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影響人類健康與生命力,警惕!地球氧氣已銳減近半?

(2015-08-02 16:58:37) 下一個



影響人類健康、生命力乃至生存

警惕!地球氧氣已銳減近半?

 

 

嚴重地區的含氧量已近臨界點

人類的健康與生存,精神與活力,與我們每分每秒不斷吸入的氧氣息息相關。

西班牙《起義報》報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促使人們為扭轉全球變暖的態勢而展開行動,但很少或者根本沒有人關注正逐漸下降的大氣含氧量和隨之而來的一係列連鎖反應。

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伯納(Robert Bona)通過對附著在化石樹上的琥珀中包含的氣泡進行化學分析,對史前時代的大氣氧含量進行了研究。他指出,人類在1萬年前呼吸的空氣的含氧量要比現在高得多。

近萬年前,地球的森林覆蓋率至少是現在的2倍。而亂砍濫伐和荒漠化正在迅速加快氧氣的損耗。

研究表明,越往前追溯,地球大氣含氧量就越高。目前大多數科學家都認同史前大氣平均含氧量在30%-35%之間。

然而,現在地球大氣的氧氣含量隻有20.93%

倘若在沒有冷暖氣而門窗緊閉的室內,氧氣的含量可以下降到17%-19%。然而在一些汙染嚴重、人口密度較高的城市和工業園區內,大氣含氧量甚至可能更低。

在生物學而言,為了健康地生存,人體需要呼吸的空氣至少需要15%的氧氣含量。

假如低於此數字元,人們可能需要定時進入高壓氧艙,以增加血氧的濃度。更嚴重的話,則會影響生存。

事實上,在一些城市、地區,所謂“吸氧”、“氧療”保健法已經悄然興起,明星中更不在小數。甚至堪稱“常青樹”,年近六旬還能在舞台上跳著各種高難動作的明星麥當娜,也披露她保持青春的秘訣是經常吸氧。她認為,經常吸氧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還使人精力十足,“你隻需躺下來10分鍾,一邊休息一邊吸氧,一會兒就會感覺原來的疲勞感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效果真的很棒。”

 


還有已故的流行音樂天王邁克爾˙傑克遜。他自
1984年拍廣告被燒傷後,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去高壓氧倉裏待上一到兩個小時,直至2009年因醫療事故意外逝世。傑克遜當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自己常在“氧氣房”小睡,醒來之後感覺完全像個新出生的胎兒一樣,充滿活力和朝氣。他曾公開表態,合理利用氧倉並保護好自己,相信自己可以活到150歲。

值得深思的是,當有錢人已然熱衷於“吸氧”的時候,那是否意味著,地球上的氧氣危機已經顯現?

 

亞健康就是缺氧?

人體大約是用70-80平方米的肺泡和覆蓋肺泡的60億毛細血管裏的血紅蛋白,來實現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氣體交換的。

含氧的血紅蛋白把氧迅速送往人體全身各個細胞,使人體得到必要的能量。隻有有了足量的氧氣,才能保證肌體細胞器官和整個免疫係統的充分運轉,才能使人們維持健康的體魄。

輕度缺氧會有些什麽感覺呢?如果動脈血的血氧含量過低,一般而言,會出現頭昏、心慌、氣促、食欲減退、倦怠、乏力、惡心、嘔吐、腹脹、腹瀉、胸悶痛、失眠、眼花、嗜睡、眩暈、脫髪、腦力不足、心率加快、呼吸加深等等。

有人說,亞健康症狀實際上就是缺氧的症狀。還有人提出,退行性疾病在過去一個世紀顯著增多的原因是大氣層中的氧氣在減少。

當氧氣濃度下降到17%時,人在靜止的狀態下尚無影響,但是如果從事強度較大的活動或勞作時就會呼吸困難和心跳加速;當氧氣濃度降到15%以下時,人就會呼吸急促,感到遲鈍,以致難以從事日常勞動和活動。

低氧環境會導致代謝障礙,人體的動力工廠——線粒體,失去了原料,無法為身體製造能量。早在1931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奧圖˙瓦爾堡(Ottohein Rich Warbur)博士就已經發現,當人體組織細胞中的氧含量低於正常值的65%時,缺氧組織細胞就容易癌變,從而導致癌症的產生。

遺憾的是目前很多人甚至我們的醫學專家都簡單的把亞健康歸罪於當今工作壓力太大所致。但是忽略了一個導致亞健康最大的殺手:缺氧---空氣中缺氧。很少或者根本沒有人關注大氣含氧量正在急劇下降以及隨之而來的嚴重後果。

