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如何愛孩子
——從中文演講比賽談起
論劍人:建光、保林、正華
論劍地點:長城書店
奉勸家長:
不要往幼小的孩子心中灌輸社會不公的概念
建光:第五屆大休斯頓地區青少年中文演講比賽於十一月十二日下午結束。發獎典禮上,得獎和沒有得獎的參賽者和參賽者的父母表情各異——興奮和失望,激動和悲傷,歡笑和眼淚共存。本來,勝者高興是自然的,敗者傷心是難免的。可是,年齡尚小的孩子,麵對挫折,麵對不如意,他們是否準備好了?家長應該用什麽樣的方式去為挫折中的孩子擦幹淚水,如何將淚水變成笑容、變成動力?更重要的是,如何能讓孩子在任何一次人生的競技中,事先不要在心中隻設置贏的目標而忘了輸的考量?家長是否給孩子灌輸過“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壞的打算”這種人生最基本的理念?
在海外舉行中文演講比賽的目的應該隻有一個,那就是激勵或刺激孩子們學習中文的積極性,所以,與其說是競賽,還不如說是一場表演。一個出生在美國的孩子,願意或敢於站在台上,用中文發表演講,這本身就是讓做父母的感到欣慰的事。可以說,幾乎所有的中國背景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中文。整個休斯頓學習中文的孩子數以萬計,可是敢於(原意)參加演講比賽的學生的比例並不高。這進一步說明,參賽的學生應該都是中文水平相對比較高的,願意參與本身就是勝者所為。
得獎是所有參加比賽的孩子和家長的共同願望,但是我們帶著滿腔的熱情和滿腹的希望不是隻為了獎杯,更是讓孩子在競爭中得到鍛煉和成長。因為沒有得獎而傷心是好事,但是傷心演變成憤怒或失望,然後還要將這種不健康的情緒傳遞給孩子,那就得不償失了。怪不得有人說,這哪是孩子在比賽,簡直就是家長在比心氣。孩子本來不懂什麽叫不公平,看到家長這麽忿忿不平、興師動眾,也真的覺得自己被“戲弄”或是“算計”了。
比賽就是比賽,輸贏都應在意料之中。不能因為有實力,就認為自己的孩子一定可以贏;也不能因為實力不足而未比先衰。在比賽中,弱者戰勝強者的例子屢見不鮮。號稱世界第一的NBA巨星在多次的世界杯比賽中輸給整體實力差檔次的歐洲和南美隊伍。曆次的世界小姐選美比賽,多少自認為能得名次的美女被淘汰,如果大家都去抱怨裁判不公,都要比賽重新來過,比賽如何進行?
裁判真的不公嗎?是,也不是,就算因為某種原因不公,你也隻能血吞自己咬下的肉。比賽就是比賽,輸了就是輸了,而且裁判本身也是比賽的一部分,所以比賽失利應該先從自身尋找原因。比賽就是那幾分鍾,那二個小時,比賽不能複製,比賽若是重演,那就是另外一場比賽,同先前的比賽毫無關係。再說,比賽的優勝者隻是在比賽的那一刻優勝,並不能說明他們就真的比非優勝者更優。對裁判的指責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裁判不是你,不可能按照你的思路去迎合你所期盼的結果。
我女兒有一次參加學校的英語拚字比賽。最後還剩下五個人的時候,被淘汰了。一回家就衝著我抱怨:這不公平,那個老師總是給我很難拚的字,她不喜歡我。說實話,女兒沒有得到前三名,我一點都不傷心興。她聰明,但不夠努力。我說:你的英文很好,但還不夠好,如果你的英語真的好到可以得名次的地步,你就不會被那幾個字難倒。女兒接受我的看法。從此沒有再提老師“不公”的事情。
奉勸家長千萬不要往幼小的孩子心中灌輸社會不公的概念,尤其是我們這些外來者。過多地覺得別人擠兌我們、排擠我們、歧視我們,最後就是自己歧視自己,自己邊緣自己。一場簡單的中文比賽,孩子沒有得到獎,隻能說明自己的孩子還不夠好,需要更加努力,而不是首先去挑裁判的水平。世界上的事情不可能按照個人的願望去運行。得不得獎沒有那麽重要,在孩子的身上有無數更重要的東西需要我們家長去關顧,而健康的心態是重要清單中最最重要的。
讓孩子遠離“爭強好勝”的心態
