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兩稅合並,誰才是最大受益者?

(2007-03-08 15:39:41) 下一個

香港文匯報報導/中國長達20多年的內外資企業所得稅「一稅兩法」時代,即將宣告結束。提交本次全國人大審議的新《企業所得稅法》,在本次會議順利通過表決可說已無懸念,預料新稅法連同國務院隨後製定的實施條例將於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新稅法施行後,內外資企業將適用同一的企業所得稅法,執行統一的稅率、稅前扣除辦法和優惠政策,這意味著在中國全麵對外開放之後,中外資企業真正迎來公平競爭的新元年,將極大地激發出國內經濟活力,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由此將進入一個新的曆史時期。 

改革開放以來,為加快吸引外資、發展經濟,中國政府一直給予外資企業優惠政策,並形成內外兩套企業所得稅製度並存的「雙軌」格局,即根據企業資本金性質不同,采用兩套企業所得稅法律。其中,外資企業適用1991年七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內資企業則適用1993年國務院發布的《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

外企「超國民」 民族品牌受壓 

在內外資適用兩套企業所得稅製的情況下,盡管法定稅率均為33%,但外資在稅率優惠、稅前抵扣等方麵獲得很多優惠,最終導致內外資企業的所得稅負擔不一。在優惠和抵扣之後,外資企業所得稅實際稅負大致為15%左右,內資企業為25%左右。 

在財政部看來,稅負雙軌製,並由此派生出外資企業「超國民待遇」現象,不僅有違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置內資企業於不平等的競爭地位,造成實際上的競爭不公;而且,外資企業憑借超國民待遇,取得了市場領先位置,對民族企業、民族品牌形成了巨大壓力。而且內外資企業稅負不統一還扭曲了企業行為,激勵內資外流再以「外資」身份回流,或令部分外資企業通過注冊新的公司規避相關稅收,兩者均造成國家稅款的流失。

利益方阻撓 新法數度擱置 

財政部一直力推兩稅合並,希望能夠在2006年中國「入世」過渡期結束時開始施行新企業所得稅法,也就是最晚在2005年3月提請全國人大審議通過。不過由於外貿部門擔心兩稅合並會導致外商投資減少,而一些沿海發達地區則囿於既得利益,認為兩稅合並「有違中國改革開放承諾」,應延緩合並進程;使得新《企業所得稅法》的立法工作幾度被擱置。 

此間觀察家指出,隨著「入世」過渡期在2006年底正式結束,中國全麵對外資開放,中央高層意識到如果任由這一對外資傾斜的政策再延續下去,將直接損害越來越多內資企業的利益,「一稅兩法」正在成為稅製改革甚至整個經濟轉型的羈絆,因而決心破除一些部門利益和既得利益的阻撓,盡快完成兩稅合並。2006年8月23日,新企業所得稅法草案經國務院第147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12月24日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經過表決,決定將草案提請十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僅經人大常委會一次審議就提交全國人大表決,在中國立法史上並不多見,足見中央力推兩稅合並的決心。

兩稅合並審議股市應聲強漲

據新華社8日電:企業所得稅法草案8日提交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草案將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統一為25%,該草案獲得了會外各界的高度關注。專家們的核心觀點認為,對於在稅率差別中處於弱勢的內資企業來說,兩稅並軌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而這種利好效應在滬深股市最近幾個交易日的持續強勢上行中已充分顯現。 

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在說明該草案時表示,中國現行的內外資企業名義所得稅稅率均為33%,但為了吸引外商到中國投資,政府長期以來對外資實行了大量稅收優惠政策,使其實際稅負遠低於內資企業。 

稅負上的「內外有別」令眾多本土企業在與外資同行的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一位企業負責人向記者抱怨:「外資企業本身擁有資金、技術、管理等優勢,再加上各種優惠政策,就相當於給闖進菜園的大象再加一把鐮刀,國內企業的生存壓力可想而知。」 

來自全國人大預算工委法案室的最新調查顯示,河南省內資企業實際稅負為27.72%,外資企業為14.81%;廣東省內資企業的實際稅負在23%至27%之間,外資企業的實際稅負僅為10%左右。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製的不斷完善,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扭轉這種不公平的稅製已經勢在必行。 

無錫市國稅局副局長朱曉華說,中國利用外資的規模和水平都已經上了一個台階,不斷增長的財力也完全有能力消化內資企業所得稅稅率下降帶來的稅收減少,兩稅並軌已「水到渠成」。公平競爭緩解外資衝擊 在財經觀察家侯寧看來,調整稅收體製是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的「遊戲規則」框架內積極應對外資對內資衝擊的一種方式。「也隻有這樣,外資和內資、民資才能在起點公平的市場化環境中平等競爭,逐步培育出有國際競爭力的民族品牌。」侯寧說。 

而對於內地股市的連鎖效應,上海天相投資諮詢公司策略分析師仇彥英認為,兩稅並軌可以短期內提升上市公司業績,促進股市的上漲是「必然的」。增長方式出口轉向內需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斯蒂格利茨8日在中國人民大學發表演講時說,兩稅合並是一個正確的方向,將推動經濟增長從出口導向轉為內需導向。 

斯蒂格利茨認為,由於出口市場逐漸飽和,以及受到發達國家越來越多的政治壓力,中國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模式是不可持續的。 他說,中國在技術發展方麵已取得巨大進步,國內競爭環境日益成熟,而逐步完善的金融體係將提供更多消費的基礎。這意味著,出口對中國已經不像過去那麽重要。 他說,中國有令全世界羨慕的高儲蓄率,但這也導致了高投資率,使中國經濟更多地依賴出口。中國加大對教育、衛生以及社會保障的投入,將減少人們的過度儲蓄,擴大消費需求,同時中國對金融機構的改革也有助於促進消費。國家財政每年減近千億 此外,金人慶還說,由於總體上降低了法定稅率,提高了稅前扣除標準,如果2008年實施新稅法,與現行稅法的口徑相比,財政減收約930億元,其中內資企業所得稅減收約1340億元,外資企業所得稅增收約410億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