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駿:加拿大俗人俗話

這些都是我投稿過的文章。發表的,沉著的,都像是我的孩子。新的在肚子裏轉著轉著,總也生不出來。請好友們忠實無望地守候吧。
正文

世界日報征文:移民加拿大的收獲:加拿大不是“外國'

(2006-07-27 09:43:18) 下一個

加拿大不是“外國”

(發表於世界日報》“ 新移民新世界版”20051126日)

 

唱高調前,先說事兒。

 

來加第一年,我在公共汽車上丟了包。下車後,想起包裏的卡和幾百現金,手抖肝顫。看離汽車總站不遠,去向值班人員哭訴。她冷靜地問包的詳細特征,在幾路車上丟的。我說完,她說,你來以前,司機就打過電話,乘客交給他的正是你所描述,請等11路車回來吧。“舊觀念”的我,不知表揚誰。

 

與我工作麵談時,主管笑眯眯說:“看你的簡曆,接近我們的需要,我相信,你不會滿足這個初級職務,但還是給你這第一份加拿大經驗吧。”

 

這些,也許都是我萬幸遇貴人。再說個偶然的。

 

買第一輛車,錢包不鼓,對車的感覺找不著北。小車行賣主說:“我保證這車能開兩年。記住,它的油表不準,顯示到空時,還能開三天長途。”

 

那破車開了三年,載著我上班,去醫院生孩子,一直開到我自己房子的車庫裏。

 

幾年的偶然加在一起,我熟悉了平和真誠的笑臉,獲得了自尊,與倉廩實而後的知禮節。

 

迄今,我最自豪的收獲,是房後的150根黃瓜,和隻能生在加拿大的二女兒。

 

最重要的,我認識了down to earth的意義,不是一敗塗地,而是像對土地一樣的實實在在。在這塊美麗富饒的移民熱土上,腳踏實地,勞作給予,收獲的一定是自由和享受。

 

對移民而言,加拿大本不是“外國”,隻要你有顆非旅居的心。

 

(我的收獲:留種的黃瓜是希望,葵花籽是果實,孩子們二者都是。)

 

作者 雅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