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園

野草的樂趣就是瘋長。而且,雜草叢生的地方才是最自然、最接近本質、最能觸摸到心跳的地方。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給孩子鬆綁

(2006-07-10 17:41:28) 下一個
我們家有一條嚴格的禁令:不許孩子往家中拿東西,一根線也不行。這條禁令是在孩子五歲那年發布的。起因是發現她開始往家順東西。像發卡,彩帶之類。及至有次發現她把幼兒園的圖書也“順”了回來。問及緣由,竟是因為喜歡。那時我問她,要是每個孩子都把喜歡的書帶回家,那麽幼兒園還會有書剩下來嗎? 回答是”不會“。 為了教育她,我第二天一大早,就牽著她的小手,讓她自己拿著書去向園長當麵道歉。孩子也因此知道父母對此事決不會寬容。從此後,她不再往家順東西了。再以後,除了接受生日禮物外,她甚至都不會接受小朋友給的任何小玩意了。

可不知不覺之中,女兒也長大了。這不,轉眼就要上初中了。

前幾天,太太向我報告,說發現女兒有一件她從沒見過的新衣服。她說問過女兒衣服是哪來的,女兒卻稱是上次與媽媽shopping時一塊買的。太太向我低聲嘀咕著:“我還沒有那麽老吧?”

於是我親自提審。同時心裏也琢磨開了: 莫非孩子的老毛病又犯了? 這可真是老幹部碰到了舊問題。

我先讓孩子把那件衣服給我看。原來是一件天熱時小女孩常穿的小背心。

“哪來的?” 我平時說話什麽調,此時還是什麽調。 

“艾麗的媽媽給我買的。”還沒追問,女兒就招了。因為女兒知道她在我麵前是瞞不過去的。每次問話,我隻需要看著她的眼睛就成了。

“為什麽不跟媽媽說實話?” 我心平氣和地問。

“我想你們肯定不會允許”

“為什麽?” 我想知道她是怎麽想的。

“因為你們連一根線都不讓我拿。” 看來,她並沒有忘了小時候的規矩。

“先告訴爸爸,為什麽艾麗的媽媽給你買了這件衣服?” 我雖然還是一幅不置可否的樣子,但卻在認真地傾聽。

“她給我和艾麗各買了一件一模一樣的衣服。因為我和艾麗是最要好的朋友。”

“哪現在怎麽辦?”

“給艾麗的媽媽送回去。" 孩子露出無可奈何的神情,卻又心有不甘。

“送回去——就不必了”我賣了個長長的關子。

“真的嗎?”孩子露出無比的驚訝和興奮,衝過來抱著我說:“謝謝爸爸!”

“知道為什麽讓你留下這件衣服嗎?”

“為什麽?”

“因為你長大了。” 我鄭重地對她說。

“可你為了擁有這件衣服,卻沒有對媽媽說實話。這種行為對不對?”

“不對。” 女兒靦腆地承認道。接著,又自己走到媽媽麵前,小聲地說:“媽媽,對不起。”

“你是一個好孩子。以後遇到這種情況,要告訴父母一聲。我們也好謝謝人家” 媽媽摟著女兒說。

我接過話頭,給女兒補了一句: “這就叫‘有來無往非禮也。’” 聽得她一頭霧水。隻好用英文再來一遍:“Propriety suggests reciprocity.

就這麽著,我們讓孩子破了家中這條嚴格的禁令。


從此,我開始有意識地思考鬆綁的重要性。隨著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她的行為方式就會表現出許多新的特點。如果父母還是像對待小小孩似的對待她,她就會永遠有長不大的感覺。Teenager 的反叛,往往並不是父母沒有嚴加管教。相反,有可能是管得過嚴卻又不得法造成的。此可謂: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因為人性都是相通的。其實,反叛本身也有其積極的意義在裏麵:它是爭取由依賴走向獨立,由幼稚走向成熟,所引發的自我再定位的“獨立戰爭。”關鍵是讓孩子知道,她會有越來越多的與其年齡相稱的做出選擇的自由;也會有越來越多的與其年齡相稱的必須承擔的義務。 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旦允其作出選擇,就必須賦予充分的信任。反過來,由於孩子已經在過去的歲月中懂得了應有的規矩,此時的鬆綁,不僅不會使其做出出格的事,她反而會更加地自律。當孩子感受到父母對她作為一個好孩子所給予的應有的信任時,她就會竭盡全力的保持這一得來不易的信任。這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是一樣的。

“鬆綁”是相對於“綁”而言的。沒有“綁”就無所謂“鬆綁”。再者,“鬆綁”也還是“綁”,隻是寬鬆多了,但絕不是放任。自由之可貴,隻有曾經失去過自由的人才能更加深刻地體會。教育孩子又何嚐不是如此呢?沒有苦,甜是什麽?沒有痛苦,歡樂是什麽?沒有限製,自由是什麽?

古人雲: 欲取之,必先予之。要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就得讓她有選擇的自由。 鬆綁的重要性就是讓孩子在學會飛翔以前把翅膀長硬。然後就可以放飛了。到那時,孩子就會從必然王國,飛向自由王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Ferry 回複 悄悄話 "要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就得讓她有選擇的自由"

寫得很好~~, 發到子女攤吧,讓大家都看看,很有教育意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