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夜堂

夜晦而淫,吾以玄談掃滅之,彼得堡乎! 吾本青鶴身,落影履凡塵,不與眾色語,果成登西靈。
正文

朝鮮,韓國古代史學略述

(2006-08-22 20:36:28) 下一個
史學史研究 1998年第3期 朝鮮,韓國古代史學略述 田廷柱 提 要 自古以來,中國同朝鮮半島國家就有著睦鄰友好的政治關係.廣泛的文化交流對朝鮮半島史學的發展有積極的意義.從其發展曆程來看,大致經曆了三個時期:在中國遼東國家高句麗與朝鮮半島國家的前身百濟、新羅的的鼎峙時期,是半島史學的發生與建立時期;在統一新羅時代,是史學的發展時期;到了王氏高麗王朝,開設了史館,設置了完備的史官,建立了修史製度,編修了大量的多種體裁的史書,標誌著史學已進入了繁榮時期.至今尚保存的不少曆史巨著名作,說明朝,韓國已成為世界曆史上史學較發達的國家. 綜觀朝鮮,韓國古代史學的發生,大致經曆了這樣三個階段:海東諸國爭霸時期(公元前一世紀—公元668年),是史學的發展與建立時期;統一新羅時期(668—935年),是史學的發展時期;王氏高麗王朝時期(936—1392年),是史學的興盛與繁榮時期.分別論述如下: 一、新羅統一三韓前半島史學的產生與建立 《舊唐書 百濟傳》也記載了百濟國的情況,隻是甚為簡略:"其書籍有《五經》,子,史,又表疏並依中華之法."由於此處僅用一個"史"字概括之,所以究竟是指哪些中國史籍傳入了百濟國就不得而知了. 同書對中國史籍在新羅的傳播情況記載也不多,隻記載了貞觀二十二年(648)新羅真德王遣其弟金春秋等人來朝,唐太宗"因賜以所製《溫湯》及《晉祠碑》並新撰《晉書》".這是史書明文記載的中國史籍在朝鮮半島兩國的傳播情況. 這裏需要說明的是,《五經》當時雖被尊為儒家經典,但在有識的學者看來,經書也是史書.班固早就有"言為《尚書》,事為《春秋》"之說,把它們視為記言記事的史書.這些中國史籍源源東傳,自然對朝鮮半島國家史學的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朝鮮,韓國史籍對同屬三韓的百濟、新羅編撰史書的情況略有記載,其中修史最早的是百濟國.《三國史記》卷二四《百濟本紀》載:近肖古王三十年(375),"《古記》雲:'百濟開國以來,未有以文字記事'.至是得博士高興,始有書記.然高興未嚐顯於他書,不知其何許人也."雖然我們對高興的生平事跡還不清楚,但自他開始寫史,"始有書記",記載國家政事,開創了百濟國編修史書的先河,一改過去"未有以文字記事"的局麵. 繼百濟國之後的是新羅.《三國史記》卷四《新羅本紀》載:(真興王)六年(545)秋七月,伊異斯夫奏曰:'國史者記君臣之善惡,示褒貶於萬代,不有修撰,後代何觀 '王深然之,命大阿居柒夫等,廣集文士,俾之修撰."按《三國史記 居柒夫傳》:"真興王六年乙醜,承朝旨,集諸文士,修撰國史,加官波珍 ." 從《三國史記》紀傳所載,我們大致可以得出如下三點結論: 一是新羅撰修史書的目的是"記君臣之善惡,示褒貶於萬代",可以懲惡勸善,以垂鑒後世; 二是確立了集體官修史書的原則; 三是雖未明文記載居柒夫修撰國史是否成功,但從他"加官波珍 "一事基本上可以斷定,他奉旨修國史一定有了結果,故予以褒獎.由於語焉不詳,這次所撰國史的體例及規模不得而知. 二、統一新羅時代史學的發展 668年,新羅與唐軍攻滅了中國遼東割據政權高句麗,朝鮮半島國家步入了統一新羅時代,在此期間,史學獲得了較大的發展.它的發展當與新羅實行讀書三品出身法與大批新羅士子赴唐留學有關. 新羅不僅仿唐製建立了國學與太學,直接向王公貴族子弟傳授儒學,而且在元聖王四年(788)製定了以經史為主要考試內容的讀書三品出身法,以選士舉官.據載:"四年春,始定讀書三品以出身.