保林:作為中文演講比賽的評委,我今年是第三次參加這項規模越辦越大的盛事。每年的比賽結束後都會有個別的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沒能得獎或得獎的名次太低,甚至責怪評委不公。我做了三次評委,就有兩次都遇到這樣的情況。從積極的層麵看,這說明家長關愛孩子,關心孩子的中文學習和進步,乃至希望通過比賽得獎激發孩子學習中文的積極性。可以說,沒有家長的熱情和期望,就不會有中文演講比賽的成功舉辦。但是,如若家長過分地強調演講比賽的名次,從小對孩子灌輸名次和名利的思想,培養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這樣做對孩子有利還是有害是值得華人家長思考和討論的問題。當我聽到有些家長說“孩子如果不得獎就再也不想學中文了”這樣的話時,我感到非常悲哀。如果這是孩子的想法,做家長的應該有義務及時糾正,而不是推波助瀾;如果這是家長的想法,我希望這樣的家長參與到這個問題的討論中來,為人父母者對孩子灌輸這樣的思想本身就是對孩子的毒害。
本來,中文演講比賽隻是為了鼓勵更多的孩子學習中文,製造一個中文學習的氛圍,並給孩子們一個展示自己學習成績的舞台,參與是第一位的,名次是次要的。如果說不得獎就再也不學中文了,那麽每年就會有至少一半以上的參賽者停止學習中文。果真如此,中文演講比賽不就成了扼殺孩子們學習中文積極性的凶手了嗎?這樣的比賽還能搞下去嗎?當然,事實遠非如此,幾年下來,中文演講比賽的規模越辦越大,參賽人數越來越多。在這裏,我要向演講比賽的所有組織者、誌願者,尤其是董思琪女士表示最高的敬意,他們每年都要為演講比賽奉獻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使比賽的影響越來越大,越來越遠,參賽的人員從華裔發展到非華裔,這是非常令人感動的。當我看到一個黑人男孩站在台上背誦《三字經》,他的父親在台下露出滿足的笑容時,我感到中文演講比賽的意義已經遠遠超越了任何參賽者所取得的名次。試想如果有更多的白人、黑人、墨西哥人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中國人就一定會的到更多的親近,更少的猜忌,海外華人的生存環境就一定能得到更大的改善,用眼下時髦的話說,那將更能體現中華文化的軟實力。
作為華人家長,我們讓孩子參加中文比賽並且希望他們取得好的的成績,這是值得肯定的。現在連許多外國人都在學中文,華裔孩子當然更有理由,也更有條件學中文。參加演講比賽隻是鼓勵和促進孩子學習的手段之一,而無論得獎與否,對孩子都是一次鍛煉。我們有義務讓孩子懂得,得獎本身並不是目的,真正學好中文才是最為重要的。如果說不得獎就不再學習中文了,這樣的比賽還能再辦嗎?所幸的是,絕大多數家長在送孩子參加比賽的時候,熱情和期待之餘都能保持一種理性和積極的態度,這也是演講比賽能夠辦得一年比一年大的原因。當然,我並不想著意矮化得獎的意義和價值,一個小小的獎杯可以帶給孩子巨大的快樂和喜悅,也能夠成為孩子進一步學好中文的動力。對於評委,這無疑是一種壓力,因為我們不想讓任何一個孩子失望,但又不能讓每個孩子都得獎。我們必須盡最大的努力做到客觀和公正。當你麵對著一個個稚氣的孩子的時候,你的心裏是不能、也不會有一點點私心雜念的,誰能夠心安理得地去著意委曲和傷害一個六、七歲的幼小心靈呢?況且每個評委麵對的都是些陌生的孩子,即使有認識的,那也絕對是少而又少,通常不會超過一兩個人。再說,幾乎所有參賽者的父母都在場旁聽,對自己和他人的孩子的水平和表現也都心裏有數,自然也對評委的公正性有自己的評判。
當我聽到有些家長對評委的公正性提出質疑的時候,我感到非常詫異,因為我很難想像這樣的比賽還能存在任何暗箱作業的理由。參加過比賽的家長都知道,每一組比賽的評委都由兩到三人組成,他們分別給每一個參賽者評分,然後將各自的評分綜合起來,從而得出獲獎的名次。退一步說,即使某一個評委認識某參賽者並且給了不當的高分,其他的評委也不可能毫無道理地跟著給高分,參賽者的綜合評分上不去,也不可能得到超乎其應有的名次。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該得獎而沒有得到,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演講比賽的評分標準並無絕對科學的算式,評委的主觀判斷起著主要的作用,因此,評分的結果很難稱得上絕對正確和科學。同樣的比賽換了不同的評委可能會出現稍微不同的結果,尤其是當名次很接近的時候。