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夜堂

夜晦而淫,吾以玄談掃滅之,彼得堡乎! 吾本青鶴身,落影履凡塵,不與眾色語,果成登西靈。
正文

社科院東北工程論文叢書論文: 粟末靺鞨與渤海國

(2007-08-09 03:31:26) 下一個

粟末靺鞨與渤海國

楊軍

(吉林大學文學院曆史係教授)

內容提要:粟末靺鞨被高句麗打敗以後,主體部分降隋進入中原,後隨安史亂軍南下居於華北地區,多融入漢族之中。一部分粟末靺鞨人投降了高句麗,在唐滅高句麗後遷居遼西,並在後來渤海建國過程中起領導作用,成為靺鞨諸部的首領,但其人數並不多。

關鍵詞:粟末靺鞨  突地稽  高句麗  渤海

在有關渤海建國史的討論中,史學界存在一種通行的認識,認為以渤海王室大氏為代表的粟末靺鞨在建立渤海國的靺鞨人中占多數。考之史書記載,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

(一)

靺鞨本字應作靺羯,是自勿吉音轉而來,對此學界早有定論。靺鞨的粟末部實即勿吉的粟末部。

最早記載勿吉粟末部的史書是《魏書》。《魏書》卷100《勿吉傳》記載,從和龍出發,經善玉山、祁黎山、如洛瑰水、太魯水,又東北行十八日到其國。國有大水,闊三裏餘,名速末水國南有徒太山,魏言太白’”。此勿吉居於鬆花江流域,南不包括長白山,北不包括黑龍江,顯然是指勿吉的粟末部。《魏書·勿吉傳》大部分內容都是對粟末勿吉曆史的記載。對於勿吉人的其他部落,《魏書·勿吉傳》僅提到有大莫盧國、覆鍾國、莫多回國、庫婁國、素和國、具弗伏國、匹黎爾國、拔大何國、鬱羽陵國、庫伏真國、魯婁國、羽真侯國,前後各遣使朝獻。所以,《魏書·勿吉傳》所載於延興年間赴北魏朝貢的乙力支,是出自粟末部的使者。據乙力支自稱:其國先破高句麗十落,密共百濟謀從水道並力取高句麗。可見,《北史》卷94《勿吉傳》、《隋書》卷81靺鞨傳》所載粟末部“每寇高麗”是正確的,至晚在北魏延興(471-476)以前,粟末部已與高句麗連年征戰。

自夫餘衰弱以後,肅慎係各部即逐漸向東南遷徙,入居鬆花江流域,因而才因水為名,號為粟末。與此同時,高句麗也不斷北拓,攻占原屬夫餘的領土,435年李敖出使高句麗時,發現高句麗的疆界已“北至舊夫餘”。[1]粟末部與高句麗戰爭的起因當是為了爭奪對夫餘故地的控製。494年,“夫餘王及妻孥以國來降”,[2]投奔高句麗,高句麗人稱其為“勿吉所逐”。[3]當是粟末靺鞨也占有了部分夫餘故地。但在此後與高句麗人的戰爭中,粟末部卻漸處於不利地位,最終降隋內附。

