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用晚餐時,我問老公,他是否在意如果我邀請他同係的另兩位年輕的中國同事來我家做客。自從我和他結婚後,我會邀請一些他年輕的中國同事和中國博士生來我家做客;或者,與他們交流一些生活經驗。他回答我,當然沒有問題,不過他想知道,我很熱衷於忙碌這類事的動機是什麽?想得到的果子又是什麽?
我告訴他,我認為社會如何對待一個人,將對這個人用怎樣的眼睛來審視這個世界,用怎樣的生活態度來對待自己和他人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他 / 她從童年起,就受到了很多友好,善良的人們的關心和幫助,那麽,他 / 她就會覺得世界是這樣的美好,光明,隨之,他 / 她的生活態度也會變得比較積極向上,合群;反之,如果他 / 她從童年起,就受到了很多白眼,欺辱,那麽,他 / 她就會覺得世界是這麽的醜陋,陰暗,他 / 她的生活態度也會變得比較消極逆反,孤僻。
特別,當一個人遠離本土和親人時,不管他 / 她的個性如何堅強,總會有更多的孤獨感。如果此刻,我能送上我的一個微笑,一絲友情,哪怕她是那樣的輕微,渺小,但總比沒有強。如果,每個人都能送給他人一個微笑,一絲友情,那麽,世界一定會變得更美好。
我對丈夫說,自從我相信了這個倫理,不管我居住在何方,碰到任何人,當他人需要時,我盡我的能力奉獻上我的微笑和友情,這就是我動機的來源;而我期盼的果子:明天,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奉獻自已的微笑和友情,給需要他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