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郭德剛,趙本山,周立波,Jay Leno

(2010-02-19 17:01:36) 下一個
把郭德剛,趙本山,周立波,Jay Leno這幾位擱一塊說,因為都是說相聲的,北京相聲,東北相聲,海派相聲,美國相聲。當然,非管人家叫說相聲的,除了老郭,都得跟我急。所以,有時候英文也方便,一個comedian,都明白了。就是幹逗人樂的表演的(a professional performer who tells jokes and performs comical acts,)翻成中文費了勁了,搜腸刮肚的,就愣沒找著合適的詞。不過您明白我的意思了吧?就別難為我了。

中國說相聲的多了,不過現實最火的就是前麵那三個了。拽上老Jay(有挑理的說,那叫老雷諾,得,複姓),他不是在美國也挺火的嘛?為什麽那老哥仨能火,因為都能把人逗樂了。

相聲火了,頭一次(侯大師以後)是支援亞非拉那時候,馬季,唐傑忠說了一援非的相聲,結果滿都街的孩子都改說外文了,“阿哈利利,阿哈利利”,就是再見的意思。再後來到了文革後,又有了薑昆,跳中字舞吃包子那個。估計後來上麵教導,文藝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要有教育意義,說相聲的就全改當老師去了,上了台就開課,但為了表現講的是相聲專業的,一邊教育台下的,一邊還得咯嘰自己,台上台下都挺別扭的,慢慢的相聲也就沒人看了。一直到中國出來個郭德剛,擺明了講說相聲是讓人樂的,這相聲才又火起來。

因為春晚(不光央視那台),這幾位的表演這幾天都看了一遍。看多了,就想把幾位放一塊比比。

郭德剛說相聲,有一毛病,太嚴肅,嘴上有相聲,臉上沒有。不象他那徒弟何雲偉,往台上一站,甭說話,那眼睛一轉,嘴一撇,甭用他開口,你自己就開始編相聲了。

老郭第二個說相聲的毛病,是烘托氣氛的過程太長了,等抖包袱的時候觀眾都快迷登了。據說有一回老郭大街上碰上了一老觀眾。人家說要請吃大餐,順道的給提點小建議。老郭很虛心,說行啊,就跟人家上車了。上了車這叫一個開啊,開出倆多鍾頭去,老郭餓了,就問,還多遠啊?人家說了,不遠,前麵就到。好嘛,說話就開到一大飯館前麵,老遠兒的聞著飯菜香了,估計老郭也是餓了點。好容易車開到飯館大門前,那主一打把,往回開了。老郭急了,說怎麽回事啊?人家回了一句,明白我給您的建議了吧?(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應屬巧合。)

第三個,就是老郭太講傳統,講究基本功,講究說傳統段子(我得說一句,九百八一張票太貴,還沒趕上去劇場看呢。)基本功又都是老東西,什麽太平詞,什麽傳統戲,太中規中矩,總覺得跟現實差著那麽一節兒。再加上開口閉口,師傅,徒兒的,怎麽那麽象回到解放前了?覺得路子有點問題,你想啊,那傳統段子當初創作的時候,不也是用的那時時髦的東西啊。如果總是講傳統,沒有創新,貼近現代的生活,那相聲的生命力能長嘛?

趙家班的二人轉倒是貼近生活,很少見人家演什麽經典段子,什麽一百年前傳下來的。什麽東西時髦,二人轉裏就能很快的反映出來。而且人家演員的基本功紮實不紮實,就反應在表演時髦東西時候的水平了。看趙本山的功力,本人還是有一次看“歡樂中國行”,是在東北的,裏麵有宋祖英和趙本上表演的“小兩口串門”,那二人轉唱的,地方特色十足,從唱腔,嗓音,動作,眼神,太過癮了。不過也有不適應的地方,也可能不是東北人的緣故吧,不了解裏麵的文化內涵,反正覺得要不就往醜了打扮,要不就台上演員相互克摻,不尊重別人也不尊重自己,總覺得提不起藝術水平來。再加上拜師傅啊,幾大叩,幾大拜的,太有封建人身依附的感覺了,怎麽也覺得和二十一世紀搭不上調。當然人家可以說,“別對哥太在意,哥隻是個傳說”。

我現在最喜歡的表演風格就是周立波了,當然如果他講太多的上海話,本人基本上連10%都懂不了。不過懂不了也沒擋了笑,就看他往台上一站,嘴裏說著,身上動著,總覺得不定從哪就能翻出個笑話來,還特損,就想樂。最樂的就是那段說東北人的。說東北人笑話上海男人太軟弱,兩人嚷嚷半天就是不動手,要是東北人,早打起來了。周立波說話了,說我們上海隻產大流氓,什麽杜嶽笙啊,黃金榮啊什麽的,那打打殺殺的從來不自己動手,都派東北人去幹。

海派相聲更象美國的脫口秀,從來不是一上台就講一個故事,而是時事啊,身邊人的小故事啊,順手捏來,三句話做個鋪墊,第四句準讓你笑出來。說完就轉下一件事,跟前邊說的完全不搭界。

