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園

野草的樂趣就是瘋長。而且,雜草叢生的地方才是最自然、最接近本質、最能觸摸到心跳的地方。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自評職稱

(2006-08-03 21:17:31) 下一個

閑時清理朋友名片,突然發現自己早已落伍。這張三李四的都有一大堆的頭銜,不是廳長就是院長,不是教授就是總裁,唯獨俺是一無所有。正在胡思亂想之際,妻臨出門前囑咐道:有空去菜園割點韭菜。俺嘴裏應承著,心中卻忿忿然。哼,怨不得聖人有雲:“勞力者治於人”呢。瞧,這不都驗證了?咳,怨就怨咱沒有一個漂亮的頭銜哪。

不就一頭銜嗎?咱自個在家給整一個。而且,非得弄個好聽點的高級職稱。嗯,“教育家”怎麽樣?對,就這麽定了。咱不就是一位正在從事孩子教育工作的家長嘛,簡稱“教育家”。

既然要成為名正言順的“教育家”,卻還真得弄明白到底什麽是教育。教育就是對人傳授知識、培養才能、塑造人格。那麽,施教者至少要在德智體美諸方麵都有所專長才行。惟其如此,似乎才有資格誨人不倦並樂此不彼。

可靜下心來,仔細地一一求證(都是學理科給鬧下的病根!)自己在德智體美諸方麵的表現,始知盛名之下,其實難符。不覺心慌,進而汗顏。於是,自信心也備受重創。各位看官,且聽我慢慢道來:


第一言德。德育即育 " 德 " ,可何以為 " 德 " ?就連現如今中國的教育界對此下的定義都是五花八門,可憐俺這做父母的,本來就迷糊,這下就更是如墜霧中,越發不得其要。隻好望文生義,摸著石頭過河,摸到那塊算那塊了。這不,咱哆哆嗦嗦地好不容易摸起來的第一塊石頭,一瞧,竟是“仁”。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可見,“禮樂”雖很重要,但隻是一種外在之物,是相對於“仁”這一內容的外在形式。沒有“仁”作為核心,作為形式的“禮樂”又如何呢?就如同一個孩子在彈鋼琴,卻心懷痛恨,怎麽可能會有好的音樂流淌出來呢?再比如,嘴上跟人說:“早上好”,心裏卻說:“早點去死吧您!”這樣的禮貌有什麽意義呢?

其實,愛就是“仁”的核心內容,也是德育的第一要義。可是俺能教孩子愛心嗎?俺能以“教育家”自居嗎?

就拿孩子養鳥一事來說:小鳥病了,俺無動於衷;可孩子卻是吃不下,睡不香。小鳥病危之時,孩子哭著喊著要帶它去求醫,俺推三阻四的拖著,竟耽誤了求治的最佳時機,喪盡了天良。小鳥去世後,俺連兔死狐悲的表現都沒有,毫無慈悲之情。孩子一個人為小鳥開的追悼會,從悼詞到葬禮,一應俱全,真正的體現了“入殮為安”的人文關懷。眼瞅著孩子悲痛欲絕,俺卻連一滴眼淚也沒陪著掉,是可忍,孰不可忍?要不然人曰:“人之初,性本善。”咱這可惡的中年之人,怎麽可以去教育充滿愛心的人之初的孩子呢?


第二言智。智育教育,簡言之,就是傳授係統的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

一看就知道,這決不是俺這做父母的責任,否則要學校幹啥?循此定義,俺能做的,最多也就是撿檢漏。就像人家承包了草坪修整,俺隻要偶爾拔幾顆雜草而已。

而且,俺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不懂植物,不通動物,不曉曆史,不諳文化。在孩子麵前,整個一木訥文盲——

地球上真有過恐龍?不是杜撰的?還有這麽多種?蝴蝶是毛毛蟲變的?鳥蛋還有藍色的?俺這破院子裏還有這麽多種的鳥類?叫出九大行星的名字?鯨魚的飲食起居,生活習慣?俺自個的生活習慣還沒鬧明白。

小學就專題展示人體的結構?人體有多少塊骨頭?俺連闌尾長在哪都沒整明白,就更別提小學就懂男女之別了。俺直到孩子出生,都沒鬧明白,這孩子是擱哪掛住的?

