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遼伐高麗"看女真的地位以及對女真的影響
(2006-08-22 20:36:28)
下一個
轉載 注明:本文中“高麗”指“韓國王氏高麗”,而非“中國高氏高句麗”
滿族在曆史上共有三次崛起,為靺鞨之渤海,女真之金,滿洲之清.從曆史上看,這三次崛起都與中原王朝的勢力和來自朝鮮半島的勢力角逐有關係.下麵本人淺述一下在第二次崛起前中國遼王朝與王氏高麗的戰爭並分析女真的地位和對女真的影響,本人來自遼朝的故鄉,對遼史略熟悉一些,所以寫下這個帖子.
(一)戰前形勢
(1)遼與渤海 女真關係
女真的前身是靺鞨,在隋朝為7部.到了唐朝剩下粟末 黑水部.粟末部建立了號稱"海東盛國"的渤海國,"黑水因役屬之".但是到了後期,契丹開始興起,打破了北方各族的平衡格局.二者開始了戰爭狀態,早在後梁貞明五年(遼神冊四年),契丹軍隊就開始攻打渤海管轄的遼陽,<遼史>記載"修遼陽故城,以漢民、渤海戶實之,改為東平郡,置防禦使。"看來是攻克了.揭開了新興的契丹與日暮的渤海決戰的一頁,此後渤海連年處於契丹的威脅之下,在後唐同光二年(遼天讚二年),渤海國王派遣軍隊進攻契丹占據的遼州,殺其刺史張秀實,並掠其民,這次進攻引起了契丹皇帝耶律億(阿保機)的注意,<資治通鑒>記載"時東北諸夷皆役屬契丹,惟渤海未服;契丹主謀入寇(後唐),恐渤海掎其後,乃先舉兵擊渤海之遼東,遣其將禿餒及盧文進據營、平等州以擾燕地。"並於秋季進攻渤海"無功而還".同光三年(遼天讚三年)遼太祖西征政府回鶻 黨項 阻卜 吐渾等部後,向渤海發動大規模進攻.天成元年(遼天讚四年),"庚申,拔扶餘城,誅其守將"然後"命惕隱安端、前北府宰相蕭阿古隻等將萬騎為先鋒,遇諲撰(渤海國王)老相兵,破之."最後包圍渤海首都上京,渤海國王投降,但是不久又反叛,遼太祖回軍攻城,俘之,渤海滅亡.遼改渤海國為東丹國,使皇太子耶律倍鎮守.此後遼對渤海的統治開始加強,因為渤海人勇敢善戰,宋人有"三人渤海當一虎"的記載,遼朝對渤海采取遷徙,分而治之的做法,天顯三年,遼升東平郡為南京,遷徙渤海人移居於此.對於女真,一是軍事管製,二是羈縻."黑水部民居混同江之南者,係籍於遼,號熟女真;居江之北者,不係籍於遼,號生女真。"下麵敘述在遼與高麗發生衝突前的遼與女真的關係:
1遼太宗天顯三年"黃龍府羅涅河女真、達盧古來貢。
2天顯四年,六年,八年,九年,十一年,十二年,"女真來貢".
3遼太宗會同元年 三年 五年"女真來貢"
4會同三年"鴨淥江女直遣使來覲"
5遼穆宗應曆二年 四年"女真來貢"
6遼景宗保寧五年"女真侵邊,殺都監達裏迭、拽刺斡裏魯,驅掠邊民牛馬。"又六月"女直宰相及夷離堇來朝"
7保寧八年"女真侵遼歸貴德州東境""女真襲遼州五寨,剽掠而去。"
8保寧九年"女真來貢"
9遼聖宗統和二年"東路行軍、宣微使耶律蒲寧奏討女直捷""宣徽使、同平章事耶律普寧、都監蕭勤德獻征女直捷""東京留守兼侍中耶律┲蛔啵??筆醪恢薄⑷?鐧勸俗迤蚓僦諛詬劍??芍??quot;
10統和三年"命樞密使耶律斜軫為都統,駙馬都尉蕭懇德為監軍,以兵討女直。"耶律斜軫是遼朝名將.可見重視的程度,但是"奏路尚陷濘,未可進討,詔俟澤涸深入。",遇到了地理上的問題,又"女直宰相術不裏來貢"次年"樞使耶律斜軫、林雅勤德等上討女直所獲生口十餘萬、馬二十餘萬及諸物。",女真遭到沉重的打擊.
11統和五年"東路林牙蕭勤德及統軍石老以擊敗女直兵,獻俘。"又"瀕海女直遣使速魯裏來朝。""濱誨女直遣廝魯裏來修土貢"
12統和八年"女直遣使來貢""女直宰相阿海來貢,封順化王""北女直四部請內附"又九年"女直遣使來貢"
總的看來,遼朝與女真時戰時和,矛盾是存在的,有時甚至很尖銳,但是遼朝通過一係列行動,還是確立了統治地位.