美生理學家阿瑟圭博士說:“所有慢性疾病和一切病症均由細胞缺氧造成”。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瓦魯特博士曾說過:“所有疾病都是從缺氧開始的。


聯合國顧問、哲學和係統學教授埃爾溫•拉斯洛認為,大氣含氧量的降低會帶來嚴重的後果。他指出,
目前的大氣含氧水平不足以使人們維持健康的體魄,因為人們需要一個適當的氧氣攝取量來保證肌體細胞、器官和整個免疫係統的充分運轉。目前人們攝取的氧氣水平很可能導致癌症和其他退化性疾病。

 

畜牧業是大氣變化最大元凶

早在2006年底,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已公布了一份長達400頁的報告——《牲畜的巨大陰影:環境問題與選擇》(Livestock’s Long Shadow –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Options)。布告中揭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畜牧業是造成氣候暖化的頭號因素。報告指出:“無論是從地方或全球的角度而言,畜牧業都是造成嚴重環境危機前三名最主要的元凶之一。”

無冰陸地麵積的30%被畜牧業占用。

畜牧業砍伐森林,地球之肺熱帶雨林每年都有遠多於英國國土的麵積從地球上消失。

農耕地的70%被用於種植飼料作物。

土地用於飼料生產或者放牧,伐林取地,每年產生5291,000,000,000磅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牲畜比汽車多18%

N2O排放的65%來自牲畜,其暖化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96倍。

烷排放的37%來自反芻牲畜的消化道(例如牛)。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3倍。



其中,牛、羊在經濟動物中則首當其衝。按照
FAO公布的數據,平均每生產一磅牛肉,需要消耗7磅的糧食來喂養牛。換言之,7磅糧食才能換來一磅牛肉。其次是豬肉1:4,雞肉1:2

而根據聯合國08年的資料,這個世界上,每5秒鍾就有一個孩子因饑餓而死。然另一方麵,美國2/3出口的穀物是用來喂養牲畜而不是人類。


 


而從環境方麵而言,德國生態經濟研究協會(
Institute for Ecological Economy Research)報告顯示,有機純素飲食的碳排放量比肉類飲食少了94%。即使不是有機生產,仍可減少碳排87%

不僅如此,畜牧業排放的氨氣占全球總量的64%,不僅造成酸雨,還會產生硫化氫這種致命氣體。

對此一些地球學者憂心忡忡,認為除非人類改變工業化和人類消耗物質的生活模式,否則百年內地球氧氣很快接近臨界點。地球與人類的後果將不堪設想。

 

“地球之肺”在急速消失中

亞馬遜雨林涵蓋了地球表麵5%的麵積,不斷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為地球提供的氧氣量達20%。也就是說,“每吸進5口氧氣,就有一口出自亞馬遜森林”。因此,亞馬遜雨林被譽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髒”。

然受畜牧業所害(次之為石油開采),亞馬遜雨林每年被砍伐的麵積達到1720,000公頃,占全球森林砍伐總量的14%

 

被飛速破壞中的“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


印度尼西亞,巴利島-全球性保護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的最新報告指出,2030年,森林退化導致氣候變化的惡性循環將摧毀或嚴重破壞將近60%的亞馬遜森林。

需要警惕的是,如前述數據,雨林是地球的肺,它的消失意味著我們擁有更少的氧氣,卻有更多的二氧化碳被留在地球上。

從現在到2030年,亞馬遜地區的森林退化將釋放555億到969億噸的二氧化碳,其最高值超過全球溫室氣體兩年排放量的總和。此外,亞馬遜的毀壞還將打破全球氣候係統的穩定性。



國際森林研究所(
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search)的數據表明“在1990---2001年的十年之間,歐洲從巴西進口的加工肉類占總肉類進口量的百分比,從40%,上升到74%。巴西的肉類的大部分都是供出口用,而這些肉類中的80%都是以毀滅亞馬遜雨林而獲得的。