關於粟末部降隋的時間,史書記載大體可以分成兩說:大業說、開皇說。

《新唐書》卷39《地理誌三》“幽州幽都縣”下載:“隋於營州之境汝羅故城置遼西郡,以處粟末靺鞨降人”,認為遼西郡之設是為了安置粟末靺鞨降人,即粟末部降隋是在隋遼西郡始設之年。《隋書》卷30《地理誌中》:“大業初,置遼西郡”,卷81《靺鞨傳》:“煬帝初與高麗戰,頻敗其眾,渠帥度地稽率其部來降。拜為右光祿大夫,居之柳城”,《北史》卷94《勿吉傳》的記載與此相同。既然稱“煬帝初”,顯然也是指大業初年。《太平寰宇記》卷71“河北道燕州”條係於大業八年(612)。[4]P379)但大業年號共十四年,八年無論如何不能稱之為“大業初”,顯然《隋書》與《太平寰宇記》所載存在差異。但如果我們說,隋遼西郡始設不晚於大業八年則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太平寰宇記》71“河北道燕州”條雖然稱“大業八年為置遼西郡”,卻又引隋《北蕃風俗記》:“初,開皇中,粟末靺鞨與高麗戰,不勝,有厥稽部渠長突地稽者,率忽使來部、窟突始部、悅稽蒙部、越羽部、步護賴部、破奚部、步步括利部,凡八部,勝兵數千人,自扶餘城西北舉部落向關內附,處之柳城”,[4]P378)認為粟末部內附於隋是在開皇年間。卷70“幽都縣”條下載:“其燕州本國,因粟末靺鞨首領突地稽當隋開皇中領部落歸化,處之於營州之界。煬帝八年(即大業八年),為置遼西郡,以突地稽為太守,理營州東二百裏汝羅城。”[4]P372)也認為粟末部降隋是在開皇中,而設遼西郡是在大業八年。對於粟末部降隋後居住的地點,雖然一說“處之柳城”,一說“處之於營州之界”,但隋開皇十八年以後,營州僅領柳城一縣,二說實際是一回事。《舊唐書》卷199下《靺鞨傳》:“有酋帥突地稽者,隋末率其部千餘家內屬,處之於營州。煬帝授突地稽金紫光祿大夫、遼西太守”,認為粟末部於隋末降附雖然不確切,但稱“處之於營州”,則與《太平寰宇記》相同,而後稱煬帝授突地稽遼西太守,顯然也是認為粟末部內附與設遼西郡不在同時。參《隋書·靺鞨傳》:“遼東之役,度地稽率其徒以從,每有戰功,賞賜優厚”,而遼東之役始於大業七年,所以,粟末部內附應早於隋遼西郡的設立。應以開皇說為準。

前引《隋書·靺鞨傳》與《太平寰宇記》皆載粟末部內附以後,“居之柳城”,而據《隋書》卷30《地理誌中》,營州龍山縣於開皇“十八年改為柳城”,因此,粟末部內附是在開皇十八年以後,即598-600年之間。開皇十八年,高句麗王“元率靺鞨之眾萬餘騎寇遼西”,導致隋文帝征高句麗,因為“疾疫”,[5]隋軍至遼水而還。粟末部內附,很可能就在此時。開皇十八年,高句麗王能率領靺鞨部隊進犯遼西地區,說明高句麗在此前已經穩定地控製了鬆花江流域的靺鞨各部,因此,不甘接受高句麗統治的粟末部才在突地稽的率領下內附。

(二)

隨突地稽內附的粟末部的人數史書記載也不一致。《隋書·靺鞨傳》稱有“千餘家”,《新唐書》卷110《李謹行傳》:“父突地稽,部酋長也,隋末率其屬千餘內附”,當也是指千餘家。而前引《北蕃風俗記》卻作“勝兵數千人”,當有幾千家。《李謹行傳》載:“高開道以突厥兵攻幽州,突地稽邀擊敗之”,《舊唐書·靺鞨傳》也有相同的記載。而據《舊唐書》卷55《高開道傳》,高開道被殺前尚有親兵數百人,在其被殺時,連同被殺的達五百多人,其聯合突厥人進攻幽州,兵力至少也有數千之眾,若突地稽所部粟末人僅有“千餘家”,能動員的兵力不過千餘人,是不可能打敗高開道與突厥人的聯軍的。因此,內附粟末部人數當以《北蕃風俗記》為準,大約有幾千家,“勝兵數千人”。《隋書·靺鞨傳》、《北史·勿吉傳》都記載粟末靺鞨有“勝兵數千”,由此看來,粟末部的主體部分都隨突地稽降隋內附了。

《舊唐書》卷39《地理誌二》“慎州”條:“武德初置,隸營州,領涑沫靺鞨烏素固部落”,“黎州”條:“載初二年(690),析慎州置,處浮渝靺鞨烏素固部落”。過去學者多認為,此兩州置於今吉林農安以東的鬆花江流域,這種說法恐不正確。因為《舊唐書·地理誌二》下文稱:“自燕以下十七州,皆東北蕃降胡散諸處幽州、營州界內,以州名羈縻之,無所役屬。”這十七州包括慎、黎二州在內,慎、黎二州顯然在幽州、營州界內,也就是說,這兩個州是以降唐內附的粟末靺鞨烏固素部而置。黎州的“浮渝靺鞨”,參之《宋史·渤海國傳》將夫餘寫作“浮渝”,證明此浮渝靺鞨也就是夫餘靺鞨,即進入夫餘故地的靺鞨。黎州之設晚於慎州約70年,之所以將後附唐的烏素固部不是稱為“涑沫靺鞨”,而是稱“浮渝靺鞨”,並分為兩州加以管理,當是因為,在這70年中,居於夫餘故地的粟末靺鞨與當地的夫餘人發生了民族融合,一定程度上夫餘化了,與70年前內附的同部人風俗上已存在較大差異。天寶年間慎州有戶250,黎州有戶569[6]顯然,先附唐的是烏素固部的少數人,至載初二年(690),烏素固才全部內附。前引《北蕃風俗記》載隨同突地稽內附的粟末部落共8個,若加上後來內附的烏素固部,粟末靺鞨共9個部落內附。