讀《春秋左氏傳》,若《禮記》,若《文選》,而能通其義,兼明《論語》,《孝經》者為上;讀《曲禮》(《儀禮》),《論語》,《孝經》者為中;讀《曲禮》,《孝經》者為下.若博通《五經》,《三史》(《史記》,《漢書》,《東觀漢記》),諸子百家書者超擢用之.前隻以弓箭選人,至是改之."(《唐會要》卷三五、) 從上述考試內容來看,《三史》固然是史書,《春秋左氏傳》也是史書.其餘經書,如按照"六經皆史"之說,也當屬於史籍範圍.把這些史學之類的典籍作為士子入仕的必讀之書,無疑促使更多的新羅士子攻讀中國史書,也會使中國史書得以普及,從而推動新羅史學的發展. 大批新羅學子赴唐留學也有利於新羅史學的發展.自唐初以來,朝鮮半島諸國即陸續派遣大批學生入唐留學.據史籍記載,貞觀五年(631)以後,唐太宗重視教育,發展學校,增築學舍一千二百間,國學,太學等學校增加生員,置博士凡三千二百六十員,"高麗,百濟,新羅,高昌,吐蕃諸國酋長,亦遣子弟請入國學.於是國學之內,八千餘人,國學之盛,近古未有."(《三國史記》卷十《元聖王本紀》.)新羅統一三韓之後,隨著唐羅文化交流的蓬勃發展,在唐留學生也與日俱增.據《舊唐書 新羅傳》 記載,唐文宗開成五年(840),"質子及年滿合歸學生等共一百五人,並放還".新羅君臣的子弟,或入作侍衛,或作為質子,也多至國學或太學就學,與留學生並無二致.因此,文宗一次就放還如此之多的質子與應歸國的留學生,足見新羅來唐留學人員之多.這些留學人員主要攻讀中國經史,同時也要學習文學. 在新羅眾多的留學人員中,不少人還在唐應試科舉,登賓貢科進士.朝,韓國的《東文選》卷八四崔瀣《送奉使李中父還朝序》雲:"進士取人,本盛於唐.長慶(821—824年)初,有金雲卿者始以新羅賓貢,題名杜師禮榜.由此以至天 (904年)終,凡登賓貢科者五十有八人."應試進士,其中一項是策試,其試題內容多為時務或曆史問題,如果沒有豐富的曆史知識,不了解中國古代的治亂興衰,那是難以及第的.所以應試進士者要攻讀史籍,熟悉中國曆史. 如崔致遠,他十二歲入唐留學,十八歲進士及第,二十歲任宣州溧水縣尉,任滿後又為淮南節度使高駢的都統巡官.從其文集《桂苑筆耕集》中所引用的一些掌故與曆史人物看,他十分熟悉中國曆史,至於《春秋》,《左傳》,《前四史》,《晉書》,《周書》,《隋書》等史籍他大都瀏覽過.崔致遠雖致力於研究儒學與漢文學,也通曉中國史書的編纂體例和方法,歸國後曾撰寫了一部《帝王年代曆》.這是一部史書,雖然久已失傳,無法確知其詳細內容,不過就書名來看,它是一部編年體史書. 後來,王氏高麗人金富軾在其《三國史記》卷四論及新羅王曆代稱謂時曾征引過此書.其中說:"論曰:新羅王稱西居幹者一,次次雄者一,尼師今者十六,麻立幹者四.羅末名儒崔致遠作《帝王年代曆》,皆稱某王,不言西居幹等,豈以其言鄙野不足稱也 "由此可見,此書是記曆代新羅王事跡的一部史書. 在這一時期,曾出現了不少史家,其中當以金大問為最.對於金大問的事跡記載甚少,隻附於《三國史記》卷四六薛聰等人傳後.其文曰:"金大問,本新羅貴門子弟,聖德王三年為漢山州都督,作傳記若幹卷.其《高僧傳》,《花郎世記》,《樂本》,《漢山記》猶存."寥寥數語的傳文,隻知其在聖德王三年(704)任漢山州都督,其他事跡及生卒年俱失載,但對他的著作卻記載較詳.雖然他的著作已失傳,無從知其詳細內容,但顧名思義,《高僧傳》當是名僧人物傳記,《花郎世記》是記載新羅花郎們的活動情況;《漢山記》當是記載漢山州的山脈河流地理風情的書;而《樂本》大概是或記音樂人,或記樂理,或記樂譜,是音樂方麵的書.另外,本傳失載的還有《雞林雜傳》.新羅素有雞林之稱,《雞林雜傳》當是一新羅雜史.《三國史記》卷四記新羅法興王興佛一事,金富軾曾注釋說:"此據金大問《雞林雜傳》所記書之."明言此事是取材於《雞林雜傳》,那麽我們說金大問撰寫的《雞林雜傳》是一部新羅雜史也就沒有什麽疑問. 