(2)遼與高麗關係
"自太祖皇帝神冊間,高麗遣命名進寶劍。天讚三年,來貢。"
太宗天顯二年,來貢。會同二年,受晉上尊號冊,遣使往報。
雖然看起來不錯,但是矛盾一觸即發.
(3)高麗與渤海 女真關係
高麗王朝在建立之初,於遼神冊四年——-天顯四年間乘渤海國衰弱和契丹與渤海矛盾之機,侵越新羅與唐朝的大同江邊界,向西北方麵擴張,先向江北移民,然後設置龍崗縣 鹹從縣 成州 湯井郡.又先後在清川江流域增修通德鎮 興德鎮 永清鎮 安水鎮 安北府等鎮堡,契丹滅渤海,在遼天讚三年,渤海將軍申德率500戶投奔高麗,大和鈞 大元鈞 大福漠 大審理等100戶投奔高麗,又12月,冒鬥幹 樸漁等1000戶逃奔高麗,這隻是記載的一小部分,高麗充分利用渤海 女真人與契丹的民族矛盾,使遼朝不能順利接管鴨綠江以南的渤海國管轄地區.同時向女真人居住區進軍,築城堡 關城到鴨綠江邊,企圖強占鴨綠江以南地方,遭到女真人的強烈反對.
(4)宋朝的影響
宋朝在建國初期以"統一中國"為目標,積極地籌劃收複幽雲十六州的計劃,而麵對擁有強大騎兵的契丹遼朝,感到有些力不從心,於是采用聯合遼朝周圍國家和部落共同夾擊遼朝的做法,對女真 渤海采用貿易牽線,政治繼之的做法,<宋史>多次見到"女真來貢",但是"貢"的程度與遼朝明顯要差距很多,隻是貿易,雖然宋朝進行過挑撥的工作,也有一些部落要求宋朝進攻遼朝,但是畢竟響應很少.其次是建立少數民族的軍隊,宋朝在兩次進攻遼國的過程中,收編了大批奚 渤海人,在平時的離間工作也導致大批渤海人南奔,宋朝有"渤海直",為渤海人組成的軍隊,同"契丹直"一樣為宋軍的精銳部隊.宋朝的影響雖然小,但是遼對抗高麗很大程度取決於宋朝的作為.
(二)遼伐高麗
因為高麗王朝的步步緊逼,使得遼朝不得不向東方投入力量,由此產生了遼朝與高麗的三次戰爭.
(1)第一次,早在統和三年,遼聖宗就"詔諸通各完戎器,以備東征高麗"但是因為"遼澤沮洳"而"罷師".但是高麗繼續在東北 西北方向收買女真 渤海.並修築大量的城堡和軍鎮.在統和十年,遼聖宗"以東京留守蕭恒德等伐高麗"(高麗史書作蕭遜寧,是其字),"高麗王王治初不設備,既乃以侍中軍使、內史侍郎徐熙為中軍使,門下侍郎崔亮為下軍使,軍於北界。旋聞遼師攻蓬山郡,獲先鋒軍使尹庶顏等,高麗兵不得進。"取得初步勝利,然後南下,<遼史><續資治通鑒>記載" 遼蕭恒德移檄高麗,責令降款。國王王治數遣使不得要領,除熙請往,奉書如遼營,使譯者問相見禮。恒德曰:“我大朝貴人,宜拜於庭。”熙持不可,恒德乃許升堂行禮。恒德曰:“新羅及高句麗之地,我所有也,而汝國侵蝕之,又與我連壤而越海事宋,是以來討。今能割地以獻而修朝聘,可以無事。”熙曰:“我國即高句麗之舊,故號高麗,都平壤。若論地界,上國之東京皆在我境,何得謂之侵蝕乎?且鴨綠江內外亦我境內,今女真據其間,道路梗澀,甚於涉海,朝聘之不通,女真之故也。若今逐女真,還我故地,築城堡,通道路,則敢不修貢?”恒德以其語聞,遼主許罷兵。王治大喜,即遣其侍中樸良柔為禮幣使,奉表請罪."算是對遼給足了麵子,由於這次戰爭沒有殲滅高麗主力,僅僅攻克幾個城池,不能打消高麗稱霸的念頭,但是這場戰爭耐人尋味的結果是"取女真鴨綠江東數百裏地賜高麗",打了勝仗卻要割地,如前所述,高麗在這個地區經營多年,已經有了些根基.但是把遼"羈縻"的地區也要讓出.讓人想不通.
