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文化兒

從衣食住行、日常起居的個人習俗到街道環境、政府民眾等的社會現象,細細剖析最新中美生活文化習俗之異同
正文

就餐習俗,各有千秋

(2006-04-25 08:53:43) 下一個
飲食往往能反映一個民族或地區的文化特征。甚至不談不同的食物以及烹調方法,就看如何就餐,也能顯示出中國、美國及中南美洲文化根本上的差異。眾所周知,在中國就餐,一桌內是隻叫一套菜的,或葷、或素、或湯、或甜點,一個個大盤上來,是給在座的每一位所用的。就餐的主人會熱情地為每一位夾菜,或者各人夾自己或鄰座相互夾菜。在這種環境下,大家都吃一樣的菜,挑選餘地不大。你可以不夾你不喜歡的菜,但你隻能在大家已點的菜內選擇,以充分顯示出集體主義大家庭的特點。遇到過分熱情的主人,不斷往你盤裏夾菜時,你不吃也得吃。在西式餐館內(甚至日式)就餐,每個人點自己的菜,你願從菜單上點什麽菜就點什麽,不用顧及他人的需求好惡,你也不用去吃別人點的菜,也沒人會來為你夾菜,各吃各的。但你也隻能吃那份你點的菜,不能嚐試其它的美味。少了一份熱鬧溫馨,多了一點獨立自主。由於就餐方式的不同,中餐館的嘈雜聲一般要比西式餐館高得多,很難形成高雅清靜的環境. 敬酒與幹杯也是中國就餐的一個特色。不管你願不願喝,能不能喝,人家來向你敬酒,無論如何也得給個麵子把酒幹了。假如遇到整桌甚至整包房的人都向你敬酒或互敬,則酒量的大小與身體的狀況決定了能否繼續享受桌上的美味,甚至能否清醒地回家。這種不是出於自己需要的喝酒,在美國餐館內是極少遇到的。 上菜的次序也有所不同。到中餐館就餐,首先每人一杯茶水, 接下來冷盤加熱炒,最後上湯(廣式菜係除外)。每盤菜上來是給大家吃的,每個人吃飯的進度都是一樣的。而在西餐館就餐首先每人一杯冰水。就餐喝冰水,中國人是要避免的,因為傷胃。在沿襲英式習俗的美國餐館就餐,上菜是一桌一道菜同時上,從頭盤、色拉、主菜、甜品到咖啡或茶。如桌內有一人未點其中的一道,或吃的快,他必須等待同桌所有的人都用完這一道菜,才能享受下一道菜。 在拉丁裔餐館就餐沿襲的是中南美洲習俗,每個人單獨上菜,先吃先上。如果吃得慢,則別人已在喝咖啡了,你可能還在吃色拉。湯是作為頭盤先上的,而茶則要等到主食全部吃完後,聊天助消化時才上的。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用餐的禮節也不同。中國人吃菜因為不用刀具,所有對碗盤內大塊食品的切割是由牙齒來完成的,而對魚與肉的剔骨挑刺是由複雜的嘴部運動來完成的。吃的時候嘴巴裏有進有出,吃法自然不太雅觀,桌上也往往需要經常換碟。而西式菜盤內除了大排骨雞腿骨等大骨頭外,一般肉骨魚刺都已去除,所有在盤裏的東西一般都可以吃下肚,所以不存在換碟一說。而且除了吃快餐外, 食品的切割或將肉從骨頭上剔下來是由刀叉來完成的,牙齒的功能隻是咀嚼, 且在咀嚼時一般嘴不張開,也不允許從嘴裏往外吐東西,吃東西是隻進不出,所以吃時聲音較少。吃飯不發出響聲,嘴裏有食物不能講話,是在美國用餐的基本禮貌。由於美國人的這些就餐習慣,盡管就餐顯得安靜雅觀,但也使得他們的菜單內失去了許多精美的選擇。比如糖醋小排,因為刀叉不可能將肉與骨分離,美國人的牙齒舌頭又沒有剔骨的本領,所以不可能列在菜單上。九十月份膏肥肉鮮的螃蟹是不能上台麵的,隻能在春季吃處於換殼期的軟殼螃蟹,因為整個油炸的軟殼螃蟹是不用吐殼的。許多肉嫩味鮮的魚很難在美國人的餐桌上找到。在中國,一般刺愈多的魚則愈鮮,如鮝魚、鰣魚,也愈受食客的歡迎。但在美國則恰恰相反, 刺愈多的魚愈賤,無人問津,因為從嘴裏往桌上吐魚刺是不雅觀的。久而久之,美國人也就喪失了吃多刺魚的本領。而餐館惟恐被魚刺卡了喉嚨的顧客控告,所以也隻供應大塊的無刺魚,如金槍魚、箭魚、三文魚之類。 而那些多刺的魚在魚市場內也是無人問津的,正好由當地的華人魚店以極低的價格從漁民那裏買進,記得筆者有一段時間,都吃膩了在中國極難買到的鰣魚。 就餐時有一習俗,東西方倒差別不大:如果某人吃完需先離桌時,必須對仍在座的每一位說“用飽,慢用”。.現在則改為現代詞語“對不起,先走一步”。在美國,當某人必須先離席時,也用差不多的禮貌用語。但是像歐洲人那樣在吃飯之前先要互道“蓬納巴蒂”(吃飯快樂)的習慣,倒是在美國與中國都不大見到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