比金大問稍晚的是僧人慧超,他所撰寫的《往五天竺國傳》是這時期的一部重要史學著作.慧超的誌趣在於佛學,他於開元十一年(723)入唐求法,壯心未已,又西去印度,極盡千難萬險,遊曆了五天竺後,又前往西北,行跡至今天的敘利亞一帶,然後折回到唐都長安.慧超曆經十餘年,行程數萬裏,將自己沿途所見所聞寫成《往五天竺國傳》一書,記載了當時西南亞及中亞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習俗等事,有著重要的史料價值,是繼唐玄 《大唐西域記》之後又一部由僧人撰寫的重要著作. 在統一新羅時代,還著有《新羅古事》,《古記》,《古史》,《海東古記》等部史書,這些古史在金富軾撰修《三國史記》時尚存,故一再為他所引用.但是後來失傳,難知其詳,我們隻能從《三國史記》所引用的片斷中窺其概貌.如本書卷二八《百濟本紀》中,作者論曰:"《新羅古事》雲:'天降金櫃,故姓金氏.'其言可怪而不可信.臣修史,以其傳之舊,不得刪落其辭."這說的是討論新羅王金姓來源一事.可見《新羅古事》是新羅的古史,成為金富軾修史的重要參考史料. 同書卷二在敘述儒禮尼師今繼味鄒尼師今立為新羅王時說:"《古記》第三,第十四二王同諱."第三,第十四大概是指王的世係,所說的《古記》當是新羅《古記》.此引《古記》作注,可知這一《古記》也是記載新羅古史的書.卷二八在討論百濟與高句麗的族源時,還援引了《古史》一書.其中說:"《古史》曰:'百濟與高句麗同出扶餘'.又雲:'秦漢亂離之時,中國人多竄海東.'則三國祖先豈其古聖人之苗裔耶 "這裏所說的《古史》,疑是三韓古史,因為它記載了百濟,新羅的古代史事. 本書卷三二在考證百濟始祖仇台一事,作者還征引了《海東古記》一書.其中說:"按《海東古記》,或雲始祖東明,或雲始祖優台.《北史》及《隋書》皆雲東明之後有仇台,立國於帶方,此雲始祖仇台.然東明為始祖事跡明白,其餘不可信也."由此可知,《海東古記》也是記載海東曆史的古代史書.上述這四部史書,是金富軾編修《三國史記》的主要參考書,並多次用之以考訂史事,說明它具有較高的史學價值.這是統一新羅時代所取得的重要史學成果,成為這一時期史學發展的一個標誌. 三、王氏高麗時期史學的興盛與繁榮 935年,王建滅亡了後百濟與新羅,再度統一了三韓,建立了王氏高麗王朝(936—1392年).在這一時期,設置了較多的史官,建立了修史機構,研究曆史,編寫史書已蔚然成風,史書體裁也多樣化.被宋神宗賜名的曆史巨著《資治通鑒》一傳到高麗,立即受到忠烈王與忠宣王的青睞,或讓人講解,或親自閱讀,以從書中尋覓治國安民之道.著名史家輩出,史學名著相繼問世,表明史學已進入了興盛與繁榮時期. 王氏高麗時期的史學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建立了修史機構. 王氏高麗大抵仿唐製,兼采宋製,從立國開始就建立了修史機構———春秋館,即史館.史載:"春秋館掌記時政,國初稱史館.監修國史,侍中兼之;修國史,同修國史,二品以上兼之;修撰官,翰林院三品以下兼之;直史館四人,其二權務後陛,直館為八品.高宗複以直館為權務官."(《高麗史》卷七六《百官誌》一)春秋館有時稱史館,有時又與藝文館(掌製撰詞命)合並,如忠烈王三十四年(1308),新即位的忠宣王將其並入文翰署,稱藝文春秋館.忠肅王十二年(1326),又分為藝文,春秋二館.恭湣王五年(1356),"複稱史館",置編修官一人,檢閱一人,直館二人.但不論是分是合,史館這一修史機構依然存在,仍然進行正常的修史工作.這是三國時期或統一新羅時代所不曾有的. (二)、設置史官. 王氏高麗王朝建立了專門修史機構,也設置了眾多的修史官員,但曆朝官名不同.《高麗史 百官誌一》稱:"春秋館置修撰,注簿各一人,檢閱二人,後改供奉,正七品,修撰正 八品,檢閱正九品.