這隻能從遼宋鬥爭來解釋,遼和宋在彼此都把對方列為頭號對手的情況下,雙方連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來對抗,在這種狀況下,遼朝抓住與宋朝的主要矛盾,暫時放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遼還是犯了錯誤,低估了高麗.高麗乘機在鴨綠江下遊設立興化 通州 龍州 鐵州 郭州 龜州六城,成為雙方日後衝突的導火索.
(2)第二 三次 遼朝與宋朝訂立"澶淵之盟"後,來自南方的威脅大大減低,加上遼境內的阻卜等族暫時還"恭順",開始作了進攻高麗的準備,高麗暫時也假裝"恭順",統和十二年,"高麗遣使請所俘人育,詔贖還"又"遣使撫諭高麗",十三年"高麗進鷹""高麗遣李知白來貢""(遼朝)遣使冊王治為高麗國王""高麗遣童子十人來學本國語(契丹語)"外交上甚是熱鬧.十四年"高麗王治表乞為婚,許以東京留守、駙馬蕭恒德女嫁之."
"高麗複遣童子十人來學本國語""高麗遣使來回起居",這是兩國難得的"蜜月時期",但是即使這樣也是"同床異夢",因為領土的矛盾,十五年"高麗遣韓彥敬奉幣吊越國公主之喪""高麗王治薨,侄誦遣王同穎來告""遣使祭高麗王治,詔其侄權知國事",進了宗主國的職責,統和十六年"遣使冊高麗國王誦"二十年"高麗遣使賀伐宋捷"二十二年"澶淵之盟"成.
遼朝對高麗采取強硬態度,"二十八年,高麗西京留守庚肇弑其主誦,擅立誦從兄詢,遼朝於是以宗主國的名義進攻"遼聖宗說:"康肇弑其君誦而立詢,因而相之,大逆也,宜發兵問其罪"大臣大都同意,國舅詳穩蕭敵烈不同意,認為"國家連年征討,士卒撫敞。況陛下在諒陰;年穀不登,創痍末複。島夷小國,城壘完固。勝不為武;萬於失利,恐貼後悔。不如遣一介之使,往問其故。彼若伏罪則已;不然,俟服除歲豐,舉兵未晚."遼聖宗沒有聽從"詔諸道繕甲兵,以備東征"而且"自將伐高麗,遣使報宋",很光明正大的樣子.
"以皇弟楚國王隆佑留守京師,北府宰相、駙馬都尉蕭排押為都統,北麵林牙僧奴為都監。"安頓了後方和前方將領.這次女真諸部紛紛響應"女真進良馬萬匹於遼,乞從征高麗"遼聖宗答應了他們."王詢遣使奉表乞罷師,不許"堅決進兵."自將步騎四十萬,號義軍,乙酉,渡鴨綠江。康肇率師禦之,戰敗,退保銅州。
帝封書於箭,諭高麗曰:“朕以前王誦服事朝廷久矣,今逆臣康肇,弑君立幼,故親率精兵,已臨國境。汝等能縛送康肇,即可班師。”丙戌,肇分兵為三,隔水而陣,一營於州西,據三水之會,肇居其中,一營於近州之山,一附城而營。肇以劍車排陣,遼師進攻之,屢卻。肇遂有輕敵之心,與人彈棋。
丙戌,遼先鋒耶律敏諾率祥穩耶律敵烈擊破三水砦,擒斬肇及副將李立,追亡數十裏,獲所棄糧餉、鎧仗不可勝計。會遼主軍至,斬首三萬餘級。
戊子,銅、霍、貴、寧等州皆降。都統蕭排押複大破高麗於努古達嶺。"取得初步的大捷,而且"王詢遣使上表請朝,許之。禁軍士俘掠",增加自己的正義性,"以政事舍人馬保佑為開京留守。
安州團練使王八為副留守。遣太子太師乙凜將騎兵一千,送保佑等赴京。"想議和了事.但是"守將卓思正殺遼使者韓喜孫等十人,領兵出拒,保佑等還。遣乙凜領兵擊之。思正遂奔西京。圍之五日不克。
"遼軍繼續進兵"高麗禮部郎中渤海陀失來降。
庚子,遣排押、盆奴等攻開京,遇高麗兵,敗之。
王詢棄城遁去,遂焚開京,至清江,還。
"攻克了高麗的京師,但是攻克的後方並不穩定,二十九年"班師,所降諸城複叛。
至貴州南峻嶺穀,大雨連日,馬駝皆疲,甲仗多遺棄,霽乃得渡。",看來隻是表麵上的勝利,不過遼軍沒有乘勝奪回領土,是一個失誤.
