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再淺談闡釋學的“接受”和“文本”.

(2006-09-05 10:57:58) 下一個

昨簡單說了點闡釋學,有朋友覺得不好懂,今天再將之說白些.下麵先把原帖照錄,隨後予以淺出表述一過,辭費或仍有不盡之處,請多包涵,是盼!

[原帖]
“接受”的原因,是因吾麵對者“文本”text(不是課本text book)
智性負責任的閱讀,首先是理解,理解的要津,是“文本取向”,非讀者中心,也不是作者中心,讀者是語言過程的參與者,首先必須是受者,也即文本的接受者.“接受”的意義,不是相信,也不是不信,而是誠摯願與一不屬自己的議程照麵,是商兌是懇談.文本不是書本,寫完放好在那裡一死物,“文本”的意義,是受者承認眼前的東西,實已決定於無窮後退的文脈context,因此文本自有它不斷的生成時空.套用闡釋學的講法,釋讀之接受,為一種文本的凝視遭遇,故無完成的文本,也無結束的閱讀,如此便形成所謂的詮釋遭遇圈circle of hermeneutic encounter.
我用眼看,自以理性去君臨的不是文本,常是以心製物,是自我詮釋,解釋自己的成見.聖經的釋義學,並不是這樣,佛經的義疏,古蘭的訓詁,都不是這樣,就連我們古人會讀書的,怎樣接近書本,也是在在顯示出這種詮釋的語境遭遇.


[淺釋]

閱讀的闡釋過程,有一必要的環節叫“接受”,但接受的原因是甚麼?我們為甚麼要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接受呢?答案是:因為作為讀者的我,如要成就真正有意義的閱讀釋義,我們應知麵對的是“文本”text(不是課本text book),對待“文本”,隻能“接受”.所以關鍵是要弄清楚,甚麼是 “文本”?甚麼是 “接受”?

閱讀如要認真,作理智的、負責任的閱讀,而不是普通那種一般的消閒式的閱讀,首先必須做到的事,一定是好好先理解.
要理解,重要的方法,是“文本取向”.
“文本取向”,即我們麵向的是文本,不是以讀者為中心,也不是以作者為中心,“文本”才是讀者麵向的中心.
所謂讀者,他的身份,是語言過程的參與者,正在加入一不斷進行發展的語言活動之中.語言活動是相互的,換言之,他隻是參加者之一,這語言過程,不是也無法由他單獨主宰.
語言參與者,首先須是受者receiver,也即文本的接受者,他先當守好接受文本的責任.
“接受”的意義,不等於是無保留要你相信,要你照單全收.但也不是不信,對象先變成疑犯,處處對它設防拒絕.讀者如果無法與文本建立起不卑不亢的對等交互關係,做一真正的受者,就無法展開正常的閱讀.
正常的閱讀態度,是像與人照麵交往,誠摯對談,願意參與一個不完全屬於自己的議程,不是由自己把持議題,而是有商有量,彼此有可以兌換意見的懇談.
“文本”的真實意義,不是書本,書本是死物,寫完便完,就放好在那裡.文本是受者承認接受的東西,眼前的文本所以不是課本書本而是文本,實因它不是死的,為一堆完成的結論,要我一定要它,或一定不要它.它文本text所以能成為文本,是它已被它無窮後退的文脈context所決定了.
因此文本自有它不斷的生成時空,是由字裡行間“文脈”透露出的更廣更大的歷史和人文環境所包圍.
套用闡釋學的講法,釋讀之“接受”,為一種文本的“凝視遭遇”,受者你的接受,既參與過程,便像牢牢盯注著文本,讓文脈自我延展自我呈現,是對文本片刻都不放開不偏離的遭遇過程.
因為有這種對準文本作中心的凝視,文本在其文脈中不斷後退不斷深入,文本乃是沒有完成的.文本不會完成,所以閱讀也永無結束,如此便形成所謂的詮釋遭遇圈circle of hermeneutic encounter,一種螺旋層遞進行的歷程.
如果我用眼看,自以為很理性,可以去君臨指點的,那便不是文本了,因為這樣的所謂閱讀,眼中實無文本,常是以我主觀的心,去控製可作任意支配的物,解釋來解釋去,不過是自我詮釋,解釋到最後,仍是自己的成見.
聖經的釋義學,並不是這樣,我們看見他們審慎細膩的閱讀,那種文本中心的接受,怎樣使經文歷古常新.佛經的義疏,古蘭的訓詁,其實也是這樣,都非自我中心的閱讀,而是文本中心的,在歷史中不斷凝視文本,以至新義迭出!即使不是宗教的聖典閱讀,就連我們古人世俗的閱讀,不必是聖賢書,那些很會讀書的,有讀書竅門的,當談怎樣接近一般書本的心得,也多多少少顯示出這種詮釋的語境遭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