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文化兒

從衣食住行、日常起居的個人習俗到街道環境、政府民眾等的社會現象,細細剖析最新中美生活文化習俗之異同
正文

華裔在美國

(2008-01-09 19:59:22) 下一個

在近幾十年內,美國一直是許多中國人很願意去的一個外國地方,不管是去觀光、旅遊或是求學、居住。可是由於移民政策與路途遙遠,美國又是少數幾個未對普通中國公民開放旅遊的大國之一,也可能是最後一個,所以對許多人來說,美國仍是遙遠的。隨著互聯網的日益普及,遠親近鄰去過美國(僅 1996 年一年中,就有近 42 萬來自中國包括台灣的遊客去美國旅遊)或來自美國的舊友新朋日益增多,美國已不像以前那樣遙不可及。通過各種途徑去美國並且長期居住下來的人也愈來愈多。但是在美國這個僅有二百多年曆史的移民國家,華裔還是占很少的比例。據最新的美國統計數據,盡管華裔為亞裔中人口最多的族裔( 24% ),華裔仍然隻占全美人口的 1.02% ,其中 29% 為生在美國, 38% 為生在外國,但已歸化入籍, 33% 為永久居民。

美國的華裔大致來說可分為幾大來源:最早的是 1850 年後來美國淘金、開發西部修築中央太平洋鐵路的勞工及其家屬,到 1880 年時,全美已有華僑 10 萬之眾,其中絕大多數來自廣東,這些人很多後來開了廣東餐館;二次世界大戰時為躲避亞洲的戰亂而從東南亞各國來的華僑;接下來是上個世紀 50 年代後來自台灣的留學生與商人; 1965 年美國頒布新的移民政策,給予中國每年2萬個移民配額,上個世紀 80 年代後中國大陸來的大批留學生與通過各種途徑偷渡來的,可以說是來美華人的最後一批高潮。在全美 288 萬華裔中,僅在 1981-1996 年間獲得美國綠卡的就有 54 萬,不包括持各種簽證在美國短期居留的。

在美國,可以說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華人。當然最有名的莫如經營、就業於餐館的華人, 5 萬家中餐館,每家算 5 個人,就有 25 萬華人了。在近二十年來美的學生中,學業完成後走的是申請工作買房子,朝九晚五上班族,拿個綠卡居樂業的道路。自己創業做老板成功的隻是少數。一般來說,除了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外,自己開業掙一份辛苦錢的往往是那些在美國未受過很多教育或學位較低的人。可是不管為資本家幹活也好,自己創業也好,具有勤勞吃苦優良傳統的中國人,在美國這個自由的土地上,還是勝過那些以懶散著名的民族。譬如在 1999 年時,全美男性的收入中值為 $37,057 ,女性為 $27,194 ;華裔則高達 $44,831 與 $34,869 ,在亞裔中僅低於印度裔( $51,904 與 $35,173 )、與日裔( $50,876 與 $35,998 )。全美國家庭的收入中值為 $50,040 ,而華裔的家庭收入中值為 $60,058 。高於全美平均收入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於來自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的移民及其後裔,受過高等教育(也即至少有學士學位)的比例遠高於美國平均( 24% ),如華裔、巴基斯坦裔與印度裔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比分別為 48% , 54% 與 64% 。華裔從事管理與專業人士的比例( 52% ),也遠高於美國平均數( 34% )。

盡管華裔總的來講在美國生活得不比其他民族差,可是由於語言的隔閡(近一半的華人不能講流利的英語,中文是除了西班牙語以外在美國有最多人講的非英語語言)與文化的差異,華裔,特別是第一代移民,能融入白人主流社會的並不多。從而許多人願意居住在同一個社區,形成了眾多的華人社區。美國超過半數以上的亞裔住在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與夏威夷州。這些社區起到了團結華人、保持並在美國傳播中華文化的作用,譬如最近在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紐約華裔的運作下,紐約州已立法將中國春節定為州立假日。眾多的華人組織更是華人社區的一大特色,據粗略估算,每 1 千個華人就會有一個或大或小、正規注冊的或非注冊的組織存在。這些不同組織舉辦的各種活動,為華裔提供了必要的精神文化。在美國的華裔除了黃皮膚,東方臉之外,從整體來說,有一些與主流社會或其他族群不同的特點。吃中國飯菜當然是毋庸置疑的;在同樣的建房地麵積上,喜歡住大房而留小庭院;喜開日本車,特別是豐田的佳美,是華裔專業人士最中意的車;喜歡打麻將,玩撲克牌,上賭場;沒有白人那樣喜歡戶外活動與參加各種體育項目,較不大會去運動場看比賽;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可不惜財力地去培養孩子的業餘興趣與上各種補習班;婚姻較穩定;家醜不外揚,膽子較小,違法亂紀的事很少幹,也不大打官司;在華人或少數民族較少的地方,經常會感到種族歧視的壓力,甚至會被其他的少數族裔歧視。

在舊金山、紐約等華人較多,華商經濟實力較強的地方,各級政府及各個政府部門內都有華裔的代表,從市長、市府委員到警察局長。在州一級的領導中,過去 20 年間曾有來自中國台灣的吳仙標出任特拉華州副州長,香港移民之子駱家輝 1996 年出任並在 2000 年連任華盛頓州州長,並有十幾位各州的州議員。在聯邦正部一級的官員中,就隻有曾出任過不同部長職位的趙小蘭。在美國參眾兩院中,除了已過世的鄺友良參議員外,來自中國台灣的吳振偉是現任的美國曆史上首位華裔眾議員。在各大中型公司就職的華裔,一般在公司的管理或技術這兩個階梯上能爬到中高層的職位,居最高職位即公司總裁或董事長的,則是鳳毛麟角(華裔公司除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符洪 回複 悄悄話 我們這一代移民,既有奮鬥拚搏,生活向上的興奮與愉快,也有作為非主流文化,落後民族少數族裔的孤獨與淒苦。不過,即使是移民,我們同樣也是中國正在崛起的一部分,是在世界舞台上拚博的那一部分。隻要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平凡工作中做得優秀,卓越,同樣是為自己所屬的民族與文化爭光。不僅如此, 我們實際上還正在創造一種新的,屬於全球化,屬於未來的嶄新的文化.在這點上,我們比美國的主流族群,比世界上所有發達國家的主流族群,具有更優先的條件。因為,我們已經經過萬裏迢迢的遷徙, 已經有對截然不同的兩大語言(中文英文)及文化(中西方文化)的親身體驗與深刻理解,更有與貧窮和困難拚搏的那種富裕國家的人無法用金錢買到的生存本能. 我們,這些不起眼的普通人,落後國家來的新移民,已實際上成為全球化的先行者。我們正在創造嶄新的全球文化: 它是創新的,包容的,智慧的,卓越的,沒有地域限製的,不講出生等級的,熔煉各種文化之精髓於一體的嶄新的全球文化.就像未來世界的人才不分地界一樣,這種新文化也必將屬於並造福於全世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