文藝複興在哪開始的?民權運動的曆史?南北戰爭怎麽回事?司令是誰?反正不是朱德。

慢點,慢點,頭都暈了。打住,去圖書館吧。俺當年有圖書館嗎?有館還沒證呢。

總之,俺書沒孩子讀得多。自個至今還在琢磨著怎樣才能融入美國主流文化,卻嫣然回首,發現美國主流文化早已悄悄地融進了俺的眼皮底下。從衣食住行,從聳肩瞪眼的言談舉止,從情人節,獨立日到聖誕節,那還有咱插話的地方?所以,這教孩子“融入文化”之事,俺就可以免開尊口。

就更甭提咱那破英文。一提俺就傷心。不開口說還好,一開口就讓孩子笑掉大牙。現如今,還是 party 和 potty 不分。非把人孩子去 party 當成去 potty ;把去 potty 又當成去 party 。

弄到後來,俺這唯一的強項,就僅剩中文了。要不然在家整天普及中文教育呢,也算是以己之長克己之短。可仔細一想,就連這,俺也隻是屬於“無知者無畏”呀。時至今日,俺還是分不清“的,地,得”的用法,就更別說用文法分析分析句型了。每每情急之下,隻好套用英文文法湊數,尋思著怎樣才能弄出個“主謂賓狀”的語序來。

看來,這智育俺又幫不上忙了。


第三言體。體育之事,無非體能,技能,外加一精神。

俺這體能,基本上與孩子就沒有可比性。俺是吃泡飯就鹹菜長大的;這裏的孩子是喝牛奶吃麵包啃比薩餅長大的。

說到技能,俺除了乒乓球還能聊以自慰之外,其餘的都是馬尾穿豆腐——提不起來。俺冰刀不敢穿,旱冰不敢試,壘球不會扔,網球接不著。足球當年倒是踢過,不過還是混了一守門員的位子,隻會在那瞎撲騰。幸虧俺那幫哥們與咱國腳一個德性:臨門一腳欠佳,要不然,俺當年還不得臭遍整個校園?

這美國學校的體育精神是什麽?好像一天到晚都是鼓勵,隻強調參與和盡力而為,弄得誰都信心滿滿。孩子們一天到晚的for fun,不像俺滿腦子的錦標主義。 瞧著孩子跟人屁股後麵瞎跑,愣是踢不著球,俺這個著急呀,這哪像俺的孩子?“你倒是搶球哇” “Calm down, Dad. We are just having some fun here" ——這整個兒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哪。

既然是雞對鴨講,這體育之事,俺也就隻好“道不同,不相為謀。”了。


最後言美。美育,簡言之就是培養審美眼光或審美情趣。其中當然也包括,美術,音樂,及其它藝術。

咳,不提到好,一提“美”俺就氣不打一處來,好像俺天生就缺乏審美觀點。女兒剛出生那會,俺怎麽看怎麽歡喜,楞覺得是七仙女轉世到了俺家。滿心歡喜之餘,到處臭顯 。可人見人說:“長的像爸!”——“廢話,長的不像俺,那麻煩就大了。”俺心裏嘀咕著。

再說美術,俺也就隻能畫張笑臉,那要和孩子的素描,印拓,水彩,油畫比起來,那差遠了去了。

更甭提鋼琴,小提琴,長笛,合唱 …… ,俺是一竅不通,頂多就一稻草人似的監工。

如此說來,這德智體美,俺哪一樣都不配稱為“教育家”。這高級職稱之事豈不是黃了?

……

壞了,盡在這胡思亂想了,這地裏的韭菜還沒割呢。看來,這高級職稱之事得先緩緩。順手撈個別的吧——俺這不好歹是個現成的“大廚助理”嗎?差不多也夠一中級職稱了。

“割韭菜去囉……"。 要不,待會兒這大廚一回家,俺興許連這助理都當不成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breezebrook 回複 悄悄話 "女兒剛出生那會,俺怎麽看怎麽歡喜,楞覺得是七仙女轉世到了俺家。滿心歡喜之餘,到處臭顯 。可人見人說:“長的像爸!”

別灰心, 至少“美學”拿了A.
裘教 回複 悄悄話 閣老,謝謝您的光臨。確實就是割韭菜包餃子。真希望有機會請您搓一頓。

ed2006,謝謝您的光臨。小鬼子是一個新問題,對第一代移民來說多少是個挑戰。大家一塊琢磨琢磨,辦法就出來了。我這先丟塊磚,下麵等著接玉。
閣老 回複 悄悄話 割韭菜包餃子?咱就好這口,不請自到了。
這美國式的教育和中國的教育不同,和歐洲的也不同。我的孩子從小在俄羅斯長大,小學還沒畢業跑美國來了。說真的,我的俄語可能一流,可是英語是不入流,真不知道怎樣當“教育家”。但是有一點,中國的是填鴨式教育,歐美的是啟發式教育,動腦又動手。我比較讚同這種方式。目前我對孩子是正確引導,但順其自然。
ed2006 回複 悄悄話 同感! 寫得很好,我有時也琢磨自己到底能教小洋鬼子什麽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