換而言之,正在遭受毀滅的亞馬遜的森林,以及地球沙漠化與暖化的直接根源,是人們的嘴與胃造成了當前的困境。

WWF全球氣候變化項目總監 Hans Verolme 指出,“對亞馬遜森林的保護一旦失敗,將對全球氣候的穩定性造成災難性破壞。



地球雨林與森林銳減對生態的影響

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FAO)的《2010年全球性森林資源評估》(2010 Global 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 FRA)報告指出,世界森林總麵積略超過40億公頃,僅占全球陸地麵積的31%,當中僅有36%是原生林。然而全球森林每年以淨減少520萬公頃(相當於1.5個台灣本島麵積)的速度消失中,其中絕大部分是珍貴的原始森林。

在過去一萬年流失的世界森林當中,有一半是在過去80年中毀壞的,而這80年中對世界森林的毀壞又有一半是發生在過去30年之中。


根據
FAO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共同調查,由於人類砍伐,截止1980年代末,對於地球生態來說異常珍稀的熱帶雨林麵積已不足1900萬平方公裏,比以前縮減超過一半,僅占全球陸地麵積約7%

據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估計,全球的森林正以每年 2%的速度消失。FAO2011年世界資源狀況》也指出,每分鍾森林消失的麵積相當於5個足球場那麽大。按照這個速度,50 年後人們將看不到天然森林。

雨林與森林的消失,除了顯而易見的地球大氣危機外,氣候乃至土地也會緊隨著惡化。



幹旱
——例如專家預計隨著亞馬遜森林進一步遭到破壞,印度和中美洲降水量會有所減少;在作物生長季節,美國和巴西的一些產糧區也麵臨著降水減少的不利局麵。

而事實上,美國中西部過去14年已有大約11年陷於幹旱,範圍涵蓋加州、內華達、新墨西哥、亞利桑納、德州、俄克拉荷馬等多個州,影響超過6400萬人。

美國加州奧羅維爾湖隨著持續的旱情,湖泊和水庫水位持續下降,已經處於曆史低點,幾近幹涸;而另一個沙斯塔湖(Shasta Lake)水位也已下降至曆史平均水平以下65%

 2014年圖片,加州奧羅維爾湖,幾近幹涸。


2014年圖片,幹旱影響下的加州沙斯塔湖,一群遊艇在湖麵上行進。湖泊和水庫水位持續下降,已經處於曆史低點。


內華達州的洪堡河
Rye Path水壩,2014年初就已經沒有水。目前,內華達州81%的地區處於幹旱狀態。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農業和資源經濟學專家理查德·霍維特指出,缺水已經使加州43萬英畝(1英畝約合0.4公頃)農田荒置,相當於全州農業用地麵積的5%,造成1.7萬人失業。

2015年年初,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專家主持的研究首次預測未來的極度幹旱,認為美國中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區,有八成以上機率在本世紀稍後會出現持續35年以上的大幹旱,西南部供水也會比現在更緊張。

 

沙塵暴——而與此相對的是,沙漠化卻以每年三十公裏的速度擴展中;沙塵暴因此而越來越厲害。看過科幻片《星際穿越》(Interstellar)的讀者,可能對於電影中未來世界沙塵暴的巨大災害仍心有餘悸,然事實上,美國世界觀察所前所長萊斯特布朗在他的新著《生態經濟》中引用的材料說,20014月,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在科羅拉多州的博爾德實驗室報告說,來自中國北部的沙塵暴已經到達北美,“從加拿大到亞利桑那州都蒙上一層塵土”。


2015年7月28日,發生於內蒙古的一次沙塵暴


布朗認為,幹旱隻是把“環境退化的情況顯示出來”,問題在於“過度放牧和過度耕種”。聯合國糧農組織研究報告估計,
世界超過1/4的人口已受到土地退化的影響。

 

生物滅種——當蘊含了豐富物種的雨林被迫快速消失時,許多生物也正麵臨失去家園和滅種的危機——生物正急速瀕臨滅種。因大量畜牧,不斷地破壞環境,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種生物瀕臨滅種(FAO估算,每一天,消失的森林動物和植物物種都多達100)!



