑燕麥、黑麥、三葉草、油蘿卜、白苦羽扁豆等; 夏季作物有小米、豬屎豆、扁豆等。豬屎豆隻有一個生長季節, 農民和研究人員在前茬作物收割後立即播種覆蓋作物。隻要覆蓋作物生產了大量的幹物質, 即使覆蓋作物在旱季死亡也沒有關係。縮短土壤休耕期是控製作物免耕栽培雜草危害的有效生物技術, 其關鍵技術是安排好輪茬作物和調整好播種期。
我說的“小矮人農場”是Discovery 的 home & health 頻道的電視連續節目. 現正全球播出. 請你看後再說他們有沒有拖拉機.
此外, 不耕地種莊稼是有局限性的. 現在落後的熱帶國家印尼依然采用刀耕火種方式. 每年耕種時燒芭的濃煙混天蔽日,持續數周.附近鄰國深受其害. 刀耕火種是一種輪作方式.條件是土地充足, 叫土地種一年,歇一年. 采用什麽方式種地, 要因地製宜.
說到, 不能苟同你的說法. 本人幼時, 家裏養過雞. 北方東天天亮的很晚, 公雞在漆黑的冬天淩晨叫早是太平常不過的了. 我小時候玩的一個遊戲就是躲在雞群旁學公雞叫. 雞群裏領頭的公雞以為是競爭者出現, 立即高聲鳴叫回應, 它甚至會用鬥雞的姿勢跑過來剁人.
再淵博的人也有疏忽的地方.
我是77級學農機的.我上大學時就有免耕法講座.畢業後曾為少,免耕法作業設計過相應的農業機械.
另外,你的汽車暴衝是由材料熱漲係數不同(二種鋼)引起的理論說不通.因為二種不同質量的鋼的熱膨脹係數差異非常小,如果這種差異測的出來的話.
那是老閻的高論?那是數以萬計的科學家經過半個世紀的科學研究證明了的。就是國內的農學家們也發表了數十篇科學論文。別太高抬老閻了。雖然在文學城他還是第一個告訴大家的。去看看耕作學權威薑秉權教授編寫的教科書。我這裏沒有貶低老閻的意思,實話實說。
你這個例子不合適,糧食產量高不高是表象。地球繞太陽還是太陽繞地球是本質不是表象,這兩者表象是一模一樣的。
你應該舉例,大家都是看到太陽從東邊出來,偏偏比哭笑好非要說太陽是從西邊出來的
中國農村懶人多了去了,這幾千上萬年不知道有多少人懶得耕地就把種子撒了,要是這樣收成明顯高,不知道會被發現多少次了
不過,網上的東西嘛,看看也就算了,反正土共有權那些也不會來看老閻的blog
我認為潤濤閻寫文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看看有多少海外學者自報奮勇顯示無知。
比如說,當年如果有人介紹說:有個叫哥白尼的牛人發現不是太陽圍繞地球轉,而是地球圍繞太陽轉。就會有人出來說:難道地球上所有的人都不如一個哥白尼?這不可能是真的!是太陽圍繞地球轉!
不用說, 您的這篇文章肯定要遭到不少人的迎頭痛擊。 “耕地”在人們的頭腦中已經幾千上萬年,形成巨大慣性,您(其實是福克納老農)告訴他們,不用耕,他們肯定受不了,有人肯定不願相信。
謝謝閻先生介紹的免耕法。 我還真是第一次聽說。 我在中部州上學時,隻是聽美國同學說他們這裏都是輪作。
我的家鄉省和您的緊鄰。 我們那裏深翻了沒有,我不知道。 但是聽同學的父親講, 當時都去搞大煉鋼鐵,莊稼都爛在地裏也沒人收,這是我們那兒造成饑荒的主要原因。 五八年到六一年其實風調雨順,哪裏是什麽自然災害?!
另外,美國減少沙塵暴的努力在日常生活也隨處可見。 我們常常用鬆針,鬆樹皮(pine nuggets)作 mulch; 小區開發,修築道路,樹木被砍後,建築商在裸露的地表覆蓋秸杆。 我想這都是有益的作法吧。
那還是要先翻好地的,隻不過是秋天翻的吧?