又有領館事,監館事,首相為之;知館事,同知館事,二品以上為之.充修撰官,充編修官,兼編修官,三品以下為之."此外頻見於同書的史官還有修國史,同修國史,直史館,直館等.宰相兼領館事和監修國史製度一如唐宋,其史官設置較唐完備,大體與宋相當. 王氏高麗史官同樣受到君主的重視,他們除了編修史書外,還要隨時記錄君主的言行與政事.恭讓王元年(1389),史官崔蠲等上書說:"史官之任,君上之言行,時政,百官之是非皆得直書,以示後世而垂勸戒,故自古有國家者,莫不以史職為重."(《高麗史》卷七六《百官誌》一)他的上書,可以說道明了史官的職能和地位. 為了便於記載君主的行止,每逢王氏高麗國王行幸,史官都要從行. 《高麗史 毅宗世家》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毅宗十一年(1157)正月,毅宗及從官離開了國清寺之後,又欲幸敬天寺.因山路崎嶇,又狹隘難行,於是"有司以行在所狹隘,請去史官",以減少從行人員.毅宗卻不同意,他說:"史官記予言動,不可暫離."可見,史官從行,以記君主言行,已經成為製度.高麗也設有起居注,專門記載君主的行止.忠惠王荒殆朝政,"日與內豎為角力戲,無上下禮.由是君子見斥,直言不得進".於是起居注李湛規諫忠惠王說:"君舉不可不慎,一動一靜,左右書之."①以此提醒忠惠王要慎於言行.可見高麗設有起居注官,他所說的"左右書之",大概與中國古代"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相同. (三)、史書體裁多樣化. 如果說統一新羅時代修史體裁多是編年或傳記體裁的話,那麽到了高麗時期,隨著史學的興盛,史書體裁也更加豐富多彩了,它主要表現在: (1)編年體進一步發展. 據《高麗史》記載,這時出現了為數眾多的編年體史書.鄭可臣曾編寫《千秋金鏡錄》,忠烈王以其未為完善,複命宰相閔漬編撰《千秋金鏡錄》.時以國家多故,未遑動筆,後與權溥同校撰成,名曰《世代編年節要》,"上自虎景大王,迄於元王,分為七卷,並《世係圖》以進."②忠烈王時期,監修國史元溥,修國史許珙等撰成了《古今錄》,還命同修國史 致仕任翊,史館修撰金 撰《先帝事跡》.至恭湣王時,再次命李仁複編修《古今錄》.這都是高麗時期修成的編年體史書. 在編年體史書中,盛極一時的是編修曆代王氏高麗國王實錄.實錄係以年代為序的編年體史書,它起源於南朝的蕭梁,至唐代已十分盛行,而且後代編修前朝實錄已製度化.③高麗王很重視編修實錄.元宗六年(1265)十月,命監修國史李藏用,同修國史都敬,修撰官金 ,許珙"修神,熙,康(宗)三代實錄".忠烈王三年(1277)五月,命監修國史柳敬等修高宗實錄.忠肅王元年(1314)正月,命政丞致仕閔漬,讚成事權溥"略撰太祖以來實錄". 從太祖王建立國至此已曆27朝,由於前代國王已有實錄,這次又雲"略撰太祖以來實錄",大概這次所撰27朝實錄是個簡本.忠惠王元年(1331)九月,"命修忠敬王實錄".忠穆王二年(1346)十月,又命府院君李齊賢等人"修忠烈,忠宣,忠肅三王實錄".④據上述,共修了三十多朝實錄,可見王氏高麗修實錄之盛. (2)撰成了第一部紀傳體史書—《三國史記》. 紀傳體創始於司馬遷的《史記》,以後成為修國史的通用體例.《三國史記》的作者金富軾,是高麗仁宗朝宰相監修國史,曾參與撰寫《睿宗實錄》與《仁宗實錄》,他於仁宗二十三年(1145)"上所撰新羅,高句麗,百濟三國史(即《三國史記》,是一部包括了中國遼東割據政權高句麗曆史的海東區域史)".⑤《三國史記》用漢文寫成,是記載海東地區三國史事最詳備的一部古文獻.本書仿《史》,《漢》體例,共有三國本紀28卷,依次為新羅本紀12卷,高句麗本紀10卷,百濟本紀6卷,年表3卷,誌9卷,列傳10卷,總計為50卷,是紀表誌傳俱全的完整的紀傳體史書.