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每年比賽的一等獎獲得者都基本能得到所有評委的共識,而二等獎和三等獎、三等獎和優秀獎、優秀獎和沒得獎的孩子之間的差別有時並不那麽明顯。比如今年我所在的初級甲組共有二十個孩子參賽,一共要評出九個獲獎者,其中一等獎得主明顯好於其他孩子,這是兩個評委的共識,也有一些孩子能力明顯差一些,不在被考慮得獎之列,這兩個極端都很容易評出。但是有些孩子水平相差無幾,名次卻無法一樣,尤其是第九名(得獎者)和第十名(沒有得獎)之間的差別隻能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作為評委,我們隻能盡力做出最好判斷,但無法保證判斷的科學性,因為,說到底,在這件事情上,科學性是根本不存在的。
因為演講比賽評判過程的主觀因素,我能理解一些家長因為孩子沒有得獎而產生的不滿,但是因此而質疑評委的道德水準是絕對不公平的。你可以認為自己孩子的中文講得很好,你孩子的中文也可能的確講得比一些得獎的孩子好,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一定能在演講比賽中獲獎,畢竟評委們考慮的是綜合因素,比如語音是否標準,語調是否準確,主題是否突出,儀態是否大方,另外,我自己最為看重的是孩子在演講過程中的整體感覺,他是不是很自信,音量是不是很合適、動作是不是很得體等等。在此,我不妨借機會與各位家長探討一下如何準備演講比賽的問題,希望能幫助孩子們在明年的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首先,孩子在參賽之前要有充分的準備,從演講內容的熟練到語音語調的練習,到表演動作的設計,都要有精心的準備,這樣,孩子上台之後就會顯得很自信,哪怕說話稍帶口音和遺漏一兩個單詞也不影響其整體麵貌;在設計表演動作的時候,一定要貼切、自然,生硬的動作還不如沒有動作。其次,演講的內容一定要適合孩子的身份和年齡。前兩年的演講比賽,初級組的大多數同學以講寓言故事為主,像《小馬過河》、《狼來了》之類,今年的比賽則以個人創作的故事為主,這是演講比賽的一個重要的進步。我想,故事的內容絕大多數是家長和孩子共同編寫,或者幹脆由家長代筆,這些都沒有關係。需要提醒各位的是,孩子所講的故事要盡量與孩子的日常生活或某一個生活經曆有關,要有孩子的視角和口氣,語言要口語化,要記住,孩子是在講故事,一個自己熟悉的故事,而不是背書。比如,今年初級甲組的一等獎獲得者講的就是自己的故事,名為《小小鋼琴老師》。因為是自己熟悉的故事,她的口氣、神態、動作都顯得很真實、自然,沒有一點造作和不符合自己年齡的“大句子”、“大道理”,我們兩個評委不約而同地給了她最高分。
最後,我想呼籲所有的華人家長在積極幫助孩子準備演講比賽的同時,不要忘了給孩子灌輸對待輸贏的正確態度。參加中文演講比賽千萬不要以得獎為目的,得到鍛煉、學好中文才是真正重要的收獲。
教育孩子是一項傳遞愛的工程
正華:感謝建光邀請我來參加這次關於孩子教育的論壇。和建光一樣,我也有兩個女兒。我首先想說的是,人活一世,至少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理由是為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的成長是否幸福快樂,孩子是否能順利成長為自己心目中的樣子牽動著每一個父母的心。不管賺多少錢,不管地位有多高,如果孩子過不好,心就不可能安寧,生活就不會快樂。從這一角度來看,孩子教育的成敗決定父母一生的質量。
既然孩子對於父母如此重要,那麽我們做父母的應該如何“愛”他們呢?記得我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帶她去參觀一家美國人開的幼兒園。在進門的地方,我看到了幾句話,大概意思是,如果一切可以重來,我將會給他(她)更多的擁抱,更多的親吻,更多的微笑……;如果一切可以重來,我將會給他(她)更少的訓斥,更少的嚴厲,更少的眼淚……這幾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我當即就將女兒緊緊地摟在懷裏,對她說:爸爸多想你現在還是一個小baby,這樣,爸爸就可以每天多陪陪你,多抱抱你,多親親你……