土豆是否好吃也決定於品種的,表麵不太光滑的會粉一些。
我不知道武漢種土豆長啥樣。我們那裏的土豆就比不上東北的土豆長得大。當年我們公社還派我去東北買土豆做種子,結果長不到東北土豆那麽大。土豆比較怕高溫,俄國還有波蘭等歐洲國家的土豆比較多,美國也不少。我多次去湖北但沒注意過湖北的土豆是啥樣的。也不記得在那裏是否吃過湖北產的土豆。東北的土豆比我們那裏的吃起來的感覺比較“麵”似乎水分較少。
免耕法在全球範圍內比較研究試驗幾十年了啊,發表的科學論文車載鬥量。不知道您在說啥。
不過我種花從來不翻土,主要是懶,挖個孔,隻要帶土的花放得下就行,愛活不活,死了就重種,不過大多數都活了。以後種莊稼都不翻土,試驗一下。
您去讀一讀美國沙塵暴的起源的書籍,別光看電視。
這叫關公戰秦瓊。
你還是去看看鳳凰衛視的百裏風沙線再談沙塵暴吧。
假專家比文盲還可怕。
“小矮人農場”是wandah的文學作品。作者生長在城裏,可能沒見過拖拉機。
文革前有個叫高玉寶的作家,寫了《半夜雞叫》風靡全國。他沒有養過雞,晚上也沒有幹過農活。他以為他學雞叫,人聽不出來,雞也聽不出來那是人的聲音。他太可笑了。雞打鳴的原因是因為雞的眼睛裏有紫外線受光細胞,而人沒有。天還不亮,紫外線已經到達地麵,雞看到了,天亮了,才大叫的。你半夜把雞打死,他隻是嚎叫,不會打鳴,那是高興的叫,不是恐懼的叫。
讓長工們半夜裏下農田幹活,地主沒那麽傻,因為不論去幹什麽,都把莊稼搞亂了。除草,無法不把禾苗除掉。所以,住在城裏的文學家寫的農民的故事,都是漏洞百出的。不可當真。要看農民題材的作品,還是看浩然的金光大道和豔陽天,雖然他是胡謅的,是政治作品,但語言和事例沒有破綻。
研究這個題目的科學家發表的論文多如牛毛。跟您這麽說吧,翻耕完了,一旦澆水,水幹燥後,土壤的鬆緊度立刻跟沒翻耕前一樣了。也還是那麽硬。所以,農村在蓋房打地基前,為了防止下麵曾經挖過白菜窖之類的導致以後地基下沉,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灌水。把準備蓋房的地方用水澆灌,等到水幹了,該下沉的就下沉好了。
所以,翻耕土地的作用如果是鬆軟土壤,那你一旦澆水,等水分蒸發後,土壤也就不再鬆軟了。而且,你種完後一定要澆水的!唯一的作用就是導致水土流失。
我小時候在華北一到春天春播就可看到漫天沙塵,雖然沒有現在的沙塵暴那麽厲害。
現在的沙塵暴起源於西伯利亞的強風,而內蒙古剛好也是牧區退化,這樣我們就理所當然地認為沙塵暴都是內蒙古的錯。其實,有人算過,要是席卷全國的沙塵暴沙子的總量都是來自內蒙,那內蒙的地表一次就刮沒了。也就是說,一半的沙子來自內蒙就是極限了,另一半來自於各地。
花了我兩天時間
手上還起了泡
第一年西紅柿收成非常好
第二年第三年就差多了
施了肥也沒有太大效果
聽說是應當去Lowe's買浮土來補充營養的
翻了地後感覺上好很多(看起來更肥襖的感覺)
不過一旦下雨就會有很多土壤流失
一出太陽很快就幹
而且變得像沙地那樣
不知道可有人做過對照試驗?
深翻淺翻和不翻
與共產黨無關?1958年深耕土地導致大麵積顆粒無收而餓死3千萬人的帳,該算在古人頭上?
