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文化兒

從衣食住行、日常起居的個人習俗到街道環境、政府民眾等的社會現象,細細剖析最新中美生活文化習俗之異同
正文

從修舊車到洗新車

(2007-08-12 17:49:41) 下一個
二十幾年前,中美建交,大批留學生前往美國,當時中國遠沒有現在這樣發達,每個出國人員隻能換40美元(當時人民幣與美元的兌換率是1.18),如果沒有國外親戚或國外學校的資助,很難想像如何以這40美元在舉目無親的異鄉他國開始學習、生活。更艱難的是,中國民眾對美國的了解可以說是等於零,隻知道美國的科學技術比中國發達,生活比中國好。因為周圍沒人去過美國,沒有互聯網,美國的報紙雜誌也看不到,美國究竟是如何一個國家,人人都是一知半解。當時鬧的很多笑話,多是由於無知。譬如在筆者出國的年代,由於看了著名演員黃宗英的一篇文章,許多學生都帶了不少龍虎牌萬金油,卻並不是為了塗頭疼腦熱之用。當時黃宗英剛從美國訪問歸來,在上海報紙上發表了一篇遊記,她介紹道,在紐約坐出租車時,由於不想用美元付車費以外的小費(因為那是不能報銷的),她用隨身帶的萬金油作為小費付給了司機,反應還不錯。於是,許多人就想,既然隻有有限的40美元,而到美國一定會打出租車,倒不如用黃宗英的手法,帶些萬金油,以備小費之用。當時去美國真如去插隊落戶,俗稱“插洋隊”、“洋插隊”,許多人除了帶些書籍、筆記外(因為一到美國就得參加研究生院的入學考試),就是帶枕頭、毛毯,甚至鍋碗瓢勺,好像美國是北大荒,什麽都沒有。不過另一原因是,即使有東西買也買不起。許多在美國落戶幾十年的老留學生,至今仍把最初帶去的碗留著,可能是為了憶苦思甜吧。40美元是不可能買汽車的,而沒有汽車,就不可能每周一次去超市將生活必需品采購回來,於是任何有車的老生或“富生”,每到周末就成了大眾駕駛員,從早到晚,載著一車車的留學生去超市,每人自覺地在車上放0.25美元的車費。 許多留學生們在晚上、周末偷偷地背著導師、也背著移民局,通過各種途徑,去各個地方非法打工。當時有一句活,沒打過工就不算來過美國;更多的留學生是將學校發的不多的獎學金省吃儉用,等手頭慢慢地寬裕起來時,第一件事就是買舊車。那時舊車的價格從一二百美元至一二千美元不等,外表是不講究的,主要是性能要好,不需要三天兩頭地修理就可以了。美國車質量差是有名的,耗油大,但價格低廉,選擇餘地也多,因為到處是普通美國人淘汰下來的舊車。歐洲舊車是買不起的,最佳的選擇是挑5-10年舊的日本車。買得多了,經驗也就豐富了,對如何挑車,驗車,挑毛病,討價還價,過戶,一係列的程序都駕輕就熟。記得筆者的第一輛車是一輛9年舊的“別克”車,花了$350從一位台灣老生那裏接手的。由於車愈舊,毛病也就多,經常不是這裏響了就是那裏漏了,去車行修理是不敢想象的,因為那會耗去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收入,連拖車費都不是隨便能花得起的。所以每個留學生都學了一手各種修車的技術,譬如換機油,補胎,換胎,換刹車皮,換水泵,修汽化器,甚至連焊補排氣管、換冷卻水器都有的。每到周末,居所周圍到處是修車的中國留學生與幫忙、看熱鬧的美國人。於是如何修汽車是留學生們碰麵、聚會時的一個經常討論的話題,而汽車零部件店則是最常光顧的商店。 鳥槍換炮,今非昔比。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的不斷飛躍,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現在中國家庭的富裕程度與二十年前不能相比。當前出國留學的學生,很多人攜帶的美元都在四五位數。對很多當代留學生來說,在美國打工根本沒有必要,有些人甚至一到美國,首先就用現金買一輛新車,因為買舊車既不體麵,也不懂如何去買。許多新一代的獨生子女,從來沒有用舊貨的經驗,也沒有節約的概念,因為從小長大,沒錢了就問父母要,來美國讀書也是父母提供的錢,當然學校能提供獎學金更是錦上添花了。新車都有保修,沒有經常修車的煩惱。但是需要經常清洗,以保持新車的風采。於是,每到周末,在留學生居所附近,修車的人是不大見了,但洗車的大有人在,扳手、螺絲刀讓位於橡皮水管、上光蠟油,看熱鬧的人也從看修舊車變成欣賞新車了。其他的外國留學生,也愈來愈羨慕中國留學生,覺得中國人真有錢。娘窮兒被欺,國富民耀輝,這個道理在哪裏都是一樣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