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知草

飛落雪花一片,捧於手中,待欲細看時,早化為瑩瑩水珠一滴......
正文

中國的三十處世界遺產(三)

(2006-06-16 14:17:06) 下一個
21、北京頤和園 1998.11

北京西郊的西山腳下海澱一帶,泉澤遍野,群峰疊翠,山光水色,風景如畫。從公元11世紀起,這裏就開始營建皇家園林,到800年後清朝結束時,園林總麵積達到了1000多公頃,如此大麵積的皇家園林世所罕見。


22、福建省武夷山 1999.12

武夷山市位於福建省北部,屬中亞熱帶地區。境內東、西、北部群山環抱,峰巒疊嶂,中南部較平坦,為山地丘陵區。市區海拔210米。地貌層次分明,呈梯狀分布。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處黃崗山海拔2158米,在我國大陸稱為“華東屋脊”,最低處興田鎮,海拔165米(河床標高海拔160米)。最高與最低點高差1993米,地勢高低相差之大,為全省之最。聞名中外的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及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主要部分位於境內,使武夷山市自然條件具備諸多特異性。


23、重慶大足石刻 1999.12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大足縣是重慶市所轄郊縣,始建於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豐大足"而得名,是馳名中外的"石刻之鄉"、"五金之鄉 ",全國首批甲級開放縣,國家確定的長江三峽旅遊縣的起點,全國生態農業先進縣,重慶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大足縣曆史悠久,人文景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縣境內石刻造像星羅棋布,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

大足石刻其規模宏大,刻藝精湛,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曆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在我國古代石窟藝術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國內外譽為神奇的東方藝術明珠,是天才的藝術,是一座獨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寶庫。


24、安徽古村落:西遞、宏村 2000.11

西遞:西遞是黃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遊景點,座落於黃山南麓。 據史料記載,西遞始祖為唐昭宗李曄之子,因遭變亂,逃匿民間,改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風昌盛,到明清年間,一部分讀書人棄儒從賈,他們經商成功,大興土木,建房、修祠、鋪路、架橋,將故裏建設得非常舒適、氣派、堂皇。曆經數百年社會的動蕩,風雨的侵襲,雖半數以上的古民居、祠堂、書院、牌坊已毀,但仍保留下數百幢古民居,從整體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麵貌和特征。

宏村:宏村位於黟縣城西北角。村內鱗次櫛比的層樓疊院與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動靜相宜,空靈蘊藉,處處是景,步步入畫。從村外自然環境到村內的水係、街道、建築,甚至室內布置都完整地保存著古村落的原始狀態,沒有絲毫現代文明的跡象。造型獨特並擁有絕妙田園風光的宏村被譽為“中國畫裏鄉村”。


25、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鍾祥市)、清東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縣) 2000.11

明顯陵:明顯陵位於湖北省鍾祥市城東7.5公裏純德山的明顯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睿皇帝和母親章聖皇太後的合葬墓,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圓陵墓麵積1.83平方公裏,是我國中南地區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我國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單體陵墓。其“一陵兩塚”的陵寢結構,為曆代帝王陵墓中絕無僅有。

清東陵:清東陵位於河北省遵化市西北三十公裏處的馬蘭峪,界於京津、唐山、承德之中。西距北京一百五十公裏,南距唐山一百公裏,北距承德一百公裏。陵園大小建築580座。清東陵是葬有順治、康熙、乾隆、鹹豐和同治五個清朝皇帝,再加上孝莊、慈禧和香妃等 161人的大陵園。清東陵堪稱是清朝遺留的中國文化瑰寶。

清西陵:清西陵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十五公裏的永寧山下,在北京西南方120公裏,是清代帝王陵寢之一,與河北省遵化縣東陵東西相對而稱西陵。這裏埋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四位皇帝及他們的後妃、王爺、公主、阿哥等七十六人。共有陵寢十四座,還在配屬建築行宮、永福寺,這裏風景秀麗,環境幽雅,規模宏大,體係完整,是一處典型的清代古建築群。


26、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2000.11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東南,分布於伊水兩岸的崖壁上,南北長達1公裏。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年間,先後營造400多年。現存窟龕2300多個,雕像10萬餘尊,是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典範之作。


27、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2000.11
 

青城山,位於四川成都的都江堰風景區,是中國著名的道教名山。山內古木參天,群峰環抱,四季如春,故名青城山。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後山。前山景色優美,文物古跡眾多;後山自然景物原始而華美,如世桃園,綺麗而又神秘。

都江堰位於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於公元三世紀,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愧為文明世界的偉大傑作,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


28、雲岡石窟 2001.12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的雲岡石窟,有窟龕252個,造像51000餘尊,代表了公元5世紀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


29、“三江並流”自然景觀 2003.7

中文名稱:“三江並流”自然景觀

英文名稱:Three Parallel Rivers of Yunnan Protected Areas

“三江並流”自然景觀於2003年7月根據自然遺產遴選標準N(I)(II)(III)(IV)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三江並流國家公園坐落於雲南省西北部的山區,

占地麵積約170萬平方公頃。公園內包含有8種保護區域的地貌,其特點主要是:亞洲三大河流金沙江、怒江和瀾滄江平行自北向南流淌,它們流經海拔3000餘米的峽穀,兩岸是海拔6000米以上的冰河期峭壁。這個地區是中國的地震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為豐富的氣候現象地點之一。

概 況:

“三江並流”自然景觀位於中國西南部雲南省青藏高原南部橫斷山脈的縱穀地區,由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內的山脈組成,整個區域麵積達4.1萬平方公裏。它地處東亞、南亞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區域的交匯處,是世界上罕見的高山地貌及反映其演化的代表地區,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種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該地區跨越麗江地區、迪慶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三個地州,區內匯集了高山峽穀、雪峰冰川、高原濕地、森林草甸、淡水湖泊、稀有動物、珍貴植物等奇異景觀。

同時,該地區還是16個民族的聚居地,是世界上罕見的多民族、多語言、多種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並存的地區。長期以來,“三江並流”自然景觀一直是科學家、探險家和旅遊者的向往之地,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美學意義和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


30、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2004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傳來消息,主體坐落於吉林省集安市的“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我國的世界遺產名錄增加到30個。該處入選理由是:建築技藝精湛,堪稱同時代工藝的典範;藝術成就突出,特別是墓葬中的壁畫,體現了高超的藝術水準;文明內涵富有特色,眾多珍貴文物都反映了高句麗時期獨具特色的文明。高句麗是我國曆史上一個少數民族地方政權,存續於漢唐期間,前後曆經約705年,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在吉林、遼寧等地留下了豐富的曆史遺跡和文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