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園

野草的樂趣就是瘋長。而且,雜草叢生的地方才是最自然、最接近本質、最能觸摸到心跳的地方。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自然之子

(2008-05-08 15:17:52) 下一個

我對自然界的一切景像都懷有深切的好奇——驚歎於它的神奇、陶醉於它的生機、迷戀於它的有序。每當我麵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心中就會湧出一種無法言說的感動。有時竟覺得,天當房,地當床,野菜野果當幹糧,大約是一件很愜意的事。能像野人一樣的風餐露宿,本來就該是天經地義的事。試問,留在我們血液中原始的天性,在文明的洗禮下,到底還剩下了多少?而文明在施行的同時,到底又摧毀了多少人的自然本性?帶來了多少的現代病?

毫無疑問,在城市化之前,人類時時刻刻都在自然的懷抱中休養生息。既然人類是自然之子,就應當像農民熱愛土地一樣地擁抱自然、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自然的脈動——在陽光下,在溪水旁,在微風中,在原野上....., 也就是在自然的懷抱中,竭盡所能地去盡情享受大自然的關愛。如果把人造的建築,當成自己的棲息地,那和困在籠子中的猛獸有什麽兩樣? 看看中國現時的教育現狀吧,有多少孩子,在學校、家長和社會的多重壓力下,被迫失去了原本屬於他們的歡樂與童趣?如果孩子們缺少了歡蹦亂跳的戶外活動、盡情的遊戲和玩耍,那他們與現代童工有什麽兩樣?

要知道,孩子的天性當中,充滿了自然的情趣,他們比成人更需要大自然的撫育與啟示。莊子曰:“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說明了人與天地的關係。孩子怎麽能夠脫離父母自行其是呢?所以,我常常把孩子帶到自然的環境當中,讓他們以自己的心靈去體會大自然的不言之愛。

(1) 赤腳的快樂

鞋子穿久了,人們勢必心安理得的認為,沒有鞋就沒法走路。久而久之,鞋子成了腳的必需品,而不再是束縛。最後,說不定還會大聲地讚歎起來:多好看的一雙鞋呀!此時此刻,全然忘記了穿上鞋後與腳有關的一切痼疾。

我每次在家割草,就會讓孩子們幫忙筢草。我要求他們把鞋和襪都脫了,以便體會踩在小草上的感覺。這和大人踩在沙灘上的快樂大約是一致的。我常想,上帝把人造出現在這樣一雙腳來,也許就是為了讓人們去感受大地的,決不會為了讓它們有朝一日把鞋子穿上。早知這麽麻煩,那還不如當初就造出一雙蹄子來呢。

所以,隻要有機會,我就讓孩子光著腳,在自家的草地上,在鄉間的田埂上,在小溪裏,在泥巴裏,在林中鋪滿木屑或石子的小道上,赤足而行。 要的就是那種赤裸的接觸感。隻有這樣,他才會對周圍的一切,擁有真確的感受。他們的天性才會掙脫束縛,回歸自然。其實又何止是赤足之樂,一切回歸自然的方式都會有無窮的樂趣。從這點來看,天體營的存在自有其道理。隻是作繭自縛太久了,對於自由奔放反倒不習慣了。天人合一恐怕才是人類的最高境界,工業文明對人精神的割裂,也是顯而易見的。


( 2 ) 沙坑,戲水,秋千與城堡

我注意到,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玩沙,戲水,蕩秋千,和鑽城堡。我驚訝地發現,孩子們在從事這些活動的時候,竟然是那樣的快樂。我突然領悟到,這就是屬於他們的天地,他們原本就是這樣生存的。

他們的觸覺是如此的敏感,眼神是如此的好奇,神情是那樣的專注。他們隨心所欲的玩,其實不過就是在學習和發現。為了生存,他們必須知道自己腳下的每一寸土地,知道自己頭頂上的每一片藍天。

玩沙子時,孩子們常常要挖掘,也許這種動作,和小狗刨土沒有什麽區別。不過就是潛意識裏的尋找和掩埋。否則,手上的指甲有什麽用呢?總不是為了塗指甲油的吧。

孩子喜歡水,無論是路上的積水,山間的小溪,還是海邊的浪花,孩子總會滿懷喜悅地涉足其間。也許孩子早在娘胎裏就習慣了被羊水所環繞的情形,溫柔的水,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他們生命的依托。孩子對水的喜愛,不過就是這種情感依戀的自然回歸。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秋千。然而我對此卻百思不得其解。秋千畢竟不像城堡,後者多少與人類本能的安全感有關:躲進小樓成一統,從而達到抵禦和防身的目的。可是我很奇怪,為什麽秋千的大幅晃動,帶給孩子們的不是驚嚇,反倒是無憂無慮的安全感呢?我從嬰兒都喜歡秋千平穩的晃動這一事實,推測到:這種有節律的晃動,與孩子們在母腹中隨著母親行走時的晃動感是一致的。也許這就是他們覺得安穩的原因。


