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隨想──世界上的水都是相通的

(2007-02-07 15:16:25) 下一個

身邊常常有些信基督教的朋友,自己也曾經去過教會的查經班,據說一旦信主成為了基督教,並且遵守基督教的準則,就能夠死後上天堂得到永生。遵循基督的旨意,光耀耶穌的名,應該是作好人的吧,也不錯的。但是,我聽人總是這麽說,心裏不太舒服,因為聽起來好像是為了要上天堂才去做好人,才去信教似的,歸根結底,還是為了自己著想。不是說人不該替自己著想,而是覺得基督教這樣有著很大的宣稱的宗教,這樣似乎立意不是太高遠,至少跟他們宣稱如此之大不相襯。

當然,也許是向我宣講教義的基督徒水平有限,沒有深刻體會基督教的真正涵義。曾經讀《聖經》中“哥林多前書”一章,對作者保羅對愛的闡述印象極深:“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甚麽。我若將所有的周濟窮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隻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我曾經在我的其它文章中提到過這段文字,但是現在提及它,仍舊忍不住要全部寫出來,這樣的愛得無怨無悔,心甘情願,不求回報,這才是愛人的人應該有的情懷,或者說,才是宣稱要愛人的人和宗教應該有的胸懷。也許,這才是基督教本來該有的精髓吧,我猜想,過去,現在,未來,都有基督徒這樣地實行著的,或者說,每個虔誠的基督徒多多少少都體現了這種精神,雖然難說充分。

這並不是基督教獨有的胸懷(實際上,基督教本身由於它依附的文化的侵略性和功利性,已經在開始漸漸的失去這種特質)。記得曾經讀過一則大乘佛經故事,一位孝子向一位修道的菩薩求救,要求他施舍眼睛,作為醫治他母親的藥物,而這個菩薩,毫無吝惜地把左眼挖給他。但是那位孝子說:“你太快了,弄錯了,我是需要你的右眼,才能醫治我的母親。”這個菩薩聽了,遲疑了一下,再把右眼挖給他。這時,眼睛作為藥已經不靈了,因為菩薩有了遲疑不舍之心。大乘戒律的根本精神,在於心戒,凡是“動心忍性”,起心動念之間的內在動機,有一絲一毫惡念,或是以自私自利而出發,便是違犯了菩薩的戒律。從這個故事可知,犧牲自我,救世救人的行為,是如何的難行。不過,在這個芸芸眾生的世間,有不少慷慨捐生,舍生取義,以及許多的舍己為人的事情,各色各樣,或大或小。真正的佛教徒如此,其它信仰不同者,甚至是沒有宗教的信仰的人,都有如此實行的事跡。大乘佛教的犧牲自我,專為救世而高尚其誌的精神,自然是天人仰止,無可非議,然而實踐其道,談何容易,但是作為一種精神教化人類,和保羅對愛的闡述一樣,其對於人類德行風範的偉大建立,令人肅然起敬。

 

還聽說過一個故事,有人死後還魂,記起曾經到過閻羅殿,殿前門聯寫道:“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死後上西天極樂世界還是下十八層地獄,似乎不是我們人們能夠自以為是的;巧的是,我讀到過一位著名的教士說過這樣的話:“如果有幸上天堂,你會看見有些你永遠不可想象的人在那裏,而有些你以為能夠看見的人,卻不見蹤影。” 兩則故事,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難得的是大乘佛教不但讚歎篤信佛道真理的善男信女,同時也讚歎其它具備同一真理,同一原則的異宗外道,雖然對於最高見地因有差別而形成說教的方式各有不同,或者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士,隻要是同具菩薩覺世的心腸,就認為是大乘菩薩道的同行善友;相形之下,基督教對不同宗教甚至本教內的不同教派,動輒稱之為邪教,似乎有些狹隘了。

其實,世界上的水都是相通的,愛人救世的思想、宗教,其最高見地,得以傳世的根源,愛人的心腸,也是相通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唯厚 回複 悄悄話 這麽好的文章。深藏在這裏。 深穀幽蘭阿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