開泰元年"高麗遣蔡忠順來,乞稱臣如舊,詔王詢親朝",想要和談解決領土問題,但是"高麗王詢遣田拱之奉表稱病不能朝,詔複取六州地",采取強硬態度要求收回領土.
二年"遣中丞耶律資忠使高麗,取六州舊地"三年"遣上京副留守耶律資忠複使高麗取六州舊地",但是高麗不但不給,還向東北麵擴張,利用女真與契丹的民族矛盾,收買長白山女真貴族,使其歸附高麗,並趁機向女真人地區滲透拓殖,還修築從東海岸到鴨綠江口的所謂"千裏長城"和一些城鎮.使得遼朝十分憤怒。
開泰二年,祥穩獻女真人知高麗事者,遼聖宗詢問,對答":“臣三年前為高麗所擄,為郎官,故知之。自開京車馬行七日,有大砦,廣如開京,旁州珍異皆積於此。勝、羅等州之南,亦有二大砦,所積如之。若大軍行,由前路取哈期罕女真北,直渡鴨綠江,並大河而上,至郭州與大路會,高麗可取也。”"遼聖宗決心對高麗用兵,"詔國舅詳穩蕭敵烈、東京留守耶律團石等討高麗,造浮梁於鴨綠江,城保、宣義、定遠等州。"做好了戰爭的準備.四年,蕭敵烈無攻而還.遼聖宗"命北府宰相劉晟為都統,樞密使耶律世良為副,殿前都點檢蕭屈烈為都監以伐高麗"又"晟先攜家置邊郡,致緩師期,追還之。以世良、屈烈總兵進討。"首先進攻通州"遼師攻高麗之通州,高麗將鄭神勇引兵繞遼師陣後,擊殺七百餘人,神勇戰死。
遼師進攻寧州,不克而退。高麗將高積餘追之,敗死;遼師遂取定遠、興化二鎮,城之"取得勝利.
五年,"耶律世良、蕭屈烈與高麗戰於郭州西,破之,斬首數萬級,盡獲其輜重."但是耶律世良不久病死
六年,遼聖宗"詔國舅帳詳穩蕭隗窪將本部兵東征高麗"又"命樞密使蕭合卓為都統,漢人行宮都部署王繼忠為副,殿前都點檢蕭屈烈為都監以伐高麗。翌日,賜合卓劍,俾得專殺。"但是遼軍明顯低估了高麗所築城堡的實力,"蕭合卓等攻高麗興化軍不克,還師"七年"詔以東平郡王蕭排押為都統,殿前都點檢蕭虛列為副統,東京守耶律八哥為都監伐高麗。仍諭高麗守吏,能率眾自歸者,厚賞;堅壁相拒者,追悔無及。"
擺開決戰的架勢,進行攻擊"遼蕭排押攻高麗興化鎮,高麗遣其臣薑邯讚、薑民瞻禦之。先期設伏山穀,以大繩貫牛皮塞城東大川以待之,遼師至,決塞發伏。遼師戰不利,排押乃由慈州直趨王城。進至新恩縣,去王城百裏,邯讚等遣兵來援,排押度王城不可下,乃大掠而還。
十二月,師至茶、陀二河,邯讚等追兵大至。諸將皆欲使高麗渡兩河而後擊之;都監巴格獨以為不可,曰:“敵若渡兩河,必殊死戰,此危道也,不若戰於兩河之間。”排押從之。
及戰,高麗以強弩夾射,相持未決,忽風雨自南來,旌旗北指,高麗兵乘勢攻之,遼師大敗,排押委甲仗而走,祥穩多戰死,天雲及皮室二軍傷陷略盡。 "這一戰"天雲軍詳穩海裏、遙輦帳詳穩阿果達、客省酌古、渤海詳穩高清明等皆沒於陣"損失慘重,最後高麗仍然給足遼朝麵子,稱臣謝罪,但是領土是受不回來了.
(三)結語
戰爭性質,是相對中國而言的,遼朝代表中國,遼朝早在太宗時期就有做全中國皇帝的夢想,在宋遼鬥爭時期,提出"南北朝"概念,承認雙方都是中國,在<遼史>中有相關的記載,還有出土文物證明,這是一塊墓碑"高麗外邦,僧統傾向,大遼中國,師徒翹首.故我道宗,聖人之極也,常以冬夏,招赴庭闕,詢頤玄妙,謀議便宜."這表明,遼是"中國",高麗是"外邦",是中國內部政權與朝鮮半島政權的鬥爭.
對女真的影響,在戰後,雙方都加強了對女真的統治,女真受到強烈的壓迫,有多大的壓力,就有多大的反作用力,這是女真的幸運,滿族曆史上的每一次崛起,都於這種惡劣的政治環境有關係,始終麵臨強大的威脅,因此進化飛快,這是我的一點想法,希望和大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