美國是第一糧食出口大國,不犁地後單產增加了而不是減少了。
就算你說的對,那殺雞取卵導致的沙塵暴的後果比產量嚴重得多。
“如有不同意見,請說明,不要附帶攻擊對方本人”
那些人既無知識也無教養,反駁根本就無從談起,唯一的辦法就是顯示他們自己的愚蠢與道德低下。
美國土地資源多,當然不追求畝產,也不需要翻耕。中國幾千年來
都是人多地少,翻耕增加單產是鐵的事實,還用你們這些臭知識分
子去教導。
沒聽說過有人把種子撒在上麵的種植方法,當然有“拋秧”的水稻種植方法。美國中部大平原有無數種五花八門的播種機,都是把種子播入土壤的。中國也有“農機化”學院,就是專門研究農機具的。播種機有近百年的研究了,但估計沒有撒在外麵的播種機,也許有,我不清楚。
他一個留美的,要是在一邊倒崇拜蘇聯的時候他提出美國如何如何,而且還敢反對大躍進,他的特務帽子肯定戴上了,他根本活不下來。他當然不犯傻了。餓死別人,先餓死的肯定不是錢學森他們這些一級或二級教授的。再說了,家裏搞不準還有老婆孩子,為家庭著想,也不會說實話的了。不發表意見保持沉默就不錯了。
在孫渠死後,薑秉權是第一個把《犁地者的愚蠢》這本書介紹給中國的。可惜在大躍進開始前他沒敢這麽做而製止深翻土地運動。
我古狗了一下“薑秉權”有他的科學論文涉及到免耕:
“秸稈覆蓋免耕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與養分轉化的研究”
據說孫渠的助手薑秉權教授(40年代留學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耕作學博士)晚年非常遺憾孫渠的做法。可薑秉權自己在文革中也左得出奇。不知這個傳說有沒有事實。
薑秉權晚年也提倡免耕,但沒見到他多少這方麵的論文。
不論什麽土壤,隻要翻耕,就導致:1.土壤水分蒸發。2.雜草並不能得到控製。3.沙塵暴。
在稻田當然不存在耕與不耕的差別,反正水中上麵,不會導致沙塵暴。
中國農村,種土豆和紅薯要翻地的,還要做成壟,種在壟的上麵。我說的是北方,我們老家都這樣種。其它地方也許不那麽費勁。
翻耕土地的好處目前找不到了。幾千年來大家都這麽認為有好處,其實是誤以為植物的根係弱。事實上,植物的根係可以穿透石頭的。至少穿越土壤根本就不在話下。很多研究,有專業雜誌,每天都有大量論文。
翻地導致土壤水分大量蒸發流失的研究很多,最好的保持土壤水分的辦法就是秸稈覆蓋。您說的是對的,翻地導致病蟲害增加,而且雜草也不會減少,舊的雜草不會死掉,因為根係還在,而新的雜草也借機發芽。
大麵積的種植玉米等糧食作物就不需要翻耕土地。其實,植物的根係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麽無能。植物的根係生長速度與土壤的鬆緊程度在天然條件下沒有差別。
種土豆的話,是把去年的土豆化成幾片,然後把土豆片放在犁過的土裏,是放在溝裏麵的,然後在土豆片上放些伴有農家肥的煤灰,最後用土蓋上,土豆在下雨後就開始發芽。
種紅薯就不需翻地,就是在玉米地裏挖個洞,然後就把幼苗用一點土蓋上,然後澆上有肥料的水。
種玉米也不須翻地,就是在土豆長到開花時節,把玉米泡泡,然後在兩行土豆之間挖個洞,買下種子,澆上水即可。
水稻也需翻地,因為是種幼苗進去。
某些蔬菜需培養幼苗,有些就不需要,是要看各種菜的生長能力。某些植物需翻地,某些是不需要的。
美國沙塵暴的不再發生是有多種原因的,開發西部時候的興修水利,水澆地就是其中的一項,雖然後來認為水庫的修建破壞了當地的生態,但當時如果沒有興修水利,西部的開發是很困難的。同樣,中國現在一年比一年厲害的沙塵暴的原因也不是翻耕土地的緣故,至少很大程度上不是,而是內蒙草原的沙漠化-為出口羊絨做開司米養山羊,結果山羊啃草根,,草原不能再生!敗家子的做法。
我對以“鵝害鷗(Ohio)”等類似的搞笑文字的做法很不以為然,這種文字遊戲其實很幼稚,戲弄一下小學生差不多。但從成人的筆下出來就貽笑大方了。
至少我親眼看到事實的跟你引用別人的故事完全不一樣.當然,結論也會不一樣.
