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國內教育而言)
每每於電視上看到央視的某些男主持人,就不禁悲從中來:怎麽這麽奶油呢?身為央視的男主持人,好歹也算是中國男人的形象代言人,可這哪還有代表性呢?建議廣播學院今後從軍營當中去選拔男播音員。
孔子在《論語·雍也》中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裏的彬彬,意文質相半之義。 與毛澤東所言:"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乃是異曲同工之妙。
孟子又曰:“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誌,與民由之;不得誌,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平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在我的眼中,個人有如周恩來和魯迅等;群體有如雄赳赳氣昂昂的誌願軍,才是真正儒家意義上的君子或曰大丈夫。從他們身上,處處都迸發出既儒雅又陽剛的英武之氣。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不僅尚文,而且尚武。這就是為什麽,孔子與關羽會被後人尊為文武聖人了。
那麽在如今的社會,男人為什麽會這麽缺乏陽剛之氣呢?而且為什麽這一現象如此的普遍呢?看看演藝界,再看看各種文藝作品就知道了。我這裏本著“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精神,試著做一個簡單的探討。
誰的錯?
先是乖孩子教育,加之父母和祖父母對男孩子寵愛有加,抱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裏又怕化了。時時事事為孩子代勞。孩子是想要什麽就給什麽。到最後還真是什麽都有了,可就是沒有跌過,沒有摔過;沒有決定過,沒有負責過,自然不會擁有男兒最可貴的獨立精神。一個男孩沒有獨立的精神,他怎麽可能有特立獨行的陽剛之氣?
上學後,又是一窩蜂的隻重視智力發展,卻極度蔑視體育。生怕孩子體育一好,就成了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怪物。聽聽偉人毛澤東是怎樣說的吧:“
體育於吾人實占第一之位置。體強壯而後學問道德之進修勇而收效遠。”瞧瞧各種名目繁多的補習班,象英語班,繪畫班,奧數班,語文班,等等。凡是在才藝上能出人頭地的,家長們都會趨之若鶩。完全不顧及孩子的個人愛好。其實,培養男孩,最重要的就是他的一往無前的開拓精神。由於男孩天性好動,就不應該用過於文氣的活動去限製他。相反,要鼓勵他參加各種體育運動。因為,最能激發他的男人氣概的,在現代社會中,隻能是體育。體育使人勇猛,使人無所畏懼,更使人百折不饒。有此意誌,才會有“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的男兒豪情。我敢斷言,沒有幾個奶油小生會是熱衷於體育的,更談不上精於此道了。不信的話,大家可以去調查。
不僅如此,熱愛體育對男孩成功地度過青春期也會大有裨益。以性成熟為標誌的男性特質,就是在這時形成的。參加體育鍛煉,尤其是競技體育,可以讓男孩旺盛的精力得到酣暢淋漓的宣泄。再者,體育所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會促使他們對其男性特征更加自豪。總之,坦然麵對自己的生理發育並為之自豪,是陽剛之氣的最早表達。倘不如此,其必定為自責自怨所代替,由此衍變為自卑和膽小。小時候不敢跟女孩接近,長大後又不敢堂堂正正地追女孩子,更別說為女孩打抱不平,拔刀相助了。
由此可見,中國現時的陽衰,與不強調大眾體育,又與不尚武的庸俗文化也有很大的關係。
要想培養有陽剛之氣的男子漢,就要永遠牢記毛澤東所言: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身為男兒,也必須時刻遵行聖人之教誨。天長日久,自然會有“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誌”般藐視一切困難的陽剛之氣概。到那時,我中華男兒才能真正地龍騰虎躍,傲視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