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文化兒

從衣食住行、日常起居的個人習俗到街道環境、政府民眾等的社會現象,細細剖析最新中美生活文化習俗之異同
正文

做愛與有性

(2007-08-27 14:37:24) 下一個


中國的道德標準在過去20年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從較年輕的一代開始,生活的各個方麵都受到美國或其他西方國家的影響,包括性道德規範。世界各地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道德標準。在女人不能露出臉孔的社會裏,如果一個女人的臉孔被另一個男人看見,那麽她就要嫁給那個男人,或者選擇死亡(許多伊斯蘭國家甚至今天還是如此)。在這樣的社會裏,如阿富汗和伊朗,女人不戴麵紗被視為非常開放,會遭到保守者的侮辱,然而這樣的行為在中國是很正常的,即使在新疆,“掀起你的蓋頭來,讓我看看你的臉”,也不是大逆不道的事。

在古代中國,一女不嫁二夫,無論誰再嫁都被視為傷風敗俗,守節是婦女最高的道德標準,但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那簡直是愚蠢的。據中國民政部的報道,2004年中國共有160萬對夫妻離婚,將近占中國家庭的0.5%!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如果與不是親戚或家屬的異性單獨出去吃飯,會被朋友與鄰居視為錯誤的事情。同樣的行為在今天卻沒有人會有異議,因為道德標準變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男女朋友因為家中沒地方談戀愛,在公園裏僻靜的地方接吻、親熱,被裏弄或地方的糾察隊查見,一定送到派出所,說他們作風不正,搞流氓阿飛行為,要接受教育,嚴重的甚至會被送去勞動改造。這種故事,告訴今天的年輕人,他們一定以為是天方夜譚。

在近幾十年前的中國,婚前性行為還被視為傷風敗俗,會遭到全社會的譴責。但是如今,據首都師大性健康教育中心對中國30所大學萬名在校生的調查,有15.7%的男大學生,5%的女大學生,在校期間就已經有過性行為,一到周末,學校周圍的招待所常被一夜情的學生們爆滿。沒有多少人包括家長會認真地追究,畢竟這是個人行為,社會也逐漸接受了這個事實。

假如說中國人幾千年來隻領悟了孔老夫子“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禮記·禮運》)與孟老夫子“食、色,性也。”(《告之上·注》)”格言中的“食”字,將食不僅作為維持生命的必要措施,並且作為享受生命的一大樂趣,那麽開放以來,以西方為榜樣,人們將“色”字也進行著同樣的實踐。自從避孕藥、避孕工具上市以來,性行為已從繁衍後代、延續物種的單純手段演變成一種享受的行為。問題是誰可以、應該被承認為性伴侶。從美國的實踐來看,如果一個人有配偶,隻要他許多年後仍然不厭倦,那麽他可與配偶做愛,或者他與不同的人做愛,這時性和愛是分離的。

許多美國年輕人,將性與愛以及家庭相分離:即愛一個人就意味著要和他(她)發生性關係,稱之為“做愛”或“造愛”,但是與之發生性關係並不代表一定愛這個人,隻是“有性”而已。對於這些時尚的年輕人來說,做愛就像與朋友上餐館一樣。飯後帶著嚐美味的好心情離開,雙方的生活仍然有條不紊地繼續,下一次同樣如此。70%結婚5年以上的美國婦女有婚外“性”(不一定是婚外“情),而且年齡愈輕,婚外性的比例愈高。1988年時,平均每個17歲到19歲的男孩有6個性伴侶。引人注目的是在2004年杜蕾斯全球性調查報告中顯示,中國人的平均性伴侶數最多,為19.3人,遠遠高於全球的平均數10.5人(這個報告的調查來自於網上取樣,並不具有全社會的代表性)。做愛與品嚐美食都同樣是追求一種感官刺激,隻不過是不同的感官罷了。這些一夜“情”,或更確切地來講是“一次性”,其社會危害就是使兩性間長期的關係或建立家庭(尤其是不想要孩子的人們)變得不再重要,尤其是在人情淡薄的美國社會,夫妻之間的紐帶更多是由性連接起來的,而不是像在中國那樣主要是由情,從戀情、愛情、直至親情,連接起來的。許多人選擇單身或者獨居,個人的獨立和自由勝過了家庭的義務和束縛,這也可能是美國離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也造成了美國大量非婚生子女與單親家庭的產生:30%的美國新生兒來自於非婚生,對黑人來說,這一數字則高達70.4%

對於時尚的男孩和女孩來說,童貞不再是道德魅力,而隻是他們用來嘲笑保守朋友的話題。在美國,如果一個讀高中的孩子沒有男朋友或女朋友,他(她)將會成為被嘲笑的目標。1988年時美國有26%的15歲女孩,51%的17歲女孩,78.6%的19歲男孩曾有過性的經驗,所有美國青少年第一次有性經驗的中值年齡為16.5歲。1992年時,18歲以前有固定性伴侶的男孩為60.3%,女孩為52.8%。20歲後如果還是處男或處女會被視為怪物。很不幸的是,同樣的趨勢也在中國蔓延。在中國的大學生眼中,大學中沒有“對象”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特別是高學位的埋頭讀書女性幾乎要被視為男女兩性之外的第三性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