《舊新書·靺鞨傳》稱靺鞨“其國凡為數十部”,《魏書·勿吉傳》、《北史·勿吉傳》所載粟末部之外的靺鞨部共12個,則粟末部有9個部落內附,雖然不是粟末部的全部,但肯定也是其主體部分。內附的部落數也可以證明,粟末靺鞨的主體離開鬆花江流域進入遼西地區了。

不甘受高句麗統治的8個粟末部落,大約在隋開皇十八年(598)降隋內附。而《舊唐書·地理誌》記載,以突地稽部所置的燕州,“戶五百。天寶戶二千四十五”。根據凍國棟的研究,《舊唐書·地理誌》中所列的兩個戶口數字,前者是貞觀十三年639的情況,[7]P16)後者是天寶十一年752的情況。[7]P18-20)自隋開皇十八年至唐貞觀十三年,在大約四十年中,粟末部人口由幾千戶降至五百戶,減員十分嚴重。究其原因,當是戰亂所致。《隋書·靺鞨傳》:“及遼東之役,度地稽率其徒以從,每有戰功,賞賜優厚。十三年,從帝幸江都,尋放歸柳城。在途遇李密之亂,密遣兵邀之,前後十餘戰,僅而得免。至高陽,複沒於王須拔。未幾,遁歸羅藝。”據《新唐書·李謹行傳》的記載,粟末部遷居幽州昌平以後,還曾擊退高開道與突厥對幽州的進攻。可以說,隋唐之際,粟末部幾乎一直處於戰爭和流離之中。

除主體部分降隋以外,粟末部也有一部分依附於高句麗。直至高句麗滅亡以後,這部分粟末人才直接隸屬於唐王朝。為區別於隋代內附的粟末部,史書才將這部分粟末人稱為“粟末靺鞨附高麗者”。[8]

(三)

高句麗滅亡以後,以渤海王室大氏為代表的“粟末靺鞨附高麗者”徙居營州,並在697年東遷建立渤海國。現在史學界一般認為,隋代內附的粟末各部也隨大氏一起東遷,成為渤海開國的重要力量。考之史籍可以發現,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新唐書·地理誌》“幽州幽都縣”條:“隋於營州之境汝羅故城置遼西郡,以處粟末靺鞨降人。武德元年(618)曰燕州,領縣三:遼西、瀘河、懷遠。上貢豹尾。是年省瀘河。六年(623)自營州遷於幽州城中。以首領世襲刺史。貞觀元年(627)省懷遠。開元二十五年(737)徙治幽州北桃穀山。天寶元年(742)曰歸德郡。……建中二年(781)為朱滔所滅”。《舊唐書·地理誌》“燕州”條的記載與此大體相同。武德六年(623)粟末各部就已經離開營州了。

《舊唐書·靺鞨傳》載:“劉黑闥之叛也,突地稽率所部赴定州”,似在平定劉黑闥的戰鬥中粟末部已經南下。對劉黑闥的戰爭,至武德五年十二月戰局已定,六年正月劉黑闥已經被擒。如此,則粟末各部南下應在武德五年以前。與前引《新唐書·地理誌》的記載不符。而《新唐書·李謹行傳》對此事的記載是:“劉黑闥叛,突地稽身到定州,上書秦王請節度。以戰功,封耆國公,徙部居昌平”,即他個人率少量部隊至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參戰,而部落仍留在營州,在叛亂平定以後,突地稽因功受封,而後才“徙部居昌平”的。前引《舊唐書》稱“突地稽所部”,當指其率領的參加平叛戰鬥的粟末部隊,而不是指其所統部落,據此可證《新唐書·地理誌》係粟末各部南下於武德六年是正確的,《舊唐書·靺鞨傳》的記載不準確。