聯合國及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
IPCC)明確指出:肉食是造成全球暖化的元凶,而且也對地球造成無數的負麵影響。地球的生態平衡維持了40億年,卻在工業革命興起以來的兩百年間遭到嚴重的破壞。

 

海洋釋氧同樣遭到破壞

地球釋氧係統中,除了陸地植被,還有海洋植物。然而海洋的狀況也同樣不容樂觀。美國宇航局報告稱,目前北太平洋上能夠釋放氧氣的浮遊植物的數量比上世紀80年代減少了30%,這種變化在短短30年中是巨大的。

聯合國糧農組織1996年的數據顯示,畜牧業是最大宗的營養物汙染源,造成毒藻叢生、耗盡氧氣,形成無法支持海洋生物生長的死亡海域。單單美國的牛、豬和家禽養殖業製造14億噸動物排泄物,是全球人類排泄物的130倍。這些糞肥是地下水汙染和大氣暖化的主因。單單在美國沿海一帶,糞肥和其它作物肥料的徑流約形成230處缺乏氧氣的死亡海域。

 

巴西羅德裏戈湖,據當地媒體報道,由於汙染導致缺氧,成千上萬的魚窒息死亡。


此外,
2004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也證實,全球海洋中分布著400多個汙染極其嚴重的區域,包括150個巨大的“死亡區”。 蔓延的糞肥、農用化肥、生活汙水、工業垃圾等汙染物等大大降低了這些海域的含氧量,使得其中大部分或所有海洋生物都無法繼續生存。

舉例來說,動物養殖場徑流在墨西哥灣造成世上最大的死亡海域之一,目前麵積已達8,000平方英裏。 20102月,巴西羅德裏戈湖(Rodrigo de Freitas Lagoon)爆發160,000斤魚類窒息死亡的事件。

 

一塊5盎司牛肉的驚人數據

一位名為“東山雅敘”的民間學者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美國臨床營養期刊、New Scientist期刊、歐盟Euractive網站、水資源管理期刊等數據,用我們常吃的5.3盎司(約150克)牛肉漢堡來作比較。整理出一些異常驚人的資料:

 

要生產這一小塊漢堡肉,得消耗掉24根喂牛的玉米。

生產這塊漢堡肉所需的石油,相當於一碗花椰菜的94倍。

生產這塊漢堡肉所消耗的能源,可以點亮一盞普通家用20瓦日光燈15天。

生產這塊漢堡肉,相當於開車45分鍾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為了生產這塊漢堡肉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需要一棵樹花90天才能完全吸收。

生產這塊漢堡肉就需要2400公升的水(是生產穀物用水量的70倍。包括種植飼料的灌溉用水、牛隻飲用水、牛糞等清潔用水),這足夠讓一般人洗40天的澡!而這個地球上,僅有少於0.007%的水是可以飲用的。

 

水危機——是的,除了大氣危機外,還有水危機。2009年,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報告說,全球正麵臨“水破產”危機。為給農業灌溉和水庫提供水源,全球70%的主要河流麵臨枯竭。但在許多地區,廉價的水資源長期被浪費和過度使用。全球許多地方正處於“水破產”邊緣。

報告警告說,不到20年時間內,全球水資源短缺將導致大麵積農田消失,消失麵積相當於美國和印度兩國農田麵積總和。

現在全人類正陷入水資源短缺危機,約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人麵臨缺水困境。而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水資源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Water Institute)的數據顯示,農業用水占總用水量的70%,而其中大部分用在生產肉類。

 

美癌協會的驚人資料

百年前的癌症罹患率,是3.7%(即1/27);而到了今天,癌症罹患率竟然達41%(看清楚咯,中間沒有小數點喲,其中女性約為1/3,男性約為1/2。這是美癌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數據(台灣的數據是1/4),美國每年都新增約 1670,000癌症患者;每一天,都大約有1,600人死於癌症(2014年美癌協數據)。

簡而言之,在美國,每10個人中,就有4個人在其一生中將會患癌,或已經患癌。如果您是女性,幾率是1/3,如果您是男性,幾率是一半!而每三個家庭中,就有兩家,有或將會有癌症病人。至於心腦血管疾病,就更成為了人類的頭號殺手,大部分人都躲不過。

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罹患率居高不下的主因在於我們吃的肉,尤其是例如牛肉之類的紅肉太多了。責任醫療醫師委員會(Physicians Committee for Responsible Medicine)舉出一項由哈佛大學對數萬名男女進行的研究數據,經常吃肉會增加罹患結腸癌的風險達300%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建議,要想有效預防癌症,要限製紅肉的攝入量,即
每周不應該超過18盎司(1.12磅)。無論為了我們自身的健康,還是為了地球的生態,我們都是時候減少肉食的攝取了。

想想看,我們每少吃一塊牛肉或者豬肉,我們就已經為自己的健康,乃至為整個地球的生態,也為我們摯愛的子孫作出了一份傑出的貢獻。


請點擊相關閱讀(圖文/視頻):

科學研究- 人類的身體機構屬植食性動物,不適於食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