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者道之動”---看聖賢們抬杠(四)
(2008-04-05 18:37:45)
下一個
在此前的討論中我們可見,聖賢們立學的模式,往往是有一個“子”提出一論,試圖把人的思想往一個方向上引領,這樣的力量一形成,就會有另一個“子”冒出來,針對前一個“子”論中最突出的亮點提出一個反論,其影響,又是試圖把人的思想拽向相反的方向。這第二個“子”,在反論的同時,又會在反論中加入屬於自己的新思想。而這新的思想,又便會成為下一個“子”著力去反的論題。如此往複,我們燦爛的文化,就在這立與反、反後又被反、從抬杠抬到極處、到不抬杠不抬到極處的爭鳴中,不偏不倚地走了一個誰也無法預知的進程,走到了今天。
而這,正中了老子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之說。也即,一個反論,一個反杠,就是道的一次湧動;而一個理論、一種力量在世界中發生作用、引起共鳴、將世界往某一極上引領時,新的、相反的力量就會在那個理論、那個力量的影響裏呈現弱的、有惰性的地方滋長並強壯起來,而且,這兩種理論、兩股力量,都能證明其合理性,看哪一端都不是錯的。
這時有旁人說了,那我是不是這樣就最好:不論見到什麽,都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杠上,我這樣做了,不就也能在曆史上留下一筆,就算是行道了?那我要提醒您了,您這是名家無師自通,不論認與不認,惠施、公孫龍都是您祖師爺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個問題還是很有意義的。“反者道之動”,難道遇論便反,就是道湧了麽?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一個更深問題,那就是:為什麽遇論便反,反就不對了呢?
而若要回答這個問題,就一定要講講什麽是道了。而若不可避免,非要講講什麽是道,那就不得不從老子講起了。
講老子,筆者不打算講他到底是誰,也不打算講他生卒年,因誰也不很清楚。筆者就打算講講他跟道德經的關係,他在道德經裏到底想講什麽、和人們對道德經常有的誤解吧。
先講他跟道德經的關係。有人說了,那還不清楚嘛,就是他寫的啊。說得不錯。可是,近代的大哲學家馮友蘭說了:道德經不是他寫的,而且老子與道德經的成書不應該是在一個年代,因為道德經的有些章節,如對“名”的討論是老子時代所不可能涉及的,那是後學惠施跟公孫龍的專利。我聽您的,還是聽馮友蘭的?
我啊,誰的也不能輕易聽,我還是自己在這掰掰這瓣蒜吧。
馮友蘭的根據,主要是道德經裏關於“名”的論述,他認為“名”是名家的招牌,應是由名家把“名”的問題提出來,然後道德經才能對“名”進行論述,因此《道德經》應當成書在名家之後。
馮是大家,筆者不能說他不對,隻能謙虛地提出幾點己見。
一,這樣一種史學觀點,不管是多大的大家,如果不能有權威性超過、或者近似於《史記》的資料作佐證,都隻能視其為一種觀點、一種可能來參考,而不能(輕易)就劃為史實一列。二,馮友蘭提出,道德經如其他諸子的經典一樣,是由後世道學弟子們以老子之名共做的經典。這一點尤難立住腳。道德經與其他經典不同,它不是記載聖賢言行的文章,也不是一些不同主題的論文湊起來的合集,它是有專門單一的論題的,是直接論道、因此是思想的直接表達的。而思想這東西,就像一個人的簽名,是無法與人共享的,就算有人想學、想模仿,也難。反觀道德經各章之間,從口吻,格式,到思想深度、高度,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難分彼此。這樣的一部書,隻能由一個人寫,如果這個人不是老子,那一定也是一個有老子同樣智慧的人獨自完成。而這個人若不是老子,還能是誰呢?
最後補一點小嘀咕,名家研究了名實問題不假,但沒有必要非說他們研究“名”了,前人在同樣概念上,就不能有別樣的文章可做了吧。要知道《道德經》中對“名”的闡述,還是與名家的側重點有很大不同的喔,老子可沒那麽抬杠。
所以筆者仍願以《史記》為據,相信老子為《道德經》唯一作者更加可信。明確這一點,也讓筆者舒服些,因諸子百家走了一遍,竟驚詫於各家的祖師爺留下的經典,都或是完全由後世子弟冒名代筆、或是與學生合作的,竟極少是由本人全部親自操刀的,而孔子就是其中的範例。
所有人都知道,儒學至典《論語》非孔子所著。不少人都認為,孔子修訂六經,除了編改一些東西,還是寫了《春秋》的。或許是吧,但是,就算《春秋》是他所寫,那也是個“私生子”,因他寫的名不正,言不順。作為古今尚禮第一人,因為此書卻做了一次大逾常禮的事,何也?因他不是史官。按儒家說法,不是史官卻作史書,不在其位便某其政,便名不正。其實不正也就罷了,大聖人什麽文職工作不可做。但是他寫史書,還大違了作史不能渲染感情色彩的原則,這兒來一個微言大義,那兒來一個春秋筆法,不管出於什麽目的,這樣一來,這史,怎樣講就都不中正了。難怪孔子有歎:知我者其唯《春秋》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不過,後人小輩對這事兒也不能太絕對了,因也許《春秋》跟孔子一點關係也沒有呢。馮友蘭就對孔子說的很徹底,按他說法,六經之中,沒有一卷是由孔子所著、所編、所評、所修改的。
那到底孔子有沒有動過筆啊?孔子自己倒曾說過,述而不作。但真正到底怎麽回事兒,限於篇幅,這裏就不多說了。
有點兒跑題,打住,下回還是接著談老子吧。
==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