這禮拜周立波在東方衛視搞了個“壹周立波秀”,往台上一站就一個笑話,一個笑話的甩,足足半個小時。不過一次要講那麽多笑話,一講講七天,可樂的段子感覺就少了許多,笑料也不足。完了就找名人訪談,什麽姚明啊,姚晨啊,反正光找姓姚的(玩笑啊)。感覺象是Jay Leno show。估計是想投石問路,效果好會長期搞。不過搞的不如Jay,前麵講笑話的時間太長,觀眾都麻痹了。嘉賓也配合的不好。比如姚晨,估計以為是上朱軍的節目,光準備著主持人要提感動的事,就一直憋著準備掉眼淚。挺有喜劇細胞的人,愣就是放鬆不下來。你倒是跟周立波對著逗啊。氣氛一下就不對了麽。搞得周立波也沒轍了,也不知道是要往搞笑上走,還是想辦法要讓姚晨哭幾下。

要說上海人在整個大陸,是最願意,也最有能力跟西方接軌的,但民族性也是很明顯的。很多東西能成功,是和民族性分不開的。比如在美國,甭管開什麽會,老板上來,開場白一定是幾個笑話,先把全場逗翻了再講正事。因為在美國,幽默感是很讓人看重的,是所謂領導才能的很重要的方麵。所以Jay Leno show 也好,還是 David Letterman show,走的都是一個路子,前麵先一小段講笑話開場,然後進入訪談。進了訪談,也甭管嘉賓是明星大腕,還是參議員,總統,都是使出全身解數的配合著主持人想法搞笑。可中國人的民族性就不一樣,一開大會,領導正襟危坐,翻開講稿一個字一個字的念,一念能念幾個鍾頭,領導越大念的越長,下麵的人就翻開筆記本,還拿一筆記錄。記什麽記?旁邊擺著的講稿,跟領導念的一個字都不差。有差的地方也一定是因為領導念的白字。結果到了周立波這也隻好開始長篇的講笑話,一講半個小時,講短了怕觀眾說能力不夠。

所以我看周立波想走這條路子,懸。得再等個十年,八年的,等再多點中國旅遊團春節到美國多掃掃貨,順道的再多熟悉熟悉美國的這種幽默風格,否則就是周立波再搞笑,嘉賓再配合,下麵的觀眾盡等著嘉賓感動,掉眼淚了,你說這能幽默得起來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yh0723 回複 悄悄話 周立波的《立波秀》比起他的海派清口來,多了一些遺憾。
上海方言令他的段子活色生香!長三角地區的民眾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妙處。這其中包含著方言的魅力。
為了擴大觀眾麵,他做了新的嚐試,希望他能越做越好。
wangcai1 回複 悄悄話 周立波是夠損,但不夠爆笑;還是老郭又損又爆笑。
TZMAN 回複 悄悄話 老Jay應該有個中文名,就叫老拽吧。
郭德綱算科班吧,雖然後來拜了侯耀文,但是路子不一樣。他的相聲象馬三立、蘇文茂,鋪墊比較長,而且本人幾乎不笑,就像和你在說一件真事,正經事。天津稱這種說法為文相聲。相對而言,常寶霆、侯耀文的說法比較火爆,稱武相聲。郭德綱雖然多說傳統段子,但還是注意到了針砭時弊這一相聲的生命所在。
趙本山開始也是很注重針砭時弊的,但是後來經越來越和諧了。歲數和地位變了。二人轉是否由他承傳光大,目前還多有爭議。不過我個人覺得和侯寶林對相聲的貢獻來說,他沒怎麽改變二人轉。
周立波是個新人,比前兩者更超前。隻能說和老拽最接近,但是主持節目時仍有不少前兩者的低俗。
中國人不缺智慧,不失幽默。目前這種局麵是大局使然,不是某個個人能夠改變的。如果我們麵對媒體能夠象老拽那樣拽,我們就會人才輩出了。
聽聽小蘑菇兒的相聲,原諒吃開口飯的艱難吧。
君子 回複 悄悄話 讚同樓主細致觀察。美國人個個能說會道, 是自小練出來的。整個文化環境,是鼓勵獨立思考,挑戰權威,講究領導氣質,溝通技巧,幽默,隱喻和智慧。所以,晚間秀不會冷場。當然,也看到過大牌明星 Harrison Ford 言不達義,吃螺絲,屬性
格使然。

壹周立波秀在中國有超前性, 主要是缺乏合適嘉賓人選。反映了文化, 體製上全麵性的差異。再等上若幹年也是合理的說法。不過,可以挑選各界能說會侃人士,比如相聲界(就怕放不下架子), 教育界,做傳銷的,三教九流都可以。朱容基,
姚明等類也是絕嘉人選。久而久之,也會帶動溝通文化的演進。
河裏的石頭1 回複 悄悄話 北美這有個叫崔哥的, 是個好苗子, 發展發展,沒準能超過你提的幾個。 www.12sway.com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