這幾句話告訴了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教育孩子就是一個傳遞愛的工程。隻要能用更多的擁抱,更多的親吻,更多的微笑讓孩子快樂,讓孩子感到愛,孩子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我們這一群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的父母,從小就接受“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的教育,讓我們很難感受到父母有多親,“愛”就更難體會到。現在我們這些從小就患“缺愛症”的人又為人父母,經常會自覺與不自覺地將血液中流淌的價值觀念傳遞給了下一代。像爭強好勝的毛病,絕對是中國家長特有的產物。一旦事不如意,就心存不滿,還躍躍欲試地想來個魚死網破。如果將這種基因傳給了下一代,而碰巧自己的下一代還是在美國生活,後果是難以設想的。
近月來,常聽到中國的大學生跳樓自殺,頻率之高令人瞠目結舌。許多心理學家都在試圖解密。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麽秘密,更用不著專家解密,原因很簡單:自殺當然是學生病了,但病根在家長。孩子小時候受到所謂不公平待遇的時候,家長不是有意地注重培養孩子在挫折麵前耐力和應變能力,而是一味地怪罪外因,采用“拚個你死我活”的方式去掙回麵子。試想想,用這種熏陶方式培養出來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一旦無法解困,將如何承受生活中的打擊!
如果我們一定要把在一場海外的中文演講比賽中沒有如願得獎,在一場旨在激發孩子們學習中文積極性的演講中失利稱之為挫折,那也是幾分鍾的挫折或過眼即忘的失望,根本就談不上痛苦和悲傷,更沒有必要想當然地認為孩子受到了裁判不公正的待遇,再把指責裁判不公的推理和判斷灌進孩子的大腦。
我們每天追求平等,倡導公平,但殘酷的現實是,這隻是一個相對平等和相對公平的社會。作為家長,最要記住的是“相對”二字,隻有這樣,在殘酷的結果麵前才能為孩子“撫平傷口”,如果為了心中絕對的公平去奮鬥,哪怕是奮鬥終身,也會於事無補、無濟於事的。
我覺得,中國家庭的孩子最缺少的品質就是內斂。中國人事事爭第一,但必須知道,這絕對的第一隻是在校園裏存在,隻是在校園裏管用。校園的外麵是一個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世界,就是一個很難找到絕對第一的世界。如果從小養成了爭強好勝的秉性,在成人的世界中,就會遭來嫉妒和白眼。在一個白人統治的世界裏,中國人如果遭到嫉妒,那將是多麽可怕的事情。
最後,我想說,生活其實很簡單,做父母的應多看看自己,多看看那曾經爭強好勝的自己。爭到了今天,又爭得了什麽!為了讓下一代過得比我們好,為了讓他們比我們更幸福、更快樂,趁早打住吧。想想當自己兩眼馬上就要要閉上的時候,還想讓孩子當第一嗎?還想讓孩子們為了虛名小利去努力、去證明嗎?讓一切順其自然,讓孩子在美國寬鬆的環境裏多多體會愛,少少感到壓力。孩子我們是塑造不了的。塑造孩子的那把刀在美國社會的手中。
結束語:用今天的視野去塑造明天立足世界的孩子隻能說是枉費心機
建光:對於未來,除了死亡,我們什麽都預見不到。所以在這個無法預知的世界上,人類幾乎沒有視力可言。用今天的視野去塑造明天立足世界的孩子隻能說是枉費心機。那麽,我們應該如何去愛我們的孩子?作為家長,我們為孩子應該做的不過是三件力所能及的事:一、健康地喂養他們,給他們提供健身場所,讓他們有一個好的身體;二、好好地將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愛傳遞給他們,讓他們知道如何愛別人,愛自己;三、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和思維習慣,以應付未來多變的世界,並且在未來的生活中遇到挫折時,能遊刃有餘。始終記住一句話:人算不如天算。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