結語

事實確實如此:孩子在戶外活動中表現出的快樂,明明白白的告訴我,那才是屬於他們的世界。在自然的懷抱中,他們才會盡情的遊玩 無憂無慮。在自然的撫育下,他們才會茁壯成長,身心健康。

然而,在所謂的文明的環境中,他們就像被圈養的生靈,正在變得失去自我,變得無精打采,缺乏生氣。就像籠中被圈養的獅子一樣,再也無法盡情地歡蹦跳躍,再也無法在空曠的野地裏追逐嬉戲。我們以為現時的教育是在陶冶他們,我卻覺得,更多的時候是在摧殘他們。成年人的許多做法,不過是在將自己的暮氣,強加於孩童。因為,以他們老氣橫秋的眼光,實在無法理解孩子們寶貴的童心。他們無法理解,我這麽拚命地幫助他們,為什麽他們卻越來越不快樂,越來越無精打采?

道理很簡單:我們的所作所為,違反了他們快樂的天性。真正的快樂就是“遊戲人生”,也就是所謂“樂而好之”。為什麽孩子愛玩?玩樂其實就是一個人的生命之源。一切人性的光輝,其實都是源於他歡樂的心靈。一個人如果擁有一個歡樂的內核,他才可以承受住一切的苦難; 如果一個人的內心充滿的是痛苦,他唯一巴望著去做的事情恐怕就是告別苦難,也就是告別自己。

所以說,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生命力的教育;而能使生命力旺盛的唯一源泉就是喜樂。喜樂的方式隨著年齡的增加會有不同,小時候會玩泥,大了則會琴棋書畫。各得其所,其樂無窮。

於是我可以大膽地推測:孩子越小,越要多做戶外運動。而且,戶外活動的時間應當遠遠地超過戶內的時間。換句話說,從嬰幼兒的角度來看,現今不少幼兒園的所作所為,其實是在以坐牢的方式對孩子的天性進行摧殘。

按照我的理解,幼兒園的設計,應該更加原生態,更加符合自然狀態,也就是有樹林,有沙丘,有小溪(人造的也行),有草地,有小山坡,有花圃,有假山,還有寬闊的空地,孩子們玩耍的器物要一應俱全: 秋千,滑梯,蹦蹦床,爬杆,獨木橋,岩壁,等等。也就是遊戲體育化,體育遊戲化。培養的重點就是探索精神,勇敢精神,團結合互助的精神。熱愛大自然。一切教學的重點,都圍繞戶外活動展開。

唱歌,跳舞,做操,遊戲,讀兒歌,講故事,聽音樂,外加自由活動,就是每天主要的活動內容。老師隻須強調孩子要彬彬有禮,並學會數數就成。對了,孩子越小越要鼓勵。隻有在精神變得強健了之後,他們對批評的寬容度才會越來越大。





(等俺有空,再接著瞎掰。俺寫東西,一貫沒有章法,想到哪就寫到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breezebrook 回複 悄悄話 你們家這草地也不咋的, 雜草叢生哈。
breezebrook 回複 悄悄話 讀完“莊子”讀“孫子” - 聲東擊西,圍燕救趙。
你把我們小企鵝們引領去 “唱歌,跳舞,做操,遊戲,讀兒歌,講故事,聽音樂”的同時,卻在密鑼緊鼓地讓小裘民們頌“三字經”,寫日記,背“九九口訣”,居心何在?難道N年後讓我們小企鵝們眼巴巴地目送小裘民們進哈佛的大門而暗自神傷麽?
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絕不上當。
btw,小帥哥手上那條“大自然的傑作”是你的主意麽?有點瑟瑟滴說。
裘教 回複 悄悄話 紅卡,
你可別被俺誤導了。俺基本上都是胡言亂語,先寫下來再說。所以,常常是文不對題。好在咱這沒什麽人來,所以才能如此逍遙自在。

redtruck 回複 悄悄話 看你的文,常常有些意外和敬喜- 嗯,額砸麽奏沒想到涅?

好文! 稀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