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識知心理學小測試:猶大之死問題

(2006-09-05 10:57:54) 下一個

識知心理學家Piaget有個著名的測驗,指出小孩子認識事物曾經出現過的一種特點.六、七歲以前,兒童注意力往往隻會集中事物的突出處,實際也即個人最感興趣的地方,而總不顧其餘.

測驗是這樣的.首先用等量的水,當著兒童眼前倒入甲乙兩隻大小和形狀皆相同的瓶子,使他認識甲乙二瓶盛水量相等.然後把甲瓶的水,在受試者眼前倒入一闊身的丙瓶,再問受試兒童那乙瓶和這丙瓶的水量是否相等?結果所獲答案,極大多數是不相等.有的說乙比丙瓶水多,有的說丙比乙瓶水多.以乙瓶水量多於丙瓶的,把注意力集中在瓶子的高度上;持相反看法的,則將注意力集中在瓶子的闊度上.二者的困難是,均不能使注意力從習見的中心點稍作轉移,無法考慮到瓶子同時有高度與闊度,理解到高與闊的容量本互相抵消,所盛水之多少並無差別的事實.

馬太和行傳兩處經文同載有關猶大之死,但說法出現了同一事中不同的東西.問題來了:根據馬太所說,祭司買田,猶大上吊,他在買田前死;再看行傳所記,猶大買田,猶大摔死,他在買田後死.如果照有些人一貫的想法,基督徒整天自欺欺人,這不協調的經文該早給偷偷改掉,還留待二千年後讓人抓把柄?這不同所以留著,一來其教有尊經的傳統,絕不容任意纂改;二來這不同對千百年真研究聖經者,並不是矛盾,全合乎本身均無差別的事實.故測試出來,答案大不同.

以為二段經文沒有實質差別的,因認知上既屬同一事實,仍可以用不同的語言表達的盛器承載,呈現不同麵貌.馬太用的方式,接近史筆,寫耶穌生平,講耶穌受難,插入一段猶大賣主之死.行傳那則記載,是使徒彼得的演辭,用講理說服,強調猶大賣主之死是他自暴自棄,鈎畫事中的教訓意義,重點不在述史.述史的盛器,時間順序的意味重些,反之要講解事理便不一定扣緊時序,最重要的指出那些實事的幾項要點.所以讀馬太,我們看到猶大賣主後悔,把賣主的工價還給祭司,祭司未敢承擔耶穌受害的責任,不肯把錢收回,拿猶大的錢去代猶大買田花掉,使該田名歸猶大.行傳那邊,彼得要說猶大本為十二使徒之一,卻為卅兩銀子出賣夫子,解釋他這背叛,結果等於為自己買了塊血田,並死得奇慘.為自己買了塊血田,是演講形象的說法,正如我曾舉一例,有位朋友憶述祖父到南洋謀生客死異鄉,他說“祖父辛勞一生,實不過為自己買了口棺材和七尺容身之地.”這話完全真實,是悲殘人生寫照的真實,彼得的意思也一樣.至於猶大之死是怎麼個慘法?彼得也有補充.因見他上吊死,死的具體情況是吊上去還摔下來,吊死不是一吊到底,又遭身仆之殃,若非索斷當即樑毀了!這還不夠慘,摔倒仆地更是肚腹崩裂,又是腸子都流出來!該受碎瓦割破了.可見這猶大放棄使徒尊貴之職自取滅亡,沒有好下場,演辭重點指事已定局,現須速補另一位使徒,好繼續為耶穌的復活同作見證.

兩處經文,目的不同,性質不同,所以觀察角度不同,內容重點不同,不是矛盾.用讀史時序先後的觀念看馬太的講法,不能簡單轉過來用於行傳彼得的演說,因他非在交代事發經過,而是要突出事件的特點,所以對照原文,用字對字的方式繙譯中文,猶大之死一事,是“這人用他作惡的工價,買了一塊田,並且又身子仆倒,肚腹崩裂,並且又腸子都流出來”--這死是作惡工價買回的報應,報應一,一塊葬身之田地,報應二,身子仆倒;仆倒的結局是,一、肚腹崩裂了,二、腸子都流出來了.這裡彼得說話的口吻,是要解釋事情,不為交代歷史,他描寫賣主猶大,有慘死之悲,空忙一場,到頭隻買來一塊墓田,慘!又身子仆倒,慘!仆倒時肚腹崩裂,又腸子都流出來,更慘啊慘!中文和合譯本裡的“以後”,英譯是“and”,原文是“kai”,在這兒都沒必要作前後發生義解,完全當按平行共舉義處理,應讀作“且”或“又”,這才合彼得演辭上下語脈理路.彼得若這時候還來把聽眾都知道的事件作歷史交待,則完全沒有必要,現在是選新使徒的時候了,好代替那不稱職的叛徒!別以為他當成使徒就可終身了,不,他完了!他已把自己毀了!他隻為卅兩,就替自己葬身買田,又他上吊還仆倒了!仆倒還肚腹崩裂,又腸子都流出來了!買田又仆倒,不是時序關係,肚腹崩裂又腸子流出,也不是時序關係,在這處彼得的語言載體表示當中,都是並舉關係,把種種惡果惡報全搬出來給大家瞧清楚,各位都看看啊,這人不是使徒了,我們應該立刻選新人代替才行呀!

所以如論猶大之死的事件時序,應以馬太記敘為準,他把銀子丟還祭司,出去上吊;祭司怕背罪,忙用銀子代買一個不動產歸猶大名下,草草把事了結.史筆的語言載體,讀出這個來,與演說語言載體,讀出那個來,不同模樣,但內容其實是一事一個.以為本質差別,是識知上膠著固有定點而不放的結果,以買必自買不得代買,或說話都必依時序敘述,甚至視某教必假其心必異,才會想不通.成熟的頭腦,正常的理解,實不必以二者真的是不同,更不會執一正而另一必誤.更更不會是,以二者皆誤,而更更更不會的是,忽由此剛才好好討論的經文跳出,直衝出去叫囂教徒自欺欺人撒謊瞞騙,斥罵願解釋清楚的人是狡辯,不講道理,腦子都壞了.

識知心理學看到幼童的“中心點片見性”現象,幸好在人成長初期的過渡性階段,七、八歲以後,便學會非集中性的觀察方法了.Piaget認為,他們在社交過程裡與別人互往,漸會脫離自我焦點中心的片麵辨別和推理,獲得更較周全的識知發展.我們來此,如確存心是為交流,想必都可以因交流進步,趨向更成熟的識知力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