還有,菜地可以不翻地嗎?希望可以,省了好多汗水啊。
有建設性意義的討論不應該像你這樣避重就輕,以一句“無知還胡言亂語”就回避那些關鍵回複,比如免耕中除草的問題,比如降雨量和沙塵暴的關係,比如為什麽現在美國還有很多地方依舊在翻地。。。
即使在http://en.wikipedia.org/wiki/No-till一文裏也提到了單產下降和購買設備昂貴等問題。以中國國情,當時不缺勞動力而缺糧食,缺耕地,缺資金,即使排除意識形態的幹擾,這個免耕法在中國推廣顯然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文革和大躍進我沒有經曆過,不好評論,但是看你的帖子,多了些衝動和偏激,影響了你文章的說服力。
這位,《烏有之鄉》的文章你也敢看?了不起。
對,表麵30厘米是最有營養的。一米下連細菌都很少了。
您說的對,美國中部早就不犁地播種了。各種播種機都非常科學的。仔細看,很好玩的
用得著這麽爭來爭去,還要抬出專家、鼻祖什麽的嗎?
查了下資料,老閻還是靠譜的:
http://en.wikipedia.org/wiki/No-till
您這個鏈接就比較給出細節了。個別人可能感興趣。
對於下麵那些無知還胡言亂語的評論就不回複了。
這篇文章有更多細節:
免耕法”--中國農業的恥辱!
“光說不幹”的“免耕法”使中國農業倒退為“原始無體製耕作”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0808/46872.html
沙塵暴是個係統問題。你把一小片地挖五十米深都沒事,怕的是你把周圍幾十平方公裏的表土都破壞了。
不挖地撒種靠天收,表麵上是可行的(我家種菜就是那樣),問題是幾億張口等著吃飯,不高產是不行的。至於後果, 看看現在的環境汙染就知道了。
http://en.wikipedia.org/wiki/No-till
如果毛主席不搞一邊倒跟隨蘇聯,把說實話的打成右派或美國特務,就不可能大搞深翻土地,三年大饑荒餓死3千萬人是不可能發生的。
From now on, I will not do this in my yard any more.
另外,有營養的土怎麽會給翻到根夠不到的地方呢?表層土壤是最肥的嗎?
此文作為娛樂文逗讀者爭論,思考以至於罵大街,都無可非議。有些事實不能忽視,實際上,美國在70年代後80年代初才開始推廣免耕, 而免耕的推廣並不是這位老農的功勞, 是因為發明和使用了除草劑和精確的播種機械。
如果你不服氣,可以在自家後院, 不耕不翻,直接種上幾棵玉米, 看看是什麽長勢。
這閻潤濤是我見過說話最不靠譜的人,簡直大放厥詞。明天是不是寫篇文章說,拉屎不擦屁股能有效的防治齲齒呢.
*** 回這樓的,
還真能有效的防治齲齒呢.
因為,拉屎不擦屁股的, 基本也是不會買牙膏刷牙的, 然後, 牙齒就不會受到牙膏的過度磨擦,特別是孩子, 就不會得齲齒了.不相信的去查查, 父母對小孩刷牙特別CARE的, 齲齒的比例也特別高的.
***bingo !
理論成立, 下回, 潤濤會考慮就此寫個專題的.
關於這篇耕作文章,任何事情要靈活. 不要一刀切,多參考,這個應該是潤濤寫這篇的原意.
但野草還是要連根除去的。耙(鬆動了的)地,摟草很容易。還需要有個掌握真理的老農想一不翻地易除草的轍。
“老閻沒錯。這叫免耕法。中國東北在70年代末開始施行。”
好像有個美國農業專家到那裏去推廣,他的名字我忘記了。謝謝提醒!
福克納當時以為中國沒有機械化就不犁地,其實他的判斷是錯的。中國曆來都犁地。
而且,美國那時候的小麥產量比中國的小麥產量高一倍多。請看中國官方數據。中國當時的小麥產量是120斤,等於60公斤,比美國當時低一倍多。因為美國已經超過了150公斤(折合成市畝和公斤)。
另外文章鏈接: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802910,00.html
- Science: Down With the Plow,時代雜誌 1943年7月26日
麵對梨在其200年曆史中造成的破壞深感震驚的同時,福克納觀察到使用大量機器的美國農民畝產量要小於中國農民。
否則home depot這土那土的有啥用?
毛細管原理聽說過麽?作者都不知哪兒來的自信,盡放八輩子打不著的臭屁.真好奇在其本專業上是不是也這麽胡噴,有一就要說成十,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偏激得像個怨婦.
但願能有城裏的高人把閻兄這折子奏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