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反者道之動”---看聖賢們抬杠(一)

(2008-03-31 19:44:36) 下一個
話說周朝曆經八百年光景,氣數盡時,禮崩樂壞。原本端著鐵飯碗的世襲貴族階層一下樹倒猢猻散,在沒任何準備的情況下上了山、下了鄉、流離失所到了草根處。而原本由特權階層專有、供他們玩味、治學的講究、文化,在他們既不會耕作,也不善經營謀生的境況中,就變成了他們擁有一技之長的求生手段,禮樂,開始下於庶民。

華夏大地的人民立時暈菜。一方麵,這些從特殊階層下來的人,麵對的是深入群眾,說教與群眾、卻又不知如何說教的問題,各自的經驗雖各得其法,然而卻群龍無主,無所適從。而另一方麵,老百姓祖祖輩輩沒能接觸到的隻有貴族才有資格消遣的東西,一下子擺在了他們麵前讓他們接受,伴隨著連年的戰亂,這種轉變,也很難吃得消。

結果,一些人在落魄的社會中找不到精神出路之時,便選擇了避市,於是出現了隱士。

這些隱士,原本的目的是通過遠離各種跟社會有關的紛爭、以不在社會之內留下足跡的方式,達到享受心靈自由的目的。因此,按道理隱士是隱則隱已。不當再與世人掙個什麽說法的,世人也無法得知他們的所以然,和之所以然的。

這是關於隱士的大概印象。

然而,這裏卻有了一個例外,那就是隱士楊朱。這個楊朱,雖通過“隱”欲潔其身,卻又在意世人對他們這種生活方式的看法。於是搞來搞去,在遁世之後,卻為自己的生活方式向世人說出了一大串諸如人人為己,輕物重生的道理。這儼然使他成為了道家最早的草創者。以出世之姿態而成一代賢人。

出世能成賢,孔老夫子卻向我們證明了入世也能成賢,偏在世內開花,硬生生開創出一部被一些後世道家所譏諷的假道學。

要說假道學這一說法也算歪打正著。因為道是道,難道假道就不是道了?社會是現實存在,社會裏,真假並存,很多時候假的東西還多於真的東西。能從這真真假假裏生出一部學問,適萬象而皆準,假道之學,自然也是真正的道學。所以假道學之名,既恰如其分,又當反其本義,被視為一種褒揚。

不過,孔老夫子述而不作,因所言而成至聖,卻並不意味著他說的對的東西,反其道而言的話就是錯的了。哲學這東西最好玩的一點就是,如果一個觀點被認為是對的,那麽跟它相反的觀點卻不一定是錯的。也許兩種完全對立的觀點都是對的,都能著書立說。

在相當程度上,哲學就是抬杠的學問。

下麵就來講講我國古代的哲人們,都是怎麽抬大杠的。

先是孔子尚仁,自視為得意之筆。孔老夫子向人解釋仁的含義時,曾說是“愛人”。然而,儒家又堅持愛是有等級有差別的。一個人,愛路人沒有愛朋友多,愛朋友沒愛親戚多,愛親戚沒有愛至親多,而愛國民也沒有愛君王多。

孔子同時又提倡敬鬼神而遠之。其人本不相信鬼神,但為避免與時下、並且是他所仰望的敬虔時代傳下來的傳統爭鋒,便有了敬鬼神但遠之的態度。這種手法,連偉大的鬥士魯迅先生都在其“論雷峰塔的倒掉”一文裏表達出晦澀的“敬佩”。

這時墨子開始杠了。他反其道而行之,說他不讚成有區別的專愛。他的愛是走另一個極端,是兼愛,是對愛沒有因人而異的分別,全部一刀切,愛人如幾。

墨子對孔子的鬼神說也開了杠。說你不信鬼神卻敬他們,敬了他們又遠他們,這到底是敬還是不敬,“遠之”還能算敬嘛?說不敬吧,你卻又提倡祭祀,提倡對成為鬼神的親人服孝三年,以彰顯自己是敬鬼神的,這樣又勞民傷財,又太虛偽了吧。

於是墨子提出了跟儒家針鋒相對、相反的學說,居然也有大成,其影響之大,在當時與孔子至少齊名。

墨子是個很可愛的人物。可愛之處有三點。一,雖然倡導兼愛,但卻明言那樣的目的是為了人能夠得到最大的利益,而不是為了讓自己成為多麽美善的人。其二,他坦承讓人人做到兼愛是很難的,於是他鼓勵人說,如果你們能夠做到愛人如幾的話,神明就會給你們獎賞。他認為,人們為了神明的獎賞給他們帶來的利,就能做到兼愛了。其三,也是墨子最可愛之處,那就是他同時又說,他所謂的神明獎賞之說是編造出來的、讓人們趨利達到兼愛、因此是為自己的學說服務的。而他自己,卻對鬼神等超自然的東西沒有一點興趣。換句話說,他對鬼神也不是個那麽敬的人。

到了孔子的孫子的徒孫孟子那裏,反過來又開始跟墨家杠上了。要說這孟子可不含糊,用今天的話來說,連楊朱都捎帶上,對墨子是點名道姓地進行了人身攻擊。孟子說:“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孟子嘴不善,可闡述自己學說時卻又善了。大講人之初,性本善,天地間塞滿了浩天正氣,等等等等。並成為自己立學之本。

這些學說,又遭到了荀子針鋒相對的異議。這位孟子的同門跟師兄來了個內杠。搞了個人之初,性本惡相反的學說出來。又自成一家。

而對於這些你證我證裏的東西,並不是所有賢人都那麽關心。在一係列的爭鳴中,有兩個極端是全然不考慮善惡、愛恨、與鬼神的。那就是法家與名家。

==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