《新唐書·李謹行傳》:“高開道以突厥兵攻幽州,突地稽邀擊敗之”,據《舊唐書》卷1《高祖紀》,武德六年九月,“高開道引突厥寇幽州”,突地稽能打退高開道與突厥對幽州的進攻,說明,武德六年九月以前,其所統各部已來到幽州了。突地稽所統粟末各部於623年離開營州南遷,此後一直活動在幽州,主要居住地在幽州城和昌平(今北京昌平南)一帶。沒有史料可以證明,此後粟末各部又遷回營州。

有的學者根據《新唐書·李謹行傳》“累遷營州都督。家童至數千,以財自雄,夷人畏之”認為,李謹行任營州都督時,粟末部又遷回營州。但此後李謹行任“積石道經略大使”,“上元三年(676),破吐蕃於青海”,如果粟末部曾追隨首領李謹行遷回營州,那麽,在李謹行改任之後,他們也勢必追隨李謹行離開營州了。李謹行生前曾封“燕國公”,顯然是因為他是粟末部“世襲刺史”的首領,而死後“贈幽州都督”,表明其所領部落當仍舊留居幽州,而不是隨李謹行遷徙。據《舊唐書·靺鞨傳》的記載,在李謹行去世(682)以後,其部“或有酋長自來,或遣使來朝貢,每歲不絕”,顯然並未隨大祚榮東遷。自623年以後,突地稽所統粟末各部未再回到營州,那麽,697年自營州東遷的靺鞨人中當然不包括這部分粟末靺鞨。

另外,自貞觀十三年(639)至天寶十一年752),113年中,突地稽所部人口從500戶增長到2045戶,增4.09倍。貞觀十三年的全國人口為12351681人,天寶十一年的全國人口為49975543人,[7]P90-91)增4.05倍。突地稽部人口增長幅度與全國人口增長幅度一致。也證明在此期間,突地稽所部沒有大規模的人口流失,認為其部隨大祚榮東遷顯然是不正確的。

據《舊唐書·地理誌》,以粟末靺鞨烏素固部所置的兩個州,黎州於萬歲通天元年(696)南遷宋州(今河南商丘南),慎州於萬歲通天二年(697)南遷淄(今山東淄博市南)、青(今山東青州市),神龍(705-707)初,兩州都改隸幽州,僑治於良鄉縣的故都鄉城。[9]也沒有隨大祚榮東遷。

附唐的粟末靺鞨9個部落都留居幽州。據《舊唐書·地理誌》:“自燕以下十七州,皆東北蕃降胡散諸處幽州、營州界內,以州名羈縻之,無所役屬。安祿山之亂,一切驅之為寇,遂擾中原。至德之後,入據河朔,其部落之名無存者”,即都逐漸漢化,融入漢族之中了。所以我們可以肯定,粟末部的主體部分未參與大祚榮的東遷建國。雖然渤海王室是“粟末靺鞨附高麗者”,但這隻是粟末部的一小部分。兩唐書的《契●何力傳》都記載,在唐滅高句麗之戰中,高句麗曾“引靺鞨數萬眾據南蘇城”,從人數來看,高句麗應當控製了黑水、粟末兩部以外的靺鞨五部。《舊唐書·靺鞨傳》:“其白山部,素附於高麗,因收平壤之後,部眾多入中國。泊咄、安居骨、號室等部,亦因高麗破後奔散微弱,後無聞焉,縱有遺人,並為渤海編戶。唯黑水部全盛,分為十六部”,顯然,作為渤海建國主力的是伯咄、安居骨等靺鞨五部,雖然起領導作用的是“粟末靺鞨附高麗者”,但粟末部在東遷靺鞨人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

注:

[1]《魏書》卷100《高句麗傳》。《資治通鑒》卷122《宋紀四》係此事於元嘉十二年,即435年。

[2]《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文諮明王本紀”。見楊春吉、耿鐵華、倪軍民《高句麗史籍匯要》,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99頁。

[3]《魏書》卷100《高句麗傳》引北魏正始中(504-508)高句麗使者芮悉弗語。

[4]孫進己等《東北古史資料叢編》(三),遼沈書社1990年版。

[5]《隋書》卷81《高句麗傳》。

[6]《舊唐書》卷39《地理誌》。

[7]凍國棟《唐代人口問題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8]《新唐書》卷219《渤海傳》。

[9]《新唐書》卷43下《地理誌》。

(本文發表於《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3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