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友網話:關於“解釋古文獻的內容和思想”
(2007-12-10 19:22:02)
下一個
改革開放後,國內學術界解釋古文獻的內容和思想,轉趨實在,不像以前,必先引一段的語錄,然後就著眼前政治形勢,眾口一音,強作附會.現在經常看到不同的學術觀點齊放爭鳴,漸呈探究真知的應有情形.文獻本身說甚麼,要怎麼掂量,學者間商討的成份多了,強詞以奪理,唯我一說為是的豪氣,與挾政治正確的霸氣,都少見了,這是好現象.
隻是去到網絡,講到古人,摧朽拉枯的革命派頭,竟仍然到處充斥,使人懷疑,稍離學術落到民間,時代真有向前了?還是毫無寸進?好像在走廊這裡,出出入入的,應算講文化有讀些書的朋友了,但時或碰見一些文風與想法,天馬行空捕風捉影得令人吃驚.
例如一提孔子儒家,恍如有甚麼血海深仇在,一股勁兒地猛踩,與批林批孔的時代何異?看見過有人抓住一句“文勝質則史”,便可大談孔子主張“文過飾非”,真叫人暈倒!有網友指出這話不能這麼個解法,居然可以嘴硬到底,強以“史”是“歷史”,孔子是要人編造歷史,掩飾過錯!別說那完整一段的“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其上下文之“文”“質”並舉全不講,光所引數字裡的一個“質”字,也像透明不在那兒.古代漢語裡,“史”字溯本,可講為用事浮於實之義懵然無知,隻認得個現代漢語的今字,便敢狠拿著作文章.連最基本的以古還古也不能做到,儘在以今亂古,竟稱是講古文獻.可惜當今普及層麵的“文化”裡,這現象絕非孤例.
古代文字能不能講通,乃是一事,而古代文獻能否通讀,更又是一事.字詞不得以今套古,觀念也一樣不好簡單用現代的去套過去的.例如聽孔子他常提“周文”,便以為原始儒家是想維護一個傳統的政治係統.通讀孔子的有關論述,這周文並不是單純的一個建製觀念,而是一種人文觀念他麵對的是整體文明問題,而不光是政治,更非甚麼帝製.又如孔子講到“君”的方麵很多,但讀的人隻看到一個“君君”,根本沒讀懂孔子他對在位君主須盡君主職任的問責本義,反而平添一個“君權神授和社會等級”的別想.歷史地說,君權神授其實是西方中世紀的東西,在現實之中,其潛勢力一直延續到啟蒙時代以後,很多的歐洲國家,甚至還要到廿世紀才擺脫其陰影.我們傳統中並無“君權神授,周孔原典是講天命有德,不是無條件的天命,而是天命後於人德,又受命後更當修德祈天永命,這不是神明無條件賜授君權的君權神授.社會等級”之在西方,一直維持到近代,而中國自封建解體唐以後的社會,是四民平鋪的非階級社會,並沒有西方那種社會等級或印度式的種姓社會.唐宋以下,我們的社會缺乏那許多的級,天下隻有二等,在上一個大皇帝,下麵就都是百姓,看你怎麼依附.這些非常明顯的識別,本該是文化常識,可惜過去教育在長期政治意識型態指導之下,以麵譜化的黑臉白臉去看一切,無以接近歷史真貌.所以當今我們要讀文獻,再思傳統,宜認真多作觀察反省.文化承先啟後,哪怕僅一代的青黃不接,也都是災難,故關心國家民族的,不得不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