《三國史記》的問世,是王氏高麗時期紀傳體史書成熟的一個標誌. (3)、撰成了綱目體史書—《編年綱目》. 綱目體創始於南宋朱熹的《通鑒綱目》.司馬光所撰《通鑒》內容宏富,卷帙浩瀚,一般人很難通讀.朱熹從《通鑒》中節取事實,編為綱目,綱為提要,模仿《春秋》;目以敘事,模仿《左傳》,具有綱舉目張之效. ①②③④⑤《高麗史》卷九八《金富軾傳》. 以上修實錄事分別見《高麗史》卷二六,卷二八,卷三四,卷三七. 參業師陳光崇:《唐實錄纂修考》,載《中國史學史論叢》. 《高麗史》卷一○七《閔漬傳》. 《高麗史》卷三六《忠惠王世家》. 這種體例傳到高麗,頗受史家青睞.忠烈王朝的閔漬在撰成《世代編年節要》後,又著手編撰了本國《編年綱目》,"上起國祖文德大王,下訖高宗,書凡四十二卷".①辛 時期,高麗王"以本國人知中國故事,而不知本朝之事",於是門下侍中監春秋館事鄭夢周上奏說:"近代史皆未修,先代實錄亦不詳悉,請置編修官依《通鑒綱目》修撰.以備省覽."②高麗王采納其議,即命李穡,李崇仁等以綱目體編修實錄. 這次雖因故未能撰成,但也同閔漬編撰的本國《編年綱目》一樣,說明綱目體已被高麗史家所采用,成為編撰史書的重要體裁之一. (4)雜史有所增多. "雜史"名出於《隋書 經籍誌》,稱那些"體製不經",記一些"委巷之說,迂怪妄誕,真虛莫測"為一家私記的史書為雜史.早在三國時期,金大問所撰《雞林雜傳》當屬這類史書.高麗時期也撰著了不少雜史,其中較著名的是僧一然編撰的《三國遺事》.全書共5卷,沒有一定的體例,分類收編了一些曆史片斷.其中有新羅鄉歌20多首,軼聞瑣事數十篇,反映了新羅統一三韓前的社會生活和文化,記佛事活動較多,是本書的一大特色.該書可補《三國史記》的缺陷,二書可稱為姊妹篇. 元宗朝的李承休曾任史館修撰官,著《帝王韻記》和《內典錄》.《帝王韻記》分上下兩卷,上卷用七言詩的形式敘述中國曆代王朝和帝王,下卷則以同樣的形式敘述本國的曆代王朝和國王,但至高麗國王時則改用了五言詩的形式,實際上是一部較完整的敘事史詩,有一定的史學價值.其所撰的《內典錄》,則是專記一些典章製度的史書. (四)、建立了史籍保管製度. 中國自漢代以來,多將史籍藏之於"石室金匱",宋代則更多地藏之於館或閣,以妥善保管.高麗多將史籍藏之於宮闕保管,如遇有戰亂,為避兵焚,即隨時轉移到安全之處.仁宗朝曾發生了李資謙之亂,"宮闕連燒",直史館金守雌時在禁中當直,便"負國史至山呼亭北,掘地藏之,得不焚".③恭讓王時期,因日寇侵擾,為了防止史籍散亂,遂"移國史於惠州,先是藏於竹州七丈寺,今夏倭賊入侵,故移之."④ 宣宗七年(1090),出使宋的使臣李資義歸國,上奏說:"(宋)帝聞我國書多好本,命館伴書所求."就其所求的諸書目錄來看,計80多種,5千餘卷,其中有經書,史書,地理書,醫藥書,文集等.有些書如《東觀漢記》,唐以後中國已失傳,而高麗卻保存有127卷本.⑤可見高麗對典籍的保存還是比較完善的. 綜上所述,朝鮮半島國家古代史學的發展同與中國的文化交流有著密切關係,朝,韓國不愧為世界古代史學發達的國家.在其浩瀚的史籍中,不少是用漢文撰修的,至今尚保存完好的如王氏高麗王朝修成的《三國史記》,《三國遺事》,李氏朝鮮修成的紀傳體《高麗史》,編年體巨著《李朝實錄》,《東國通鑒》與大型類書《海東繹史》(有如《州府元龜》)等都是用漢文寫成的,對於不曉朝鮮文字的學者,這些史書對他們研究朝鮮半島國家的曆史與研究中,朝,韓,日等國曆史關係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①②③④⑤《高麗史》卷十《宣宗世家》. 《高麗史》卷四五《恭讓王世家》. 《高麗史》卷九八《金守雌傳》. 《高麗史》卷一一七《鄭夢周傳》. 《高麗史》卷一○七《閔漬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