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生活中不會有人真的去“拔苗助長”。但拔苗助長作為一種教育現象,卻不可否認地大量存在。其具體表現就是:父母對孩子在某個時期的期望值大大超過了孩子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期所能夠達到的某些人為的高標準。其實,有時候並不是孩子真的達不到,隻不過是孩子暫時還達不到而已。
可怎樣才能知道這種期望值是高了,低了,還是剛好?其與孩子的成長是步調一致還是不一致?這些問題要是說得清楚, 父母在教育實踐中,就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裏,我僅以孩子學走路這件事來作為例子,簡單地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孩子從出生到學會走路,中間有不少的過程。先是學會翻身,然後學會用胳膊把上身支起來,張著小腦袋,東張西望。接著,學會爬才沒幾天,就又扶著東西,顫顫悠悠地站起來。小腿還一蹬一蹬,興奮無比。過些日子,很快又不滿足了,踉踉蹌蹌地就邁開了人生的第一步。即便是東倒西歪,還是一往無前,直到一個跟頭摔趴下為止。如果有人扶,就趴那一直哭;沒人扶,就自己又爬起來,接著往前顛簸。
當我仔細地回想孩子學走路的過程時,我驚訝地發現:父母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所采用的教育方式,其實是最為合理的。你看,所有的父母都是以一種無比驚喜的態度稱讚著自己的孩子。既充滿了耐心,又充滿了鼓勵。恐怕也不會有哪個父母,會因為孩子的躍躍欲試,而去責怪孩子。父母與孩子一道,都沉浸在一種無法言說的天倫之樂當中。父母恨隻恨時間過得太快,巴不得孩子慢點長大。可以說,這一時期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前後差不多有一年的時間。
我常想: 為什麽這個時期的父母都會不約而同地表現出這麽良好的心態呢?究其原因,不外是因為父母對孩子有個正常的期待:堅信自己的孩子一定會學會走路的。早幾個月,晚幾個月,又有什麽關係呢?
正是由於有了這種合理的期待,父母就擁有了一種順其自然的心態。 於是,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隨之就擁有了幸福和快樂。依我看,這種心態其實包含了許多合理的教育原則。至少,它有以下幾個積極內容:
(1) 尊重孩子。 孩子想爬的時候爬,想站的時候站,想走的時候走。什麽時候 ready, 什麽時候再做下一步。一句話:順其自然。
(2) 鼓勵孩子。 “來,到爸爸媽媽這裏來!” 父母永遠是向孩子伸出雙臂,耐心地鼓勵並殷切地等待著蹣跚學步的孩子向他們走來。當孩子跨出了他們生命中的第一步時,父母會抱著孩子又笑又跳。這不就是“寓教於樂”嘛。樂,並不是沒有痛苦。孩子學走路不是也會摔跤嗎?但孩子並沒有因為懼怕摔跤的痛苦,就放棄走路的快樂。關鍵是因為這種痛苦是可承受的,並且可以很快忘掉。
(3) 耐心。孩子能走一步是一步。父母從不著急,從不硬性地規定任務,從而保護了孩子走路的積極性。孩子摔倒時,父母不但不訓斥,反倒充滿了鼓勵:“沒關係,再來一次。” 這種耐心,一直堅持到孩子能夠健步如飛為止。
(4) 完全接納孩子。麵對孩子蹣跚學步時的種種不完美表現,不僅不指責,不覺其醜,反倒覺得既美又可愛。
為什麽孩子長大了點之後,這些行之有效的原則卻被父母給丟掉了呢?於是快樂不再,並隨之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還是那個孩子,父母還是那個父母。到底是發生了什麽變化呢?看來,還是我們做父母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之使然。捫心自問:我們對孩子各個階段的期望值是不是定得高了點?
就像走路這件事,每個孩子最終學會走路這點是相同的,但每個孩子學會走路的快慢,好壞又是不同的。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使然。美國教育實踐中所強調的:“Do your best." 其實就是基於對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深刻認知,隻鼓勵參與,而不鼓勵爭錦標。讓孩子們充分地去嚐試,去盡力而為,並不以成敗論英雄。這其實是一種非常人性化的認知。一方麵,在“Do your best." 的前提下,既強調了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又等於承認了每個孩子都有其 固有的limit 。這樣,就為其日後坦然地麵對和接受失敗,打下了堅實的心理基礎。 有些事,現在看來,似乎孩子做到了最好,但如果是被迫的(在父母過大的壓力下),則其實更大的失敗已經蘊含在這種表麵的成功裏麵了。這就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句話所深刻揭示的辯證法。
是鬆樹,就照著蒼勁長。是白楊就照著挺拔長。是小草,就把根紮深,把葉竄綠,而且還要“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也正是有了世間萬物的這種獨特性和多樣性,才能造就“萬類霜天競自由”這一壯觀的美景。其根本原因,卻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孕育於萬事萬物之中的,自發向上的生命力。父母所能做的,不外乎就是順其自然,為其健康的成長創造條件。千萬不能拔苗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