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文化兒

從衣食住行、日常起居的個人習俗到街道環境、政府民眾等的社會現象,細細剖析最新中美生活文化習俗之異同
正文

公家車,私房車

(2007-12-24 20:24:43) 下一個

公家車,私房車

很久以前,當人們談起美國時,最有感歎的一點是,那是一個在輪子上的社會,家家都有汽車。 2000 年平均每個美國人有 2.1 輛汽車(有政府牌照的汽車除以總人口)。其實,汽車在美國是基本的代步工具,沒有汽車在美國可以說是寸步難行,就如中國人沒有自行車一樣。(想知道美國人在汽車發明之前是怎麽生活的嗎?)除了在主要都市內,如紐約市,波士頓,洛杉磯等,生活且又在那裏工作的人以外,可以說在其它城鎮、郊區、鄉村工作、生活的民眾,沒有現代車輛等交通工具,什麽事都不能做,甚至連去鄰居家串門子都不行,因為鄰居的家很可能在幾裏地外。美國人居住的較散,而且務農人數較少,大部分住在城鎮的居民都在離家較遠的地方上班、工作,盡管沒有統計數據,可是可以說,平均家與工作地點的距離一定在 10 英裏以上,有些遠達 20 、 30 英裏,甚至遠達 50 英裏的也大有人在。大部分人每天花在上下班途中的時間在起碼 1-2 小時,甚至更多。養車,包括保險、維修、汽油費、還貸款(或付月費),是一個家庭除了房屋以外最大的費用。如想省些汽油費或不願每天高度緊張的長途車涉去上班,則可數人合開一輛車,大家輪日開,共同上下班,稱為“卡泊”,很適合於居住在同一條路線上又在臨近地點工作的。每天上下班時,各條主要公路與交通幹線上一定擠滿了車輛,隻要有一輛車稍微慢一些,就會引起連鎖反應,使得整條路的行駛速度受到影響,如果有一輛車停在路旁,不管是警車或是發生故障的車輛,都會引起路過的司機扭頭看一下,俚語稱為“橡皮脖子”,從而造成整條路的交通嚴重阻塞。為了改善高峰段的交通情況,很多公路都有一條道是專供車內有兩人以上的車行駛,一方麵是鼓勵“卡泊”,一方麵也是讓那些非上下班的車輛,如出租、警車、公車等不會由於交通擁擠而誤事。另外,大部分的商店都集中在不同類型的購物中心,這些中心離居民居住區也經常有幾裏之遙,不用機動交通工具,沒人能拎著購來的供一星期所用的家用物品,步行回家。其他如去教會、看親戚朋友、上下學,等基本日常活動,也離不開汽車。

由於汽車是美國人生活中的基本要素,不是用自己的私車,就得坐公車。有條件的人當然會去買私車,可以是全新的,也可以是二手車,取決於購買者的經濟條件與對車的理念。新車代理商以當地報紙上鋪天蓋地的廣告,不斷的促銷,售車銷售員如簧之舌,將不同的購車方案,或貸款或租賃,推銷給每一位走進車行的顧客,使得最不可能買汽車的人也可高高興興的拿出支票本,以很少的頭款,甚至一分錢都不用付,就可開著新車回家,當然接下來的是每月高達幾百美元,可延續三到五年的月費。如是貸款,則欠的錢付完後,車就是你的;如是租賃,付了三年(或更長)的月費,最終還得將車還給車商,車輛還不能開過多於每年 12000 英裏的路程(這是車輛的全國平均年駕駛裏程),否則每一英裏還得多付 $0.2 的裏程費,如在使用過程中,車被撞過或有其他意外損壞,還得付賠償費,如要將車留下來,就要付一大筆買斷費。車商轉手將車賣掉,又賺一筆。有大批美國人以租賃的方式“擁有”私房車。因為許多人沒有足夠的能力以現款買車,新車有保修,又有政府的“檸檬法律”保證:如果出了問題,車商必須要換車或退款;而美國人喜歡幾年就換一輛車,加上租賃月費較低,盡管付了那麽多錢,最終車還是人家的。美國生產的車長期以來一直以不耐用著名,一個主要原因也是由於其質量隻要能維持到一般的租賃期滿就可以了,反正幾年以後原車主就會換車,對二手車主,廠家沒有質量保證的必要。如是二手車的話,可以向舊車代理商及各種二道販子買。但是買二手車最容易上當受騙,為了將曆史不明,以低價購進的舊車盡快脫手,各種欺騙,偽裝手段都可以使出,全美國公認的最不誠實的人群就是舊車銷售員。比較可靠的方法是向在網上或報紙上登廣告的私人買舊車,從那人的住房條件、生活階層、對車的保養與維修曆史,基本可對此舊車有一基本了解,以決定其性能與售價是否適合自己。

買不起車,則可用各類公共交通工具,譬如區域性的小火車與公共汽車,在國際性的大城市中則有四通八達的地鐵,出了地鐵車站,幾分鍾步行就可以到達主要街口,生活、上班都很方便。奇貴的泊車費與發達的地鐵與公車,使得在這類大都市內生活的居民沒有必要去養一輛車。在大城市以外的地區,盡管公共汽車十分發達,但是不可能行使到每一路口,而且都有固定的線路,一般以購物中心,政府機關,學校等為沿路停靠點。乘客以老年人、學生、低收入人群為主,上班的很少有坐公車的,因為不可能正好到達工作地點。公車一般都很空,沒有售票員, $1 以下的票價是沒有人會逃票的,所以也從來沒有查票的,因為根本無此必要;盡管有固定停靠站,但是很多地方隻要有人在途徑路線招手,公車就會停下來上客。這些區域性的公車,是由當地政府用納稅人的錢開設的,不存在經濟效應之說,目的不是為了盈利,都開得很慢,不如日本或歐洲的公車那樣有極其準確的時刻表。在過去二十幾年內,剛到美國時,坐過幾次公車,後來自己有了車後,除了長途汽車外,似乎不記得曾坐過公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