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園

野草的樂趣就是瘋長。而且,雜草叢生的地方才是最自然、最接近本質、最能觸摸到心跳的地方。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管窺美國文化價值觀 - 平等(Equality)(2)

(2007-10-31 19:57:27) 下一個
人人生而平等是美國憲法的一個重要理念。不管有沒有真正的平等,但強調這種平等的社會,才會立法保障每個人的平等權利。 這裏,我隻想簡單地談談自己有直接體會的方麵: 就業和教育。
 
就業機會均等,是衡量社會公正的一個重要指標。中國人隻要在美國受到過正規的教育,差不多就能找到與自己學曆相當的工作。英語好些的,競爭力強一些。但語言再好,也好不過美國人,可中國人從學校畢業後,都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隻要不是去應聘對語言要求比較高的工作,總會有機會。

再回來談教育。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無論是小學生,初中生,還是中學生,隻要一來到美國,無論開始有多麽不適應,大約半年到一年後,就會要求呆在美國上學,轟都轟不回去。為什麽呢?我想,也許就是人性化的教育使然——

美國學校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不僅承認差別,而且還尊重差別,隻要學生盡了力,就是好樣的。學生不再是一個被老師馭使的、被動的考試機器。不會為了影響班級排名,而受到老師的嚴責。個人隱私得以保護,自我尊嚴才能得到保全。才談得上自主學習的樂趣。

美國的文化非常強調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成一個有尊嚴、有思想的獨立的個人,其實就是一種平等精神。據說福音書中對成年人的要求就是不對兒童造成任何傷害:不要冒犯;不要輕視;不要妨礙任何一個兒童(有待查證原文)。所以美國的教育多以鼓勵為主。一件事情,無論好壞,隻要盡力去做了,就是“好極了”。

與此形成對照的就是中國父母的與生俱來的等級觀念,就是自覺不自覺地把孩子當成了本來就該俯首聽命的、無需多加尊重的私有財產。無形之中,就為自己的指手畫腳,找到了借口。 中國父母對孩子常常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說話,也就是訓話;美國父母對孩子常常以一種平等的態度說話,這才是對話。這種語氣上表現出來的差別,在中國父親和美國父親之間表現得尤為明顯。

孩子未成年,當然需要管教。可是,錯不在管教,錯在缺少尊重(發號施令)、缺少耐心以及蠻不講理(簡單粗暴,以指責,訓斥為主,而且是以一種雞蛋裏麵挑骨頭的方式)。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噤若寒蟬、唯唯諾諾,要不然就走到另一個極端——反叛。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恐怕隻好被別人領導,而無法領導別人。所謂領導,就是要能夠調動別人的積極性,同時又能夠求同存異、使人們和諧共處。

美國社會有許多毛病,但也有其獨特的地方。我在美國這些年,印象最深的,就是與殘疾人有關的設施——殘疾人停車場、殘疾人通道、殘疾人使用的電動門、和帶殘疾人扶手的各種設施。要知道,像這樣的公共設施在美國何止成千上萬?如果比照一下國內是如何對待殘疾人的,的確會讓人有很多感慨?我的大學同學中,有個秀麗的女孩子,天資聰穎,當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大學,因為輕微跛腳(患過小兒麻痹症),就僅被錄取為實驗員,雖然所學的東西與別人一樣,但最後所授學曆,僅相當於大專。比起那些被大學拒收的殘疾人來,也許當初她還算幸運。

所以說,隻有當平等觀念量化為法律後,它才會從製度的層麵上體現出來。反過來,又通過製度,落實到每個人日常的生活中,並從許許多多的小事上表現出來。 現代社會的有序性並不是天生的,它完全是後天的製度造成的。就像如果沒有人權與自由的保障就決然不會有暢所欲言的局麵的道理一樣。


(草稿,有空再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redtruck 回複 悄悄話 美中國的最大差別就表現為平等的差別! ding!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